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149 6
2007-07-26
这周看了一期~~cctv2 的对话节目--谢伏瞻解读中国经济。其中对于那些“学家”们的观点很不明白
  比如说,其中一个说的
卢中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我注意到,到现在为止,大家讨论的这个物价上涨,我们始终是站在城里人的角度讨论问题。我希望大家换一个角度,站在农民、农村、农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的粮价、肉价涨了以后,对谁有利,农民增收,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要不要容忍、期待,我们的农民、农村、农业,分享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也就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要,我们就应该容忍粮价、肉价、食品价格,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逐步地小幅上升,各国的经济发展证明,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规律。我们的农民大量地转到城市以后,他们的工资水平,他们的消费水平,逐步逐步地跟市民拉平了,中国的现代化就完成了,谢谢。
这段话的观点正确吗?我是菜鸟,希望大家指点下 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7-26 20:13:00
没有看到这个节目,不过觉得那些官僚主义者说的都是官话。
第一 对于三农问题来说,粮价,肉价上涨之后,真的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吗,我们在这不否认农民会增收。如果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市场化的成果仅仅是用城市百姓的钱放进农村百姓的口袋中,那么这种分享也许太原始了。这种表面上的,和统计数据上的胜利并不会真正给农民带来些什么,仅仅是把三农的问题滞后化了。
第二 物价的上涨也许赶不上房价医药价格对人民的冲击大,可从现有的涨幅来看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而这种打击不仅仅是物质上,而是精神上,当人们再次抢购,哄抬物价的时候,这个涨价的好处也许会更加有用,因为农民确实增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7 01:06:00

谢谢楼上的 同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7 01:17:00
农民的收入会水涨船高,卢说对了一半,而农民现在的主要开支在于子女教育,我是大学生,物价涨,生活成本明显增加,农民的开销相应增加。卢的解释似乎也偏离问题的中心,物价涨是个很严肃的经济问题,用这种角度来解释的确有失水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30 02:11:00

这鸟人装得道貌岸然的样子,但绝对是在瞎掰。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饲料价格上涨,而是疫病导致死亡,三是去年养猪亏损导致养猪减少,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猪肉的供给大幅减少。养猪的风险其实很大,而养一头猪就要上交国家接近一百块钱,农民基本上得不到什么好处。粮价上涨了是没错,但农民依然是种的越多,亏得越多。农民工的工资跟市民持平?我只看到中国的两极分化正在快速扩大,不知道他说的是梦话还是胡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30 10:31:00

粮价、肉价上涨的背后是什么呢?是化肥、饲料等工业品的上涨,是农民种粮养猪赔本太多了,不愿意种粮养猪了。现在涨起来,农民收入有多少提高呢?很多农民减少了种粮面积或者改种了,很多农民压根就没养猪,价格提对他们的收入增加并没有什么太大好处。等到明年农民都种粮、养猪了,很多人又该赔了。

在很多农村地区,养猪的利润就是猪粪。因为没有农家肥,光化肥庄稼长不好,所以哪怕没有利润,农民家还得养几头猪。

其实,猪肉、粮食在城市的价格和农村出售的价格相差很大。农民的市场介入能力很弱,基本上是被动的价格接受者。我所在的大城市当以前猪肉正常价格在7元左右时,距离城市80公里的邻县平均市场肉价4.5元左右。但是,农民不能拿猪肉到大城市来卖啊。他们职能给小猪贩子,小猪贩子给大猪贩子,大猪贩子就可以装车到大城市来卖。然后,由于实行了放心肉工程,生猪都交给了国有定点屠宰企业-肉联厂。如果说生猪进肉联厂前还差不多有点市场机制的话,那么到了肉联厂市场机制就没有了。肉联厂很大程度上垄断了猪肉供给。这就是为什么肉联厂在放心肉工程前差不多要倒闭,而放心肉工程后,肉联厂肥得流油。

现在表面上看起来肉粮价格上涨了,但是这上涨的利润能流到农民口袋中的很少。就是因为农民处于市场等级的最低层,他们经常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不种、不养了。于是价格下跌,农民只能不养猪。接着上涨,农民开始大量养猪,等到猪大了,供给充足,又该赔了。

农民介入市场能力太差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民没有行程规模生产,而且目前的农村制度也很难让农民行程规模生产,原因是农民没有可能获得大量土地和资金,而且农民也没有组织成集团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市场制度奖励强者,欺压弱者。农民进城卖东西,一不小心被什么人抓了罚款。这其中不一定是农民犯了什么法,有时单单因为农民好欺负。就是城市里的农产品市场,正真在里面折腾的是商人,而这些商人基本是固定的。如果农民来,市场的门槛很多,麻烦很大。

要提高农民收入,首先要提高农民的市场介入能力。而要提高农民的市场介入能力,就要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市场和公权方面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同时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让农民正真成为一个市场的人,而不是市场的奴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