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12-6 20:23:53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6 18:39
第一,你已经认为“价格就是由劳动时间来决定的”,你反而用这句话去证明“劳动创造价值,然后价值决定价格”?这不是循环论证是什么?倒果为因的确实是你啊;
首先劳动创造价值是前提,劳动价值论从来不会用劳动时间反过来证明这个基本的命题。
反而是你认为需求决定论无法说明一种产出或者物品的价格来源是什么。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6 18:39
第二,你搞错了一点,消费者在购买时候考虑的价格并不是生产者的劳动时间,消费者和生产者是两个身份,哪怕是你的这句话,最多也只能得到证据说消费者是在考虑自己的劳动时间。
其次,你开始混乱了。既然你也没有办法否认每一个人作为“消费者在购买时候考虑……自己的劳动时间”,你忘记了实际上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所以,既然社会上每一个人在交换的时候都在考虑“自己的劳动时间”,那么整个社会自然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6 18:39
——请问,哪个消费者会去考虑生产者究竟用多少时间生产出这个产品呢?然后还居然会拿生产者的时间跟自己的时间比较呢?当消费者说“买不起”的时候,没人会觉得他在比较消费者的劳动时间和生产者的劳动时间。
顺便指出,每一个消费者在用自己手中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的时候,都是在用自己的劳动时间衡量商品的价值。的确他不是在直接考虑所衡量商品所消耗的时间,但他是通过衡量自己手中货币所代表的劳动时间来衡量所要需要消费的商品。这个衡量通过交换必然等价原理来进行。换句话说,当消费者购买某商品一定量的时候,他所付出的代表自己劳动时间的货币量必然等于所购买到的商品用货币量所代表的劳动时间量。没有以劳动时间为基础或者说以劳动时间为共同标准,任何一种商品与任何一种货币没有可通约性。
在这个例子中,当他不买的时候,意味着他认为自己需要积存更多的劳动时间量——即货币——来购买自己所希望获得的这件商品。当他购买较多时,表面是需求旺盛,实际是自身手中持有较多劳动时间的物化符号——货币。
那种简单把需求强弱来解释问题者实际上忘记了,一个手中不持有货币的人,无论他如何渴求,再廉价的商品都和他毫无关系。而货币的本质是劳动时间的物化代表。货币的价值必须以劳动时间为基础,否则货币体系就会崩溃。
当我们说货币体系崩溃的时候,一个太好的例子就是ZF——作为不生产者,而仅仅是作为消费者——凭借权力滥发货币,于是货币就会贬值。货币贬值恰好说明了其丧失以原有的劳动时间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20:31: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20:33:46
能否先不计较商品价值的多少,把这商品价值归谁先搞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20:34:07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6 18:50
你的鸡蛋我也不需要啊。而且我可以自己生产鸡蛋。
你的辩论更象是一种一旦无法反驳对方,就把讨论的前提 ...
公平价格不是
一篮鸡蛋换一根石材
而是耗费同等劳动时间的鸡蛋交换耗费同等劳动时间的石材。
当你企图否认这种背后共同的劳动时间的时候,你完全可以从石材转到木材上去,但当你面对木材的时候,你仍然必须按照等量的劳动时间来交换。
一个拥有3立方米石材的人,可能非常非常迫切想要吃鸡蛋,哪怕是一个也好,渴望到比如想通过杀死手中有鸡蛋的人来获取鸡蛋。但是如果他生产3立方米的石材需要耗时半年,而去树林里找到一只鸡蛋只需要耗费半天,他就绝对不会用3立方米的石材来交换一只鸡蛋,不论他对鸡蛋有多么用语言难以表达和数量难以计算的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20:43: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23:03:32
鸡蛋换木材,交换比例由什么决定?
一、下蛋的鸡的品种。下的蛋越好吃,蛋就越贵。鸡越能下蛋,蛋就越便宜。
二、养鸡的成本。鸡吃的粮越多,成本越高,蛋也越贵
三、天气和气候。风调雨顺,鸡粮多,下蛋多,蛋价低。两个蛋产区气候不同,气候好的地区蛋产量高,赚钱多。天气值钱哦。
四、养鸡工人的供给。假若人们非常厌恶鸡粪的味道,愿养鸡的人就少,鸡蛋可能就贵
五、鸡瘟的发生(风险)
六、鸡蛋的其他功能,美容、补钙、……

