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640 4
2007-07-17

这似乎是一场阴谋。

房价不断上涨、暴涨、疯狂上涨。于是有经济学家就大放撅词:“房价还要上涨10年”,对于一个掌有资本、拥有话语权的人来说,预测房价上涨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对低收入百姓来说极不合群-----他们脱离了群众。

没错,如果像深圳房价每半年上涨50%的速度,未来的深圳房地产市场将变得极为壮观,香港的房价早不是深圳的对手。

但反过来,如果房价真的上涨到10万每平米,或100万每平米,那时,货币肯定是贬值的!

房价上涨的终极一种情况就是房地产崩溃,第二种便是货币快速贬值。

当前,房地产崩溃离我们似乎还是比较远,但货币的快速贬值时代已全面到来!!!

货币贬值的信号,就是通货膨胀,也就是俗话说的:“钱不值钱了”。

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取代了金本位,而通货膨胀现在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在国内,我们主要是用CPI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07年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4%,创下了27个月以来新高。预计6月CPI或将突破4%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我们的银行利率仍比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从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5月19日,虽然中央银行连续6次加息,但目前的银行贷款利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相对于通货膨胀属于负利率。

面对这种状况,国家官方发表了“偏快转向过热”的担忧,调控之箭已在弦上。当然,也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没有明显通货膨胀,物价都在可控之中,充满乐观。尽管市场看法不一,但目前的市场上的猪肉、粮食等物价都在大幅上涨之中,于是诸多经济经济学家建议央行尽快加息,以平抑通胀。

笔者认为,话到此,目前通货膨胀问题已没必要遮遮掩掩了,除非是央行大幅度上调利息,否则也是无济于事。因为市场除了有CPI不断升高的通货膨胀压力外,还有令全球都头痛的“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俗称:“钱太多了”。这个钱不仅仅表现在国内,更来自国外,来源于外贸。
中国人民银行7月11日发布的一系列金融数据显示,2007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6%,增长幅度比1季度末低0.21个百分点,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2%,增速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水平。

数据表明: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反映出形成“流动性过剩”的根源——一方面是国内价格呈现通货膨胀,一方面是外汇储备的猛然增加。央行发布的上半年金融运行报告称,截至6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33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6%。,上半年新增2663亿美元,超过去年同期的一倍多。

与此相对应,中国外汇储备在1996年底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01年底跨过2000亿美元的门槛;2005年底达到8189亿美元。2006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到8536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2006年10月底,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海关总署7月10日公布的数据称,前6个月累计贸易顺差达到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1%。

话说回来,这83.1%的增长,要比深圳房价在半年时间上涨50%要高得多了!尽管外贸与房地产不可相提并论,但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链条:过多的钱正在冲击房地产市场。

这自然会涉及到人民币升值问题。外贸的强劲增长,背后存在着严重人民币升值的博弈问题!虽然,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魏本华在7月16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亚洲金融危机带给中国最深刻启示便是应以稳健、有序的方式实施资本管制的自由化。人民币也正是本着这种思想和教训在缓慢中升值,但这种升值的趋势已日益明朗,而且趋势越来越快。现在已有不乏有国际炒家开始寻找机会。

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升反降,但随着中国6月及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以及高温下的高顺差状况,人民币升值步伐料将加快!

众所周知,人民币升值问题,除了关乎国际之间贸易收支平衡及政治问题外,还直接影响国内的深层次的经济结构问题。很多中国外贸产品都打着价廉物美的口号打入欧美市场的,但其背后就是低廉的中国劳动力成本。说白了,就是发达国家用较便宜的钱买了我们廉价的劳动力。

这也是我反对高房价的最重要的原因:中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大部分富人拿着许多穷人创造的财富来推动高房价。这些钱便是“国际流动性”里面的一部分。钱越多,房价只会越来越高,而钱最终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从金融学上来看,通货膨胀就是市场对金钱的时间价值的配置。也就是说,因为今天的一块钱比明年的一块钱更具价值。

更值得警惕的是,过多的流动性会催生楼市与股市泡沫,并由此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7月15日,经济学家樊纲在一论坛中称:股市、楼市积累的泡沫可能打断经济发展。他说,2006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2000美元,这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拉美等国发展的先例值得警省,他称,拉美在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后,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其中,地区和阶层差距的扩大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就深圳而言,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7月11日举行发布会,发布“效益深圳”统计指标显示,人均GDP为每人8800美元。但深圳正在朝“M”形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趋向于两个阶层,即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通货膨胀的来临,自然给深圳房价带来巨大冲击,但可惜的是,通货膨胀的效应迟迟没有反应在工资水平上,近两年的增长几乎为零。

所以,笔者认为,中国政府必须要全面正视通货膨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7-17 20:11:00

从最基本的理论来看深圳的房价.房屋的需求和供给似乎也是导致深圳房价暴涨的一个原因.

作为全国发展的排头兵,深圳的经济早在内地和东部沿海发展之前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内地人口大量蜂拥而至,香港居民开始更多的与深圳的生活更加贴近,这两大人口因素也导致了深圳的房屋需求进一步的增加.而从供给上来看,深圳犹如几十年前的香港,巴掌大的地方却涌来了越来越多的人,那么寸土寸金的后果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当然不排除有炒作和违规操作的影响.可如果因为像深圳这样的地方房价的窜升就武断的认为中国正面临通货膨胀,这样做的结果也许会带来一次人为的通货膨胀表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7 22:44:00

“除非是央行大幅度上调利息,否则也是无济于事。”

大幅度上调利息就能抑制通货膨胀吗?

非也

现在的经济体系早已不是单一运用凯恩斯理论就可以解决问题的经济体系了

现在还能大幅度上调利息吗?

答案很肯定,不行

经过多次的调息后,我国的利息空间已经不大,顶多再调两次

况且我国现在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调利息无疑在这个伤口上再洒一把盐

除此之外,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也经不起一次一次利息上调的影响了

面临这样的局面,国家怎么会选择调利息呢,在我看来,这时候更是财政政策发挥的时候

当国家决定要继续上调利息的时候,说明经济真的走到了一个难以控制的通胀高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2 17:33:00

很精辟的论述及看法`

现在中国的经济的确有点过热,政府的确没有必要再遮掩通货膨胀的事实~

强有力政策的出台已经势在必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3 13:53:00

现在是两难处境,一方面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内需很不足,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胀压力巨大。无论是实行紧缩还是扩张政策都会有失有得。要权衡的事到底哪一个更为紧迫。

另一方面如上面某位兄弟所言,现在利息上调空间不足,并且由于流动性过剩严重,货币政策边际效用无限递减,应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不过财政政策的发挥作用的周期要长,并且后果难于把握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