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一周宏观市场策略分析 做一回政府经济学家
12页 07.23
我在大学时代特别不喜欢读经济和金融方面的课程,因为我发现所有这
样的课程都有一个基本假定和目的,就是站的角度全是政府,目的也全
是为政府服务。而如果站在政府角度分析问题,这会给很多学生造成很
大困扰,主要是多数学生毕业后不是为政府服务,而是为企业服务,这
使得未来分析问题角度从潜意识中就出现问题,毕竟企业是经济活动的
主体。而我希望学习的是站在企业角度如何研究经济和金融,当时我很
痛苦,总是跷课去外文图书馆读些感兴趣的资料。当然现在我很快乐,
在证券公司做策略分析——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但是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国内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发现政府
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掌握着经济规则制订,经济资源甚至直接参
与经济活动。而政府经济学家的地位也非常高,可以直达上听,符合中
国传统读书人的经世济民理念。而根据我们2007 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
告,政府的角色对市场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前几期,我们站在国际背景研究证券市场,而今天,我也要做一回政府
经济学家,站在政府的角度梳理这几年经济的运行,以及对未来经济的
看法,包括提出可能的政策建议。我认为只有站在这个角度,投资者才
可以认清楚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的趋势。黄金10 年的市场是与政
府的政策紧密捆绑在一起的。
目前这一轮经济增长中,中国的发展进入由资本和资源为主要要素投入
驱动的重工业化阶段,进入重工业化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要
求,全球化以及中国的出口导向发展策略也为此提供了舞台和土壤。
重工业阶段需要资本和能源的大量投入以支撑重工业的需求。主要的表
现是基础工业品的产出出现大跃进,基础工业品和资源类企业盈利大幅
增长,中国能源需求年增幅从2000 年之前的4%上升至13%,今年一季
度的能源消费量年增速更是上升至15%,全球资源和能源价格也大幅度
增长。
现在来看,中国巨大的重工业化产生了三个副作用的结果:一个是经济
结构失衡,贸易和投资过多,并且以中低端重工业化为主,国内消费和
服务被挤压,对于服务业,尤其是医疗、教育、环境、金融、通讯、交
通等部门的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扭曲了资源配置。一个是流动性过剩
(资本过剩)出现前所未有的泛滥;一个是社会出现很多不和谐因素,
比如贫困、环境等。因此,中央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
构想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这也是当前政府的最重要使命。
我认为中国重工化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必须以政府力量,大力压缩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