……

二零零、木材的供给情况
……
二零零零、石材的供给情况
……

二零零零零、人们对木质与石质的偏好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23:22:28
粟炳棠 发表于 2012-12-6 20:33
能否先不计较商品价值的多少,把这商品价值归谁先搞清楚?
“归谁”是神马意思嘛?如果问“事实上归了谁”,不需要回答;如果问“应该归谁”,这是各人的价值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6 23:23:37
赫版主认为,任何“劳动”都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这是极有见地和价值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08:35:57
龚民 发表于 2012-12-6 19:18
你真是太固执了,你举的普通例子,我巳经用劳动价值论给你摆平了,过程中你也并没有否定程序员 ...
您是哪楼给出的摆平的解释?
我什么时候“没有否定程序员和农民的等量交换合理性”?麻烦你给出上下文好吗?
YY没关系,栽赃就过分了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0:29:54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6 19:49
在社会中,生产者必定是消费者。消费者倒不一定是生产者。这导致了你的混乱,使得你认为经济的运行不是基 ...
真奇怪,我的例子仅仅是解释: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并没有(也不需要)考虑生产者的劳动时间,何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混乱呢?反而是在你的石头和鸡蛋的例子中,生产者必然是消费者,这才是你对社会的不准确的简化。
我并没有认为“经济的运行不是基于生产和劳动而是基于交换”,我仅仅是说出了一个实际情况: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生产者的劳动时间
这句话对,但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只要财富只能通过劳动被生产出来,那么通过其所耗费的劳动来衡量产品的价值是必然的前提。因为哪怕是同样的商品,不同的人来干也还花费不同的时间呢,还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呢,更别说1楼的例子指出的就是:劳动时间根本无法决定劳动的价值。
你的逻辑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循环论证:【生产这端: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为什么呢?因为消费那端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考虑的价格就是劳动的时间。】——这种同义反复没有任何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0:35:35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6 20:00
劳动价值论是一贯的逻辑,丝毫不需要效用论,只不过你为了反对劳动价值论在推翻效用论而已。
鸡蛋生产者 ...
我从来没有“为了反对劳动价值论在推翻效用论而已
你的理解能力就这么低下吗?
我同样没说过“需求决定价值”这句话。
价值这种无法证实/证伪的概念对于不迷信某种理论的人不适用
好比“鬼”这种概念,对于无神论者不适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1:00: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1:28:44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6 20:34
公平价格不是
而是耗费同等劳动时间的鸡蛋交换耗费同等劳动时间的石材。
当你企图否认这种背后共同的劳 ...
公平价格不是
一篮鸡蛋换一根石材
========
说实话,这种虚拟的例子没什么好讨论的,这就跟“猎人和农夫”一样,到底是什么交换比例,都是空口说白话,没什么意义。
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出现以来,这样的交换比例,从来没有得到过实证支持,我想这就说明了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2:25:18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0:29
真奇怪,我的例子仅仅是解释: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并没有(也不需要)考虑生产者的劳动时间,何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混乱呢?反而是在你的石头和鸡蛋的例子中,生产者必然是消费者,这才是你对社会的不准确的简化。
生产者必然是消费者,消费者不必定是生产者。
任何一个社会,请你举出生产者可以不是消费者的例子来,假如你反对这个命题的话。或者在你的经济学中,有生产者可以不作为消费者而存在?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0:29
你的逻辑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循环论证:【生产这端: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为什么呢?因为消费那端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考虑的价格就是劳动的时间。】——这种同义反复没有任何意义。
你先明白什么叫逻辑上的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是指,把A作为B的原因,从而B应该只是A的结果的同时又把B当作A的原因。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时候考虑价格就是考虑劳动时间,所以表述为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所以不存在所谓的循环论证,本身就是一个抽象命题和一个对这种抽象命题的现实化表述。
逻辑也不会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2:45:54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1:28
说实话,这种虚拟的例子没什么好讨论的,这就跟“猎人和农夫”一样,到底是什么交换比例,都是空口说白话,没什么意义。
因为你害怕这种模拟实例的研究,这种演习将使得你对劳动价值论的反驳彻底崩溃。

