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谈到欧美中产阶级,通常是“忧虑”、“吃紧”等字眼,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则是“成长”、“兴旺”等。中产阶级正在改变全球消费习惯,本文将考察主要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及其开支水平。 本文数据来自经合组织和布鲁金斯学会,它们对中产阶级的定义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日赚10-100美元的群体。根据这个标准,预计不到十年全球一半以上的中产阶级将来自亚太地区,目前该地区中产阶级占全球比例只有1/4。
在部分新兴市场尤其是俄国,中产阶级比例接近发达国家,尽管其平均收入水平较低。经合组织预计,2010-2020年俄罗斯中产阶级队伍将增长15%,消费开支增长37%。相比之下2000-2010年俄罗斯中产阶级消费增长了两倍。
汇丰银行上周公布的报告则表示,目前俄罗斯中产阶级只占总人口的30%,预计俄罗斯和中国将成为中产阶级比例增长最迅速的国家。不过汇丰银行对中产阶级的定义为年收入3000-1.5万美元,低于经合组织的3650-3.65万美元/年。因此按照经合组织的定义,俄罗斯目前中产阶级人数较少,下一个十年增长的空间更大。
按经合组织对中产阶级的定义,墨西哥的中产阶级已占总人口的主要部分,消费开支虽然缓慢但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中产阶级消费开支比2010年增长40%,增速与上一个十年差不多。
这12年巴西中产阶级规模相对稳定,但还没有达到总人口的一半。中产阶级队伍迅速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但之后便没有大的增长,反映了国民收入的高度不平等。近年来大宗商品出口推动下的经济增长对中产阶级的人均收入贡献不如其它国家。
中国和印度的中产阶级与其它国家完全不同。两国目前无论是中产阶级所占比例还是平均消费,都低于他国。中国中产阶级比例不到1/5,印度为1/20。尽管如此,中国中产阶级2012年总支出将近1.5万亿美元,规模仅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即使按照目前相对较低的GDP增速,未来十年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和评价消费都将大增。预计中国2020年的中产阶级消费将是2010年的三倍,仅略次于美国。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和手机市场。不过麦肯锡的报告表示,中国消费者十分不统一:高收入年轻人通常住在沿海富裕城市,消费模式与发达国家相似;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则是另一番景象。据估计80%多中国人的收入只能满足基本需要。
印度中产阶级很少,麦肯锡的报告称9/10的印度人物质匮乏。尽管如此,由于总人口规模庞大,印度中产阶级消费在全球排名第14位,与加拿大和西班牙的规模相当。
随着大量人群加入中产阶级队伍,印度物质匮乏者的比例将大降。经合组织和麦肯锡均预计,下一个十年印度将成为中产阶级主导的社会。麦肯锡预计,2025年印度日收入十美元以上的“消费阶级”将是2010年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