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423 5
2012-11-07
看到高鸿业第三版196面关于生产者剩余的定义如下:“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有如下疑问:

①总支付———这个应该是指整个市场给厂商的支付,支付是市场发出的,但这句话的主语是厂商。可能我有点咬文嚼字哈,但读着就是感觉挺别扭的。我想问,是不是书上的表述欠妥?

②书本上生产者剩余的图形解释——供给曲线(即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以下的面积OHEQ0表示厂商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供给曲线不应该只有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在AVC最低点上方的那部分么?怎么书上把SMC曲线在AVC最低点下方的部分也画进来了?我看别的书上生产者剩余曲线中的供给曲线都是从纵轴上方的某点才开始画的。谁能帮我解释下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7 08:44:08
首先,我觉得高对概念的表述没有任何问题,仔细看两遍就能理解;另外就是关于供给曲线,的确是要在AVC以上,但我们老师画的时候也经常会把整条MC线画出,这应该是个小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0 20:08:09
谢谢。O(∩_∩)O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8 10:15:13
第一个是你理解的问题  一般说消费者剩余指单个买者支付给卖者的  市场的消费者剩余才是他们的加总,生产者剩余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理解  加总时那是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第二个  高的书上的生产者剩余是根据场上短期供给曲线的出的  所以他就成V字型的了  具体内容参照前一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7 16:10:16
第一个没问题,所接受的这个定语不就是转换了所谓主语了。
第二个,他这个推导法是按照收益减掉总可变成本来算的,不是按照供给曲线的左边这种来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4 10:39:34
首先,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不能成为问题,生产者剩余的主体只能是厂商,你不能老是从自己作为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其次,厂商的实际总成本就是SMC下方的区域,这个可以从边际成本的定义得出;最后,供给曲线只能从纵轴上方划起,因为还没等价格下降为零,厂商就已经不生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