首先,你否定劳动价值论,自己却没有办法说明需求如何导致物质财富的产出。

其次,你把需求作为价格变动的原因,却没有办法指出这种需求导致的价格究竟如何量化,连MP1/MP2=P1/P2这种最简单的效用理论的表达式都没有看懂甚至不敢解释。因为你或许意识到这种表达式没有办法说明价值来源和价值构成。

再次,你把自身对物品的评价当作价格的构成,一旦需要进行实现这种价格的交换时,你竭力避免用你自己的产出进行交换。因为这当中的交换比例的决定必然导致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劳动价值论。

另外,你否定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但却没有能力避免用劳动时间来衡量产出的价值。因为当你试图用需求强度来取代劳动时间去决定价格形成的时候,你在以上每一处都遭到失败。

最后,你竭力回避作为需求方,实现需求满足的支付手段的来源问题,因为任何一种支付手段,都必然归结为两种现象:一是劳作所得,二是权力所得。而权力所得作为支付手段,其最终只是对劳动所得的扣除部分,所以,就全社会意义上,支付手段只能有一种来源,就是劳动。但这是你最最害怕承认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3:07:48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6 20:23
首先劳动创造价值是前提,劳动价值论从来不会用劳动时间反过来证明这个基本的命题。
反而是你认为需求决 ...
首先劳动创造价值是前提,劳动价值论从来不会用劳动时间反过来证明这个基本的命题。
反而是你认为需求决定论无法说明一种产出或者物品的价格来源是什么。
劳动创造价值这个本身就是无法证实/证伪的,因为1楼的例子你都没有解释清楚。至于“需求决定论”,这并非我的观点。
既然社会上每一个人在交换的时候都在考虑“自己的劳动时间”,那么整个社会自然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
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你仍然在打马虎眼,你把“消费者考虑自己的收入”代换成“消费者考虑自己的劳动时间”,你搞错了,不同劳动(职业)带来的收入是不一样的,你故意混淆劳动时间和收入,其实还是你的那个“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决定收入”的前提在作祟。这种偷换概念没什么可骄傲的。
但他是通过衡量自己手中货币所代表的劳动时间来衡量所要需要消费的商品。这个衡量通过交换必然等价原理来进行。
这个前提更是错的。不同的人,手中同样的钱代表的自己的劳动时间的付出完全不一样,请问你的“等价”究竟是什么的等价,是消费者A和消费者B的等价,还是消费者A和生产者的等价?你说到社会,请问社会上不同个体的劳动时间要怎么平均和等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3:22:28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7 12:25
生产者必然是消费者,消费者不必定是生产者。
任何一个社会,请你举出生产者可以不是消费者的例子来,假 ...
任何一个社会,请你举出生产者可以不是消费者的例子来,假如你反对这个命题的话。或者在你的经济学中,有生产者可以不作为消费者而存在?
在你的“鸡蛋与石头”这个例子中,双方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是共同存在的。麻烦你不要在讨论这个例子的时候悄悄转移到讨论社会上去。
我并没有针对这句话“生产者必然是消费者,消费者不必定是生产者”,只不过这和“消费者在购买时并没有衡量生产者的劳动时间”没什么关系。购买时,消费者考虑的是价格,而不是所谓的劳动时间;而从1楼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劳动时间并不能决定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3:32:02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3:07
劳动创造价值这个本身就是无法证实/证伪的,因为1楼的例子你都没有解释清楚。至于“需求决定论”,这并非我的观点。
首先,你所吃的,所穿的,所用的,甚至你住的房子,哪怕是再简陋的茅草屋,都必定是劳动的产物。
你无法证伪劳动价值论是因为你无法否认你不是上帝,所以必须有生活的物质保障。
