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社会总投资将超过17万亿 采取五大措施扩大消费 每日经济新闻
“今年全社会总投资将超过17万亿。”
这一数据来自国家发改委,是迄今为止官方对于 “扩大版”4万亿投资最为权威的说法。
昨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出现在国务院新闻办,就进一步扩大内需情况接受中外记者提问。这也是张平自今年3月被任命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后,首次出现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张平在会上的一系列表述广受市场关注,譬如,4万亿投资每年将拉动GDP一个点,铁道部将投资5万亿建4万公里铁路,11月经济指标加速下滑,某些地方确实出现了农民工返乡现象以及燃油税费改革将遵循八字原则等。
4万亿每年拉动“一个点”
昨日,张平表示,第四季度新增的1000亿投资,重点是解决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问题,当然也包括了加强灾后恢复重建的问题,“现在已经下达的计划超过了40%。”
张平指出,今明两年中央4万亿投资实际上只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这些投资会带动其他行业和一些地方投资,“去年全社会总投资超过了13万亿,今年要超过17万亿,明年达20万亿左右。”
张平表示,据测算,这4万亿投资,大体上可以每年拉动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
对于中央4万亿投资带动的地方政府超过10亿元以上投资风潮,不少学者提出了担心和质疑,担心资金被截用和私用。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要警惕用于民生项目的资金成为被某些人瓜分的资本盛筵。”他说,对公共财政公开和监督的改革正当其时。
11月经济指标加速下滑
对于央行为何会有11年来所仅见的幅度高达108个基点的大降息举措,张平表示,由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急剧变化,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这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大幅降息是刺激经济增长政策措施的一部分。
张平说,11月份国内的一些经济指标确实出现了加速下滑的态势。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特别是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有些甚至出现了停产、半停产状态。这自然也会影响到就业,在某些地方确实出现了农民工返乡的现象。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告诉本报记者,预计到四季度我国经济形势将进一步恶化。
他说,温家宝总理在11月20日也指出,大量企业出现了实际经营中的困难,也意识到了整个经济问题比预期的要严重。
仇彦英认为,三季度是企业利润增长的一个拐点,这个拐点意味着企业未来的后期业绩很难超过三季度,而三季度单季度的利润环比已经出现了20%的回落,如果继续这样的趋势,明年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燃油税费改革定下基调
对于即将公开征言的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张平表示,目前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修改完善以后将尽快地向社会公布,听取公众的意见。
张平说,这次燃油税费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公平、规范、节约、减负”。公平,就是将来要体现多用油、多负担的原则;规范,就是把过去各类收费或公路的养护、管理,以及水路的养护、管理,有关的费用改成燃油消费税,也就是费改成税加以规范;节约,则是基于多用油多交税,希望通过这样的措施能够促进对燃油的节约;减负,就是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油价的水平下,实行税费改革以后各个方面的负担是减轻的。
张平表示,当前国际油价确实比国内要低。
暂无大增居民收入考虑
张平还表示,如何扩大消费是我国政府在研究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过程中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我国政府对此已采取一些措施,将来还会采取一些措施。
张平说,一是在今年已提高低收入群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明年还要继续提高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优抚人员抚恤标准、低保群众的低保水平等。二是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努力增加就业。四是进一步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五是还将采取鼓励措施,支持农村市场的开发。比如采取补助的办法,支持彩电、冰箱这类家用电器到农村销售。
支持企业生产方面,则已宣布从明年1月1日起进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减轻企业负担1000多亿,而今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新标准的调整,也减轻了企业负担1000多亿。所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
张平表示,还将根据市场的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态势,进一步研究鼓励消费的政策。但他也指出,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大幅度增加一般群众收入的考虑。(每经记者朱小雯对本文亦有贡献)
1000亿投资已下达计划超40%
按照“快、重、准、实”的要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有关省、市、区,在“十一五”规划安排的项目中,以及前期工作已经完成的项目中,选择了一些项目,作为1000亿投资的方向。在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努力下,到目前为止,这1000亿的投资已经大体落实到项目,现在已经下达的计划超过了40%。(证券日报)
4万亿元投资将每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
在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不断加深之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首次披露,未来两年多安排的4万亿元投资每年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
“为抑制经济增长过快下滑的局面,我们必须采取力度比较大、效果比较显著的措施。”第一次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的张平表示,要尽快下达投资计划,尽快发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虽处稳定区间,但比上月下降了10.6点,近年来首次低于100。当月工业生产增长率降至近年来少有的个位数,亮起了“偏冷”的蓝灯。
“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见底,还在不断扩大和蔓延,对中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张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坦承,当前中国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特别是一些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的企业有些甚至出现停产、半停产状态,在某些地方确实出现了农民工返乡的现象。
张平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要尽快采取措施,尽快见到效果。今年四季度先安排1000亿元中央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些中央投资涉及到的建设工程,在今后两年中大约需要4万亿元投资,也会带动其他行业和一些地方的投资。
