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480 20
2012-11-15
在与很多人的讨论中,他们总是给我一种印象:求精确,求公式。

比如说价格,那就必须有个计算公式,好歹也要弄个公式,哪怕是编造假设的也好。这样就可以让他们装模做样地计算一番,以显示自己的专业,哪怕公式也是编的,公式里的参数也是编的,他们也要给你算出个结果——现实里不可能存在的一个条件下的价格。

可是,实际的价格有用公式计算的吗?没有!
从贩夫走卒到国际化大公司,他们有的只是一套定价策略而已,谁能知道定价多少才能利润最大?
所有的经济人,都懂得根据市场反馈,动态调整自己的价格。可以说,面对复杂的局面,动态调整是唯一的合理方法。

然而经济学却一头扎进虚假的公式里面不出来了,试图计算所有的东西,这当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他们就退而求其次,不计算现实的经济量了,进入虚拟世界,假设有一个某某某样子的世界,里面有某某某样子的人,他们都执行某某某的策略,于是,我们就能计算了!他们就是不想想,这样计算出来的东西,有什么用?

当然,他们还会辩解,经济现实如此复杂,当然要这么假装地算了?有本事你给我算一个现实的?不把假装算的本事练好,将来怎么能实现真算呢?

实际上呢,根本没有必要这么算!只要懂得1+1这种简单的加法,只要宏观概括一下整个经济体的生产流通过程,这就足够了。
一切都是如此简单,而一切看似复杂的经济乱像,都可以用这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15 11:27:06
正解!
反馈和动态调整。
各位就不用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谁规定的,这种傻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11:37:50
   呵呵,反正都是建立在假设之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11:41:48
arasti 发表于 2012-11-15 11:27
正解!
反馈和动态调整。
各位就不用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谁规定的,这种傻问题了。
生产一个馒头,有一些人用1小时,一些人用1.5小时,还有一些用2小时。

生产一件衣服,有一些人用100小时,一些人用150小时,还有一些用200小时。

那么衣服和馒头的交换比例,就在这些人之间的交换活动中自然形成了,谁会傻到发明一种公式去算呢?
当然,我们要知道,一般这种离散的情况,都近似遵守正态分布,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他们的表现是差不多的,是决定交换比例的主要力量。而效率很高,效率很低的情况,都是少见的。

了解到这种地步,就足够用了,想进一步精确化,没必要而且做不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11:54:11
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17:04:2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