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55 7
2012-11-19
 两面针(4.52,-0.03,-0.66%)刚发布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牙膏收入仅为4600万元,而2003年最辉煌时单年销售就达4.274亿元,市场已萎缩得不足辉煌时期的四分之一。记者调查发现,两面针牙膏的确在北京很多商场已难寻其踪。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牙膏市场已形成高度集中的垄断竞争,基本上是宝洁、高露洁、联合利华三分天下。唯一能跟外资厂商“有一拼”的国产牙膏品牌是“云南白药(63.90,-0.50,-0.78%)”,而云南白药牙膏还是出自药企的“跨界”品牌。
  ■北京4家大超市
  不见两面针
  记者昨日随机调查了北京家乐福超市(双井店)、京客隆超市(团结湖店)、华堂超市(北苑店)和卜蜂莲花(北苑店)四家商场,不过在这四家超市里均没有发现两面针牙膏的踪迹。
  根据记者统计,这几家超市牙膏品牌都在15种以上,价格从低的四五元到高的四五十元不等。像高露洁这样的合资品牌则几乎在各个价位都有产品。购买牙膏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我犹豫的不是牙膏的牌子,我一直用高露洁,让我分不清楚的是它现在的种类太多了。”超市工作人员介绍,云南白药虽然价格较高,但销售情况不错,“云南白药牙膏一天能走上百支”。
  ■“外资”军团
  占据65%以上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今年4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百余家牙膏企业,基本形成了三大阵营。第一阵营是由宝洁公司的佳洁士、高露洁公司的高露洁、好来化工公司的黑人、联合利华公司的中华牙膏组成的“外资军团”,该军团目前占据65%以上的市场份额;第二阵营是由冷酸灵、云南白药、两面针、田七、黑妹、一批二线品牌组成,该军团目前占据25%左右的市场份额;第三阵营就是最后10%左右的市场,被众多小品牌牙膏组成的“诸侯小国”所瓜分。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至少65%的牙膏市场为外资所控制。一大批以前人们耳熟能详的民族品牌则慢慢消失或地位大幅下滑。比如美加净牙膏、白玉牙膏等已基本消失。
  ■中华牙膏
  是国货“存活”特例
  当年曾供职轻工部、目前依然致力于轻工产品研究的产业观察人士刘荷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合资浪潮席卷中国轻工制造业,日化行业则是这轮合资潮中最活跃的板块之一。但在合资的同时,很多民族牙膏品牌的使用权也落到了外资手中,而外资巨头往往采取压制、雪藏的手段逐渐使这些牙膏品牌在人们视野中消失,从而达到外资牙膏品牌快速进入并垄断中国市场的目的。“当时中国日化产品缺位很多国际流行技术,因此抱着‘以市场换技术’的良好愿望纷纷进行合资。但外资巨头们的实际目的则是‘以资本换市场’,这就使得最终中国企业不仅没能获得技术反而还失去了市场。”
  拥有中华牙膏、美加净牙膏等全国知名品牌的上海牙膏厂是1994年与英国联合利华合资的。合作开始后,合资公司并没有按照当初承诺的对中华牙膏和洁诺牙膏以6:4的比例进行投入推广,而是只主打洁诺,打算雪藏“中华”。不过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中华牙膏的市场影响力会有那么大——即便再没有什么投入,但中华牙膏在销售额上依然超过市场份额鲜有增长的洁诺。于是,联合利华开始调整策略,重新设计中华牙膏推向市场。一位曾供职上海牙膏厂的人士介绍,“这也是中华牙膏至今依然能出现在货架上的唯一原因。”目前,中华牙膏市场销售良好,但这一国货名牌却已是在给联合利华创造利润。
2012年11月19日 00:00  北京青年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20 16:58:1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2 11:10:27
国外ZF可以进行干预,中国不能,中国是开放的大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2 13:20:31
xiaoguaiwugou 发表于 2012-11-22 11:10
国外ZF可以进行干预,中国不能,中国是开放的大国
讽刺啊,太讽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2 15:08:41
我承认,外国的很多企业是从小企业通过自由的市场竞争一点一点的发展起来的,
他们之所以能够一点一点的发展壮大,是因为他们的周围没有大企业,都是跟他们一样实力的小企业。
但是,当他们发展壮大后,来到中国了,他们是巨无霸。
我们的企业还是小企业,小作坊——至少跟那些洋品牌相比,是很小。
让后,我们的傻逼经济学家们,让我们的小企业,去和那些巨无霸自由竞争。
结果呢,就是现在这样。
然后我们的傻逼经济学家们再次鼓动如簧的巧舌,告诉我们的百姓:不管是不是中国的企业,只要能买到产品就好。
当英国人,为了“英国的企业”,为保卫他们那点可怜的瓷器制造业花费大量金钱和人力的时候,
我们的傻逼经济学家,却鼓吹着:国际大分工,企业无国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2 15:34:08
其实我根本不用牙膏,我一直都用洗衣粉来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