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会不会引发重复建设的疑问,张平回应说,这4万亿元投资方向是民生工程,农村、农业、农民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环保,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的投资,更没有“两高一资”的投资,不会形成重复建设。
在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扩大消费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张平透露,扩大消费是中国政府在研究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在这些方面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将来还会采取一些措施。
中国政府已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价位水平,采取了增加农产品储备的措施,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在今年已提高低收入群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明年将继续提高离退休费、优抚人员抚恤标准、低保群众的低保水平,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我们还将根据市场的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态势,进一步研究鼓励消费的政策。”张平透露。
对困难企业,张平指出,在外需收缩的情况下要采取必要措施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支持这些企业克服困难,用中国的一句古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让企业渡过眼前的危机,今后还会有光明的前景。(新华网)
中国将投资5万亿 新建4万公里铁路拉动经济增长
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27日宣布,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已于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正式颁布实施。按照调整后的规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 国将新建约4万公里铁路,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将突破5万亿。
按照规划,2009年,中国还将批准新建铁路里程1万公里左右、投资规模1万亿元;2010年,将再批准新建铁路里程1万公里、投资规模1万亿元。2004-2010年,中国批准新建铁路超过4万公里,总投资超过4万亿元。
"预计《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项目全部实施后,到2020年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将突破5万亿,营业里程将超过12万公里。这样多的铁路建设里程和投资规模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陆东福说。
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表示,如此大规模铁路建设和投资,势必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杨忠民说,铁路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投资大、产业链长的特点。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铁路发展规划,2009年,铁路计划完成6000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完成这一规模的投资,需用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能够提供600万个就业岗位,可以直接带来全国GDP增幅提高1.5%的拉动效应。
另外,根据客货运输发展的需要和新建铁路建设投产情况,明后两年计划安排机车车辆购置投资3000亿元左右。
"在当前钢材、水泥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落的情况下,加快铁路建设步伐,能够实现铁路低成本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投资效益,节约国家的建设成本。"他说。
据陆东福介绍,规划中的铁路项目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是京沪高速铁路,北京至广州、哈尔滨至大连、天津至秦皇岛、宁波至温州、温州至福州、福州至厦门、南京至上海等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到2010年建设规模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
二是包头至西安、太原至中卫(银川)、准格尔至朔州等煤运通道项目,到2010年建设规模达到近1万公里。这些通道建成后,将大幅度提高西煤东运、新疆煤外运、"三西"煤炭直达华中的运输能力,从根本上缓解煤炭运输尤其是电煤运输紧张的状况。
三是贵州至广州、南宁至广州、兰州至重庆、和田至喀什等资源开发性西部干线铁路项目,到2010年建设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通过实施这些项目,加上对中西部、东北等地区既有铁路的技术改造,将进一步扩大铁路对国土的覆盖,强化中西部交通基础设施。
"在中国,铁路是最短缺、最需要发展的基础设施,是最需要加大投入的行业,加快铁路建设,不存在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问题。"陆东福表示。(新华网)
发改委:今年全社会总投资要超过17万亿
2008年11月27日上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介绍进一步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情况。张平表示,去年全社会总投资超过了13万亿,今年要超过17万亿,明年20万亿左右。
关于4万亿投资在这一过程中香港能做些什么,刺激内需的政策对于香港在内地的企业也是适用的。香港作为一个国际的金融中心,一个重要的融资平台,在筹措资金的过程中,也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或者在香港发行债券融资。
关于地方投资会不会引发重新过热的问题。张平介绍表示,中央4万亿投资实际上只是全社会投资的一部分。去年全社会总投资超过了13万亿,今年要超过17万亿,明年20万亿左右。
目前,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投资来引导消费,来扩大需求,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在实际工作中,第一,要强调一定要按照规划办事。项目必须符合“十一五”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用规划来引导资金的投向。第二,继续坚持现行的项目审核制度,按程序办事,严格把关。第三,加强监督检查,防止重复建设。通过采取规划引导、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节能政策和项目审核等一系列措施,使地方投资符合中央确定的方向,用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解决民生问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网)
发改委:将尽快公布燃油税改革具体方案
2008年11月27日上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介绍进一步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情况。张平表示,燃油税改革具体方案正在进行修改完善,将尽快公布。
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的税费改革的方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目前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修改完善以后将尽快地向社会公布,听取公众的意见。