你无法证实是因为你害怕劳动价值论,害怕把劳动作为价值的唯一来源,而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人害怕承认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来源,那种人就是不劳而获者。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3:07
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你仍然在打马虎眼,你把“消费者考虑自己的收入”代换成“消费者考虑自己的劳动时间”,你搞错了,不同劳动(职业)带来的收入是不一样的,你故意混淆劳动时间和收入,其实还是你的那个“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决定收入”的前提在作祟。这种偷换概念没什么可骄傲的。
把循环论证的指责暴露了自己逻辑学盲,于是开始说成是偷换概念了。
知道什么是偷换概念吗?偷换概念是指鹿为马的同义词。把约定俗成的对象更换成指向另一个对象的名词或者表达叫做偷换概念。
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和消费者购买产品时考虑通过货币所代表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其价值恰恰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述而已。
这回又显示你语中学语文没考及格了……
是的,价值不决定收入,所以我们这里有一个经济学上的虚拟人,其收入的一切——无论什么——都是毫无价值的。
靠着这种毫无价值的收入,他可以购买你所指定的任何东西。
更可笑的是,这种收入既然不为价值所决定,竟然还是不同职业有所不同。
没有价值的东西究竟不同在什么地方呢?——你没有给出说明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3:07
这个前提更是错的。不同的人,手中同样的钱代表的自己的劳动时间的付出完全不一样,请问你的“等价”究竟是什么的等价,是消费者A和消费者B的等价,还是消费者A和生产者的等价?你说到社会,请问社会上不同个体的劳动时间要怎么平均和等价?
交换必然是等价交换。等价交换背后的相等不是一个齿轮和一块蛋糕相等。幼稚园的小孩都能区别这两件东西完全不同,所以除了其背后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外没有丝毫相等的地方。这个相等的劳动时间物化表现为货币,或者当物物交换和易货贸易时,表现为一定的交换比例,这个比例恰恰就是根据劳动时间来定,除此以外,你提不出任何一种决定这种等价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3:40:35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3:22
我并没有针对这句话“生产者必然是消费者,消费者不必定是生产者”,只不过这和“消费者在购买时并没有衡量生产者的劳动时间”没什么关系。购买时,消费者考虑的是价格,而不是所谓的劳动时间;而从1楼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劳动时间并不能决定价格。
是啊,你前面自己对我的反驳和否认,到这里开始不承认了?那么这句话这个表述来自你的帐号被人盗用?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3:22
在你的“鸡蛋与石头”这个例子中,双方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是共同存在的。麻烦你不要在讨论这个例子的时候悄悄转移到讨论社会上去。
即便是仅仅两个人的交换,那么生产者就更同时必定是消费者了。哪怕不进行交换,那么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单一劳动也只能证明生产者必定是消费者这个命题。
而你还害怕“讨论社会”,这就更有趣了,经济学不是作为社会的经济学,那么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当这个世界上只有亚当一个人自娱自乐的时候,表现为你的意义上的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3:57:05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7 12:45
因为你害怕这种模拟实例的研究,这种演习将使得你对劳动价值论的反驳彻底崩溃。

