以下是引用蒙哥1977在2007-7-13 18:32:00的发言: 。。。。。。。。
有的人批评张维迎,说他的经济学水平不高。这种批评不厚道。因为张维迎现在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那个年龄段的经济学人受到当时时代的影响,经济学水平普遍不高,
。。。。。。。。
张维迎研究中国改革。邓小平曾说,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但在我看来,改革更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既然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则必有得利者,也有受损方。不可能大家总是收益。既然如此,任何改革建议要么使你得利,要么使你受损。你若能得利,则必拥护这个建议的提出者,你若受损,则必诅咒这个建议的提出者。
。。。。。。。。
张维迎的学术水平是不高。不高就是不高,我们不能为了厚道,就得说他的水平高,或者,得去说,他虽然水平不高,但是他对更低的人来说是最高的。不高就是不高,不高就不高嘛,难道说他们水平不高,成了一种侮辱了吗?是刻薄的不厚道的吗?
有人说,中国没有经济学家,有的话,也就三五个,又有人说,张唯迎是九流经济学家,之类。他们的话,如果说的真对,那么,他们不应该说这种不厚道的但是真实的正确的话吗?就算他们厚道了,他们不说实话了,他们专门去说:张维迎等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水平真高啊!那么,水平确实不高的张维迎,就好意思厚道的接受或者默认吗?
不知道自己水平低但是确实低,或者知道自己水平低,偏偏接受或默认自己的“高水平的经济学家”的称号,厚道吗?
兄弟刻薄的说:这不厚道,这叫脸厚,无道,或无知。
水平不高的张维迎,九流经济学家的张维迎,还叫经济学家吗?不叫,就是个学习经济学的人而已,可以叫学者,或者确切地恭敬的说:张光华院长维迎大人。
张维迎不是经济学家,不是改革学家,是改革家。
那么,改革,正如楼主老兄所说:“任何改革建议要么使你得利,要么使你受损。你若能得利,则必拥护这个建议的提出者,你若受损,则必诅咒这个建议的提出者”
楼主老兄说的对。
确实,任何改革,都让有的人获利大,有的人获利小,有的人没获利,有的人有损失。
这很符合逻辑,很正确。
但是,假若只有极少数人获利呢?假若大多数人本来可以获那个利,偏偏没获得呢?假若有很多人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了呢?假若,这种改革,是败坏了公正和侵犯了规则的呢?
确实,外科医生做手术嘛,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这是完全正确的逻辑,这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假若有这么一个外科医生叫张小5,他的病人,不治还好,一治疗,大多数病的更厉害了,并且,有好多本来不该做手术的他偏得开了刀,而且,他做手术的时候,不消毒,不按医疗规范,还高价,还收红包,还留个剪刀纱布在肚子里作为必不可少的治疗成本,这算什么回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