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920 0
2012-10-29

2989.不同电荷的不即不离与核力

2012.10.29

在互联网上经常看到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的提法,显然是与磁性物体的物理特性搞混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同电相聚,异电不即不离!

例如:电子是同性电荷的团聚体,电流更是同性电荷流,而放电现象与其说是不同电荷的相互“湮灭”,不如说是同性电流的汇聚!因为在地球环境中除了原子核中存在正电荷之外,您可能找不到正电荷、正电子,所有电线中流淌的都是负电荷!

道理很简单:地球属于正物质,所有的核外电子和自由电子都是负电子,而电子的本质是一般电荷团聚体。如果是同电相斥,还会有电子和电流吗?

核外电子与原子核之间存在所谓“核力”,即“轨道力”。这是源于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平衡现象,所有星系的星球之间都存在这种绕轨道运行的“轨道力”,即“核力”。特点就是不即不离,自动维持速度和距离的平衡。由于“核力”的存在,系统内的正负电荷难以相互“湮灭”,系统外的正负电荷、正反物质能否相互“湮灭”,对于我来说还是未知数。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宇宙起源于一次“奇点”的爆炸,与上帝造物说没有什么区别。我倾向于宇宙起源于正负电荷、正反物质的团聚,及其聚散的循环。而宇宙实际上只有各种形式的物质循环,及其相对的起始点和界限,宏观宇宙是无始无终、没有疆界的。

电荷,可能是宇宙中物质的基础,所以宇宙中普遍存在着电磁现象。吃透电荷的物理特性,可能是揭开宇宙许多秘密的钥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