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pupil在2007-8-2 8:49:00的发言: 我想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分歧,价值运动本身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问题也有另一面--资本追求等量利润,本身也是推动价值运行的一个重要动力。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进而决定商品价格的观点,以等量劳动相交换为前提;那么“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以资本之间的“等价”为趋势--把“资本”也看成是一种“劳动”当然可以,但是其解释力就要小了。
垄断不正常,但是劳动力价值论到底可用用于解释垄断中的价值形成,生产价格理论,还底可否用于解释商品价格水平,我想我们还是有分歧的:
我的观点是,劳动力价值论不必然从属于均衡概念,所以,垄断条件下的价值问题,虽然与理想状态下的价值理论存在不一致但是,劳动力价值论和价格理论可以解释这一问题。
还有,如果把垄断条件下的问题视作“不正常”,不去解释,那么经济学的解释力将会大大下降,甚至完全脱离现实。
资本并不追求等量利润,而是追求最大利润。在每个资本追求其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客观地导致“等量资
本获得等量利润”。
垄断由于产生了刚性超额利润与亏损的现象,所以它对于正常经济活动来说是一种“异常现象”。这种现
象恰恰是要通过正常经济运行的理论来解释的。因为一个理论既可以解释其所包含的正常现象,自然也可
以引伸解释处于其外的“异常现象”。
劳动价值论实际上就是一种均衡价值论,因为劳动价值论实际上存在着“价格等于成本”的情况,假如价格大于成本,那么这大于成本的那部分对于劳动价值论来说就难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