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案例库
2131 7
2012-11-23
   白酒泡沫的破灭,根本不是什么外在的因素导致,恰恰是整个行业重营销、轻质量,浮躁浮夸,追求财富忘记商业底线,最后自食其果,这个泡沫即使不在今天破灭,也总有一天会破灭的。
      
   
    自从11月19日发布酒鬼酒塑化剂超标的文章之后,我的手机基本上每隔半个小时就会间歇性地响起,大部分是同行打来,询问报道情况的。少数则是研究机构的朋友打来,了解白酒行业情况的。

    后来的一两天,事情起了一些戏剧性变化。11月20日,据媒体报道,接受我们委托的酒鬼酒监测机构——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称,没有接受过媒体的相关委托,也并未出具酒鬼酒公司相关产品的检测报告。

    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虽然我们手上有上海天祥盖章的检测报告,而且送检流程也完全符合要求,但是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上海天祥对自己的商业信誉如此视同儿戏。这让我们感到担忧,这样一家对自己商誉如此轻率的公司,其检测结果又怎么能证明是可靠的呢?

    11月21日,上海天祥发布声明称,再次对实验室内的送检剩余样品进行重复测试,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确实超标,但上海天祥无法保证客户送检的样品是“酒鬼酒”。

    在这些情况出现后,开始有很多投资者质疑我们到底有没有检测酒鬼酒,检测结果是否站得住脚。还有一些人甚至认为,这场白酒塑化剂风波,背后隐藏着做空白酒业的阴谋

    这些质疑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当各种信息掺杂在一起,没有可靠的信息出现时,每一个参与方,包括媒体,都应该是被质疑方。这是必须面对的压力。

   

    11月21日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宣布,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11月21日向质检总局报告,经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50度酒鬼酒样品进行检测,截止目前检验结果,其中DBP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已经督促企业查明产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原因,认真进行整改。

    直到这个结果出炉,市场对于我们的质疑才算告一段落,毕竟,送检的是酒鬼酒公司,而检验的也是当地的质监部门。这应该算是很中立的结果。

    当然了,我们也注意到央视的报道:国家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根据国际通用风险评估方法和欧洲食品安全局推荐的人体可以耐受摄入量,以媒体报道的酒鬼酒中DBP含量为1.08mg/kg 计算,按照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每天饮用1斤,其中的DBP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所以,也不必因为塑化剂而恐慌过度,估计很多喝酒的人还是照喝不误,只不过会减少饮用量而已。

    我们注意到,很多朋友都在怀疑,到底酒鬼酒的报道出炉,背后是否有做空阴谋。考虑到《货币战争》阴谋论的毒害甚广,所以我们非常理解很多朋友甚至是媒体同行的质疑。但是,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做空阴谋论是站不住脚的,比如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周五(11月16日)五粮液和茅台的融券余额总量基本持平,融资反而增加2000多万元。酒鬼酒根本不是做空标的,无法融券。茅台和五粮液的融资余额近23亿元,但融券余额只有1.2亿元,融资超过融券近20倍。哪里出来的做空阴谋呢?

   

    真正的专业人士一眼就能识别其中的真伪。

    11月19日,报道出炉,当天下午白酒板块跌幅超过6%时,哪怕以最大的想象力,你也很难理解这个曾经被视为熊市里最安全的领域,竟然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13家白酒类上市公司上一个交易日的总市值为6200多亿元,截至19日收盘市值则为5900亿元,一日市值蒸发高达300多亿。而上证指数亦击穿前期低点1999点,杀跌至1995.17点。

    必须提醒投资界朋友的是:白酒业含塑化剂的有关信息,早在2011年6月就已经在白酒行业协会内部通报,为何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们对这么严重的质量问题熟视无睹,照样选择白酒业抱团取暖?是被白酒行业人士蒙蔽了,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白酒板块市值损失几百亿,造成投资者亏损固然令人同情,其中最令人同情的应当是基金持有人们,他们的资金在券商研究机构的推荐和基金经理的调度下,纷纷追捧白酒业股票,如今巨幅亏损,却只能听天由命。

    白酒泡沫的破灭,根本不是什么外在的因素导致,恰恰是整个行业重营销、轻质量,浮躁浮夸,追求财富忘记商业底线,最后自食其果,这个泡沫即使不在今天破灭,也总有一天会破灭的。机构投资者们,在心痛损失的同时,更应该反思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投资调研能力,要调整自己的投资理念,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上继续生存并发展。

    白酒泡沫的终结,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未尝不是好事,白酒业的年销售额约4000亿,有业界专家估计,其中估计有1/3是三公消费,按此推算,每年有财政支出花在白酒上就高达上千亿。白酒业也因此被抨击为“权贵经济”。

    白酒的塑化剂和添加剂问题,其实也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过去食品安全问题普遍被认为是平民的专利,各大部委和省直机关都有特供农场、特供牛奶,因此有毒食品与高级官员无缘,而白酒业出现的越高档白酒添加剂越多的问题则证明,在食品安全问题面前,哪怕是高级官员也逃脱不了“易粪而食”的命运。

   

    如今,这个盖子被揭开,损失固然巨大,但如果各个阶层“醉生梦死的”迹象能够略减,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重视,并且由此开始着手建立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体系,甚至发起一场拯救运动,那也不枉费股市上蒸发的巨大财富,股民们好歹也算为国家做了点贡献了。

    当然了,这样的想法,在现在看来,未免过于天真,只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其实,塑化剂也罢,添加剂也罢,这早就是白酒业隐藏已久的问题,刚好被我们揭开了,哪有什么阴谋。

     

      

                                                            作者:邹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23 14:18:17
房价的泡沫什么时候也破灭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14:21:00
速花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16:44:03
2003年开始正增长的中国白酒市场,已走过“黄金十年”。
受宏观经济趋缓、“限公消费”等因素影响,白酒板块近期已开始悄然下滑。11月20日,一位白酒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塑化剂事件,或将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挤压过度、经销商成“堰塞湖”等弊端将被引爆,白酒行业或就此告别“黄金十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21:30:09
被暴光的成为众矢之的,没被发现的还在继续,警钟敲响了,要起作用还是得完善制度和靠厂商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5 16:39:59
“在食品安全问题面前,哪怕是高级官员也逃脱不了“易粪而食”的命运”,只有这样那些当权者才会真真的“为民着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