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525 7
2012-11-16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规律的基本总结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生产方式),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邓小平又在此基础上做出了一个科学的总结,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即科学技术也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社会性质的进步都是先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出现,从而获得生产力的解放,然后先进的生产关系出现,使生产力再次获得解放,最后才有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出现。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其生产力几乎是依靠自然界产出,那时的人们共同狩猎,共同渔猎,部落之间的争斗往往是依靠暴力围绕着争夺丰盛的自然界资源进行,如争取猎物较多的茂盛深林,或野生果子较多的原始生态。神农氏尝百草,让原始社会的人民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更加丰盛,从而原始社会的人口得到一次大发展。人口的发展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各个部落之间从自然界获得的生活资料有了富余,于是部落与部落之间便开始物物交换,物物交换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
     有了物物交换这一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使社会生产力又得到一次解放,原始社会的人口继续繁衍着。当原始社会出现了劳动力相对过剩与生产力相对过剩的局面时,原始社会要求统一分工,进行更深入的社会合作。从而原始社会的统治者们通过暴力建立国家机器对社会进行强制分工,于是奴隶社会出现。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原始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先进的生产关系出现的必然结果。
奴隶社会建立后,原始社会释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一次解放。奴隶社会中后期,农耕技术与饲养家畜的技术得到极大提高,手工业也获得很大的进步,而为奴隶主服务的奴隶掌握了这些重要的生产技术,可以实现摆脱奴隶主独自开发自然资源进行独立生产的可能,于是奴隶阶级便有了摆脱奴隶主控制的愿望。同时随着冶金技术的成熟运用,物物交换的生产关系在不断发展,社会渐渐呈现出金属货币这一等价交换物,使以金属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取代了物物交换的生产关系,这一进步更使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
农耕和饲养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与手工业的进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冶金技术使金属货币可以大量生产,以货币为媒介的生产关系更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社会人口得到极大的繁衍,并重新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与生产力相对过剩的历史局面。这时社会呼唤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于是中国便发生了商鞅变法这一划时代的历史事件。
    商鞅变法,使奴隶主对自然封地的占有变成对生产资源(成熟的耕作土地)的占有,奴隶主从奴隶主阶级和平过渡到地主阶级,使奴隶获得解放,落后的生产方式被新的生产方式取代,社会释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使相对落后的秦国其生产力再次得到很大的解放,从而奠定了秦国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商鞅变法,使上层建筑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让中国率先迈入强大的封建社会。
18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这对人类历史来说,蒸汽机跟农耕技术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蒸汽机的出现,使资本的产出大于资本的投入,这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成为了可能。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为什么不能迈入资本主义社会呢?有人回答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建立不了市场经济,可是中国从战国时代开始,任何一个朝代不乏富甲天下的大富商,可是并没有一个富商愿意投资建厂进行规模化生产,实现打倒皇封建皇权的愿望,难道是他们没想过吗?不是,王侯将相本无种,从刘邦的时代开始,中国人便已有认识。