张平透露,燃油税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公平、规范、节约、减负”。公平,就是将来要体现多用油、多负担的原则;规范,就是把过去各类收费或公路的养护、管理,以及水路的养护、管理,有关的费用改成燃油消费税,也就是费改成税加以规范。(中国网)
发改委主任:尚无计划大规模增加一般群众收入
2008年11月27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主任张平介绍进一步扩大内需有关问题的情况,并答记者问。
凤凰卫视记者:请问张主任,第一个问题,中国政府现在的姿态属于大干快上,而且这种姿态跟十年前的积极财政政策一样,无非就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放松货币政策,但是这个效果到目前来看还是不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央行在两个月之内四次降息,个人的消费一直是低迷不振的,十项措施中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刚才说了提高低保的标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有没有一个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案?第二个问题,您刚才说1000亿元的专项资金已经有40%落实到位了,还剩60%,请问项目的取舍和安排原则是什么?担不担心会滋生出一些腐败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平:我刚才已经做了一些说明,在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就业、提高农产品(行情论坛)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做好社会保障的各项工作,解除群众消费的后顾之忧,也包括在流通领域采取一系列鼓励政策。当然,在支持生产发展方面我们已经宣布从明年1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将减轻企业负担1000多亿,今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新标准的调整,也减轻了企业负担1000多亿。所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至于刚才你提到有没有大规模、大幅度提高一般群众收入的举措,据我所知,还没有这样一个大规模、大幅度增加收入的考虑。 关于安排1000亿投资的安排原则:第一,加快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第二,在已经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中,选择符合投资方向的工程;第三,安排“十一五”规划、以及各个专项规划中已经确定的项目。
我想借这个机会做点解释,有一些朋友也提出来,社会也很关注,说这四万亿也好,1000亿也好,是不是有一些老面孔,是不是有一些老项目,是不是能够起到新增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我认为,为了快、为了准,确实选了一些在建项目,也选了一些已经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这不是用老面孔、新面孔来衡量的。因为过去投资受到能力限制,有一些工程建设进展时间比较长,现在我们扩大投资就可以大大增加投资强度,加快这些工程建设的进度。有些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但是由于投资没有落实而没有开工。现在我们有了投资,可以很快开工。再有一些规划中的项目,比如说廉租住房建设,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大体上有700多万户,我们采取了中央政府补贴的办法,鼓励省、市、县加快廉租住房建设。今年安排了20亿的中央政府投资,大体上可以补助20万户左右的廉租住房。按照这样的进度,廉租住房的建设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新增1000亿投资中,这次安排了75亿用于廉租住房的建设。这样你就可以理解了,究竟是老面孔还是新面孔。就廉租住房建设来说,它是一个老面孔,但是就我们安排的这些投资来说都是一些新项目。
第三,关于腐败的问题,社会上确实对这方面有些担心。我想强调的是,过去有少数项目或者是个别项目出现过一些腐败现象,包括一些豆腐渣工程,但这是少数,只是个别现象。我们各级政府,包括有关部门,我们的项目主体,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好的。我们在这次安排投资中,也考虑了如何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第一,要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主体;第二,要坚持按程序办事,阳光操作;第三,要加强监督检查。我们已经组织了24个检查组,每个检查组都有一位副部级干部带队,分赴到各个省加强督促检查,当然各个省也会采取同样的办法加强监督检查。我们在工作的部署中明确了各方面的纪律和要求,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程序办事,在事后检查中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项目、一个细节。在这里我也欢迎社会,也包括媒体朋友加强对这些工程的监督,发现问题严惩不贷。(中国网)
发改委:明年提高低保水平 进一步扩大个人消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主任张平周四于此间称,中国明年还要继续提高低收入群众保障水平。
张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明年将继续提高离退休人员退休费、优抚人员抚恤标准和低保群众低保水平。
他表示,政府正致力于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就业、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做好社会保障的各项工作,以解除群众消费的后顾之忧,“扩大个人消费是中国政府在研究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该官员指出,未来将根据市场情况和经济发展态势进一步研究鼓励消费的政策,采取措施继续提高低保水平、农民收入,努力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他透露,为解决城镇七百多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中央在新增一千亿投资中安排了七十五亿用于廉租住房的建设,并采取了中央政府补贴的办法,鼓励省、市、县加快廉租住房建设。
他表示,针对农产品价格回落态势,政府确定一些国有粮食企业以及其它农副产品采购企业要收购一部分粮食、棉花、油料、猪肉,增加储备,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以促农民增收。
他还强调,将采取措施支持农村市场开发,通过采取补助的办法支持彩电、冰箱等家电到农村销售。(中国新闻网)
今后将采取五大措施扩大消费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中国将采取五大措施扩大消费,以刺激经济增长。
张平表示,扩大消费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在研究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在这些方面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将来还会采取一些措施。
一是在今年已经提高低收入群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明年还要继续提高。二是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努力增加就业。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包括农民工以及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保险,进一步解决群众在消费上的后顾之忧。 五是还将采取鼓励措施,支持农村市场的开发。比如采取补助的办法,支持彩电、冰箱这类家用电器到农村销售。此外,还将根据市场的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态势,进一步研究鼓励消费的政策。(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