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点和参照系:基准点(benchmark)是为了建立参照系而界定的理想经济环境,如完全信息,完全竞争,无外部性的经济环境,从而得出这些理想经济环境下的理想结果,因而基准点是相对于非理性经济环境和所要发展新的理论而言的。参照系指的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经济学模型,它导致了理想的结果,如资源有效配置等。参照系是一面镜子,让你看到各种理论模型或现实经济制度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一般均衡理论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参照系,它主要论证完全竞争市场的最优性,认为它将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将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参照系,人们可以研究一般均衡理论中假设不成立(信息不完全,不完全竞争,具有外部性),但也许更合乎实际的经济制度安排(比如具有垄断性质或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制度安排),然后将所得的结果与理想状态下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比较。
通过与完全竞争市场这一理想制度安排相比较,人们就可以知道一个(无论是理论或现实采用的)经济制度安排在资源配置和信息利用的效率方面的好坏,以及现实当中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安排与理想的状态相差多远,并且提供相应的经济政策。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等都是以一般均衡理论作为参照系,来研究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变化规律,讨论和辩论这些宏观经济理论和学派的优劣,评价所给出的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从而改进这些理论,给出更有效的经济政策建议,甚至发展出新的理论学派。
尽管作为参照系的经济理论可能有许多假定与现实不符,但是它们却非常有用,是用来做进一步分析的参照系。建立经济学中的参照系就像生活中树立榜样一样的重要,它们是建立评估理论模型和理解现实的标尺。这些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因此,参照系本身的价值并非直接解释现实,而是进一步为解释现实的理论提供基准点或参照系。由于经济学中所讨论的许多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似乎懂一些经济学,都想在上面发一番议论,然而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非经济学家的区别在于,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问题时总是用一些经济理论作为参照系,从而在分析问题时具有系统性和一致性。
研究平台:现代经济学中的研究平台是由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或方法组成,它们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类似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即先将问题简化,再抓住问题的核心部分。当有众多因素形成某种经济现象时,我们需要弄清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这可以通过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研究其中某个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来做到。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而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是个人选择理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它们是现代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平台或奠基石。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从讨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着手的。它们为个人作为消费者和厂商如何作出选择给出了基本的理论,并且为更深入地研究个人选择问题提供了最基本的研究平台。为了研究清楚个人的选择问题,我们需要先排除其他人的选择对个人选择的影响,由此考虑完全竞争市场,假定价格作为参数给点,但其基本思想在一般情况下也是如此,是由主观因素(如追求效用或利润最大)和客观因素(如预算线或生产约束)来决定的。
一般均衡理论是基于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之上,属于更高一层次的研究平台。如果说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为研究个人选择问题所提供的基本的研究平台,一般均衡理论则为研究在各种情况下所有商品的市场互动,如何达到市场均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研究平台。
最近30年发展起来的机制设计理论则又是更高一层次的研究平台,它为研究、设计和比较各种经济制度安排或经济机制(无论是公有制,私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它可以用来研究和证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和利用信息方面的最优性及唯一性。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安排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从利用信息量(机制运行成本、交易成本)的角度看,它利用的信息量最小,从而它是信息利用最有效的。研究平台也为评估各类经济制度安排提供各种参照系创造了条件,为衡量现实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制定了标尺。
分析工具: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研究,光有分析框架、研究平台、参照系和度量标尺还不够,还需要有分析工具。现代经济学不仅需要定性分析,也需要定量分析,需要界定每个理论成立的边界条件,使得理论不会被泛用或乱用。这样,需要提供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数学模型,但也有的是由图解给出。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象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比如,需求供给图像模型,博弈论,研究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理论,动态最优理论等。当然,也有不用“分析工具”的,如科斯定理,只要语言和基本逻辑推理来建立和论证所给出的经济理论。
三、结束语
关于经济理论的作用,张五常认为完全是为了解释经济现象,我认为只说对了三分之一。经济理论至少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它能够用来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这是现代经济学主要讨论的内容。第二个作用是,许多理论上的不可能性结果可以用来避免实施许多现实中不可行的目标和项目。这是因为如果一个结论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只要理论的前提假设条件符合现实,这个结果在现实中也一定不可能成立。第三个作用是,它能够利用内在逻辑性,对给定的现实经济环境、经济人行为方式及经济制度安排下所可能导致的结果作出科学的预测和推断,并指导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我认为,这是经济理论最重要的作用。只要搞清楚问题和成因,它就能根据内在的逻辑性得出科学的结论,并据此作出科学、正确的预测和推断,而不一定需要用实验就能知道最终结果。
总之,要理解和正确运用现代经济学,特别是掌握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性,就需要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本报告总结了现代经济学中一些最重要的基本思想:一个行为假设、两个注意事项、三个制度安排、四个基本原理及五个分析步骤等。基本的研究方法包括提供建立基准点和参照系,提供研究平台,及提供分析工具等等。掌握了这些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不仅有利于从事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对于人们更好地处理日常事务及行政管理也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