     中国进入不了资本主义社会,是因为没有蒸汽机这一先进生产力的出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要建立在资本的产出大于资本的投入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没有蒸汽机这一先进的生产技术,中国封建社会除了依靠劳动力以外,生产力并没有多少发展,中国封建时代的生产力直到清朝鼎盛时期依然停留在农耕与手工业的基础上。没有蒸汽机与电气化这一先进的生产技术,资本的产出小于资本的投入,根本就建立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始终迈入不了资本主义社会。
    自从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后,我们便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充满了渴望。列宁率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掀开了人类红色革命的大潮,轰轰烈烈的红色革命便燃烧遍全球。可是历史是无情的,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苏联解体了,中国改革开放了,目前全球挂着社会主义这块招牌的国家所剩无几。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中国为什么会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失败?这个疑问沉重的压在劳动人民的心底。
     我们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需要从马克思主义里找到答案,我们需要从历史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去解答这个谜题。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除了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外,还有一定的客观因素。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苏联解体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观因素是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而客观因素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新生产技术还未出现,社会主义国家还未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新的生产技术的出现,就建立不了全新的生产关系,从而生产方式的革命就无从谈起。
     无论是苏联时期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时代,我们的公有制经济还存在巨大漏洞。传统的计划经济,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重大缺陷:一、传统的计划经济依然采用私有制的心脏,货币与银行未被消灭。二、名义上生产资料实现公有制了,而实质上权利对生产资料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可以称之为“官有制”。三、分配制度不完善,是等级分配制度。四、领导在计划着人民的“肚子”。
列宁曾说过:“消灭不了货币的权利,就消灭不了私有制。但是由于技术条件和组织方式不成熟,暂时不能消灭货币(列宁在《在全俄社会教育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资本的社会力量是通过货币体现出来的,列宁的这段讲话,其实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血液就是货币,而私有制经济的心脏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运转金融的机构——银行、证券交易所等。正是由于历史条件不成熟,计划经济未能从根本上彻底消灭私有制,从而导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历史悲剧。
    我们都知道,过去的计划经济是进行按需生产,可是在分配问题上没有一个相适应的分配机制,因而毛主席说:“我们现在搞八级工资,跟旧社会差不多!”过去的公有制,权利对生产资源具有绝对支配权,而且分配方式采用很等级分配制度,这其实是一种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承认这一点。
    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计划经济,即进行按需生产。既然是“按需”生产,那么需求数据就是进行计划生产的前提,同时还得知道需要多少劳动力和多少时间可以生产完成社会提出的需求。因此,进行按需生产的前提就是经济数据的信息化,即时获得准确的需求数据、劳动力数据和生产力数据等相应的经济数据是计划生产的必要条件。
    苏联时代的计划经济,领导者在计划着劳动者的“肚子”(需求), 没有一个有效的渠道可以即时生成相应的经济数据,因而那时的计划生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这就是中国出现“大跃进”这件历史事件的客观原因。苏联曾经有一个巨大的经济工程,试图用劳动力去收集和计算经济数据,但由于经济数据过于庞大,人力无法胜任,最后以失败告终。然而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通过一种技术和一个有效地的渠道去准确计算和生成计划经济中各个阶段需要的经济数据,目前已经具备这样的技术条件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成熟发展正是重新开启社会主义大门的“钥匙”,这就是列宁所需要的技术条件。
     计算机互联网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作用,相当于农耕技术与冶金技术对封建社会的作用,更相当于蒸汽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作用,有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我们就可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了。
    社会主义就是执行劳动价值等价交换,不产生丝毫剩余价值,进行按需生产,按劳分配的社会。而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出现,才使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成为可能。
        蒸汽机点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熊熊大火,那么计算机将会点燃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熊熊大火。蒸汽机使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的生产力产出大余资本投入)成为可能,计算机使信息化的计划性生产变为可能。计算机信息技术将成为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心脏”,让资本主义时代彻底终结。有了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我们就可以砸烂印钞机,拆解货币的职能,彻底消灭货币和银行,组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心脏——劳动价值的等价交换机构,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16 10:10:53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6 09:44
蒸汽机点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熊熊大火,那么计算机将会点燃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熊熊大火。蒸汽机使 ...
我这两天恶语相攻,主要是想逼出你真实的水平,现在已经试出来了啊!请原谅这两天的冒失。
不是不敢取消利息,而是马克思早已证明了货币、利润和资本是一体的,马克思也早已知道消灭剥削的方法就是消灭剩余价值,所以他才有了消灭剥削的想法,也才有了“科学的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因此得出了在社会主义时期货币只是一种用于生产和分配的凭证。列宁也早已发现私有制的核心是货币,这句话具体怎么解释,你若有兴趣,以后可以慢慢讨论,在这里我就不去解释了。
对于你的想法,作为一位业余的经济学爱好者,能够看出利息或利润是没得必要存在的,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一切不公平的总根源,这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你没有把利润理解清楚,那天有个人问你100个馒头与一件衣服交换时有没有利润,你说没有,说明你对利润没有深入理解透彻。

消灭货币,消灭银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利润取消后,货币和银行都没得存在的理由和空间了。只要有货币存在,利润是消灭不了的,你可以沿着你的思路去深入的证明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6 10:59:58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6 10:22
货币和利息,曾经密不可分,那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货币的作用!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货币。

马克思无法消灭 ...
你太高看自己了,也太小看马克思了,估计你涉猎了一点资本论,而资本论只是分析资本主义游戏的,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里才有一些马克思自己的想法。马克思为什么那么自信的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是必然王国,不就是发现了你发现的这个秘密吗?更何况你没有看完资本论第三卷,资本论里“工资、价格和利润”这一章节你没有认真看过,否则你就不会对利润理解得那么肤浅,更不会搞不明白为什么货币、资本与利润是互为一体的。
当然马克思也有自己的失误,比如,他对货币分析得很深入,并试图去拆解货币的职能(他归纳了五大职能),但没有做到。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的分析方法对了,可是他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更没有得出计算劳动价值的数学方法,因为他对生产力的分析就开始错了。

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等,都没有料到今天的互联网给了社会主义莫大的机遇,互联网一问世,什么B2C啊,B2B啊,这些先进的生产关系就冒出来了,这些都是按需生产的原始模型,马云现在在做C2B平台,这与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更接近了。

多学习马克思吧,要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严密的逻辑去分析,才能够找到相对正确的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6 11:30:04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6 10:22
货币和利息,曾经密不可分,那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货币的作用!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货币。

马克思无法消灭 ...
不是马克思没有搞懂货币,而是你没有搞懂货币,你甚至连利润是什么都还没有搞明白。
马克思无法消灭利息就不会说出什么共产主义是必然王国的鬼话了。
拜托你还是先把利息和利润分析清楚再做结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6 11:38:48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6 11:32
不是马克思没有搞懂货币,而是你没有搞懂货币,你甚至连利润是什么都还没有搞明白。
马克思无法消灭利息 ...
估计你除了盲目自大,还真看不到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了。你有能耐就深入的解释一下利润和利率的问题啊,连100个馒头与一件衣服交换会不会产生利润都分析不清楚,还整天大言不惭的批判马克思。笑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6 13:01:43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6 11:59
估计你除了盲目自大,还真看不到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了。你有能耐就深入的解释一下利润和利率的问题啊,连10 ...
你分析完了是吗?先说利润问题啊,100个馒头与一件衣服交换,假设他们的成本是相当的,然而这件衣服的价值只相当于80个馒头,可是这件衣服按照市场价格(供求与效应的共同作用)交换回来了100个馒头,这多余的20个馒头是不是属于利润啊蠢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