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科金融网:民资通向光明的道路将布满荆棘
11月13日,《经济参考报》的一篇文章再一次引起轩然大波,说该消息称,工信部等相关部委正在加速推进民资进入电信业的试点方案的出台,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包括整体方案框架和具体实施细则在内的一整套方案,在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择机推出。
吸引民资、让民资进入更多领域、更多行业将向民资开放,这是近期听到比较频繁的词,可以说目前的氛围和环境对于民资越来越有利。然而,民资迈向垄断行业的道路却布满靳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1)以电信业为例,如果关注电信业的话,就会发现电信业的开放一直在逐步进行着,最近的一次政策性开放工信部在今年6月份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鼓励民资进入电信业的8个领域,但是在业务上面仍需要依赖于运营商,而这一次的传闻则是可以让民资独立运营某些业务,而不必依赖于原有几大运营商。
(2)以金融业为例,“十八大”期间尚福林称,民资进入银行业不存在法律障碍,但事实是民资只集中在村镇银行等小商行,而无法发展壮大,至2011年底,中小商业银行中民间股本已占到50%;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民间资本持股已占到90%。另外,温州的民营小贷转村镇银行虽然得到国务院的支持文件,但是真正实施之路充满坎坷和波折。
(2)以能源业为例,10月25日在北京启动的页岩气探矿权招标首次出现民资身影,这也是能源业的让步,但从中标结果看民资在页岩气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恐怕仍然需要很长时间。另外,在《天然气“十二五”规划》中,鼓励民资参与,在核电建设上鼓励民资进入,但是在石油行业仍然未全部对民资开放,所以在能源行业循序开放最为明显。
(4)以基建工程为例,今年各地政府掀起一股吸引民资进入基建工程的热潮,甘肃吸引民资进入交通基建,附件首次吸引民资进入城际铁路,广东省重大项目推介会上对民资开放的项目达31个,但是得到的部分反馈是开放的这些项目大都是周期长,回报率低的项目。
在其他领域,民资也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如在保障房建设、政府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
今年国家将各行各业都向民资敞开大门的主要原因,我们以为主要有两个:
(1)政府对自由竞争市场的认识加深,希望通过引入民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由于经济危机,政府在很多项目上爱莫能助,所以借助于民资投资来发展经济。
目前,大部分人以为,第二个原因多一点。我们认为第一个原因是根本,第二个原因是催化剂。
但是如果从政策层面考虑这个问题的话,可能还要涉及其他国际方面,尤其是面对国际舆论压力,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将中国市场打造成市场经济为主的姿态,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优质的外资进入中国,还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有利地位。因为扩大和稳固贸易还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受制于很多因素,国内市场逐渐市场化公平化将会是一个趋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期市场化的步伐似乎突然加速,催化剂就是国际乃至国内萎靡的经济让政府决定再次实施调控,而2008年的4万亿还未走远,地产财政在调控下让地方政府痛苦不堪,面对资金短缺,在银行机构不敢再肆无忌惮的放贷和基建信托已经大量发行的情况下,缺口自然需要一方来补救,所以民资入场顺理成章。
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民资进入部分垄断行业的道路崎岖坎坷,在近期电信业将全面开放的传闻中,就有传言说对民资开放可能会导致利用电信进行色情和不正当服务的快速发展,从而破坏市场环境;在开放能源市场时,则总是搬出国家安全的一套理论;在开放金融市场的时候,则说不利于国家调控和监督,可能导致金融系统失控等等。
可见民资要想进入原先的某些行业是多么的困难,但正如我们所说的,这将会是一个趋势,不管推进的道路有多坎坷,或者推进步伐时快时慢,总之,每一次进步都是一次小小的胜利。所以,民资只需要做好准备把握机会即可,政府则需要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和做好监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