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茅老爷子又出来发话了:人民币不升值损人损及。按照我们教科书上的逻辑来分析:人民币升值,出口压力增大导致国内商品出口减少,另外人民币国际购买力上升,会有更多的商品涌入中国市场,根据供求理论来讲的话,商品价格会降低,自然通货膨胀会减轻。甚至还有可能引起通货紧缩。
但是,看到仍有一些关于人民币升值将带来通货膨胀的讨论,像网上能收到的何新的帖子说的: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下中国国家的外汇储备,它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
1、企业外贸所得(贸易所得以及外贸的顺差),
2、外部投资的资金流入
中国现有的外汇储备总量据有关报道大约在3.64万亿美元左右。 其中大概65%是美元外汇,但是这些钱并非都是对外贸易所得。其中大约只有1万多亿左右的美元,是来自外贸所得(所谓贸易顺差)。其实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多数部分,约2.4万亿美元,并非来自贸易所得,而是来自外资——即境外投资。
境外投资有两种,一种是长期投资和贷款(3年以上),属于真正的投资。这种投资对一个国家经济金融通常是比较安全的。 另一种是短期投资和贷款(3年以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热钱”。这部分钱,是随时可能套利而流动出境的。
【据中国社科院日前的一份报告测算,五年来实际流入中国的境外短期投资即热钱规模约为1.75万亿美元。】理论上来讲,中国的外汇储备相当于外汇所有人向中国银行抵押美元,而后从国家获得无息的人民币贷款。将来,债权人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归还给银行,银行就有义务再把这些美元换回给他们。
那些进入中国投资的外来的短期热钱,把钱拿进中国来的目的不是因为关爱中国,而是来赚快钱的。目的无非是两个:
第一,
是为了期待人民币升值,赚取升值前后的美元差价
第二,
境外热钱流入中国的第二目的,是兑换成人民币后进入资本市场炒作资产——房子,股票,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从而套取红利。外资从这些炒作中赚取到人民币后,还会连本带利一起兑换为美元,提取出境,当中国国内的证券价格以及房地产价格在他们的带动下炒高后,热钱带着巨大的收益退出,而为他们买单的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人民。
这部分被外资赚走的人民币/美元,会蚕食中国的外汇储备。最终,所亏空的部分也还要由银行增发人民币去赎还。因此,负担最终都是要以通货膨胀的形式压到中国老百姓的身上。”
他的观点应该是人民币升值后将会导致热钱的剧烈运动,应该是这一点才是他得出人民币升值后将会带来货币超发问题凸显,从而引起通货膨胀。那么,人民币升值后到底是按传统的观点认为将会减轻通货膨胀,还是会因为国内囤积的大量热钱涌出而加重通货膨胀呢。
人民币已经温和保持升值一段时间了,可是我们看到国内的通货膨胀反而更严重了,是人民币升值后减轻通货膨胀需要一定的滞后期呢,还是人民币升值本来就会带来通货膨胀?
期望高人用数据和一定的理论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