首先,你否定劳动价值 ...
呵呵呵,根本不是害怕,可这种口水仗,有什么意义呢?你说“1:10”是公平,我说“10:1”是公平的,——可大家全都是空对空,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实际例子来实证证明真实的比例。这样下去,除了落到马克思主义最常用的道德骂仗上,还能有什么裨益呢?
你否定劳动价值论,自己却没有办法说明需求如何导致物质财富的产出。
“需求导致物质财富的产出”这是你说的“需求决定论”,这不是我的观点,我为什么要说明?
你把需求作为价格变动的原因,却没有办法指出这种需求导致的价格究竟如何量化
我说的是“供需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原因”,请不要擅改我的发言。
把自身对物品的评价当作价格的构成,一旦需要进行实现这种价格的交换时,你竭力避免用你自己的产出进行交换。因为这当中的交换比例的决定必然导致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劳动价值论。
温馨提示:“自身对物品的评价”是心理作用,并不能成为“价格的构成”。我从来没有避免“用自己的产出进行交换”,甚至我还用你的“石头和鸡蛋”的例子告诉你,你错在哪里。只不过我觉得你居然能把这种凭空想象、毫无实证的例子当成是对劳动价值论的铁证支持,觉得你很搞笑。
你否定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但却没有能力避免用劳动时间来衡量产出的价值
你的理解能力让我无语。1楼的例子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你:劳动时间无法衡量产出的价值。我那个时候写的话,居然你一直都看不懂?!
你竭力回避作为需求方,实现需求满足的支付手段的来源问题
我从来都没回避,但我说得很清楚:消费者自己的收入来源和他在考虑购买时的决策是两回事。他要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通常情况下),也要用收入去换取自己想要的商品,但他没必要也不可能去考虑被交换商品的劳动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4:02:36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3:57
我说的是“供需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原因” ...
什么决定供求变动?或者,什么是供求变动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4:05:02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3:57
你的理解能力让我无语。1楼的例子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你:劳动时间无法衡量产出的价值。我那个时候写的话,居然你一直都看不懂?!
我在前面的反驳已经指出,你每一个否定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地方,都恰恰是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而你一直回避:
什么决定你的支付手段?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3:57
我从来都没回避,但我说得很清楚:消费者自己的收入来源和他在考虑购买时的决策是两回事。
呵呵,你考虑购买时所作的决策和你的收入来源不相关。
所以你的消费者只局限于权力作为支付手段和收入来源的那群人。
如果你否认这一点,那么请问你的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候如果不是靠收入,那么是靠什么?
如果是靠收入,那么除了靠劳动以外,还靠什么?——假如你否认是依靠权力。
如果既不是靠权力,也不是靠收入,那么你考虑购买时做的是什么样的决策?仅仅是凭主观需求和感觉喜欢就就可以要求别人把自己劳动所得的东西给你?——于是连交换都没有了,纯粹就是一种索取和命令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4:12:09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7 13:32
首先,你所吃的,所穿的,所用的,甚至你住的房子,哪怕是再简陋的茅草屋,都必定是劳动的产物。
你无法 ...
哪怕是再简陋的茅草屋,都必定是劳动的产物。
你无法证伪劳动价值论是因为你无法否认你不是上帝,所以必须有生活的物质保障。
你无法证实是因为你害怕劳动价值论,害怕把劳动作为价值的唯一来源,而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人害怕承认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来源,那种人就是不劳而获者。
哈哈哈,我从来不否认“劳动是价值的来源”,我只反对“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我也不害怕价值论,它的无法证伪说明了它不是科学,既然不是科学,又有什么可害怕的?所谓的“不劳而获”这种道德论掺杂在经济学里面,除了把马克思的这一套搞成个四不像,没有什么别的作用。
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和消费者购买产品时考虑通过货币所代表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其价值恰恰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述而已
这就是你循环论证的地方:因为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又决定价格,所以消费者考虑的价格其实就是劳动时间,所以商品的价值其实就是劳动时间的代表。——这种循环反复有意义吗?
很遗憾,1楼的例子很清晰地告诉你:你的循环链条断裂了:劳动时间无法决定价值。
交换必然是等价交换
我问得很清楚:到底是什么的等价?等价值还是等价格,还是等劳动时间?不同的消费者的“价”等吗?别忘了,不同消费者(作为生产者的时候)的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4:18:19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7 13:40
是啊,你前面自己对我的反驳和否认,到这里开始不承认了?

那么这句话这个表述来自你的帐号被人盗用? ...
奇怪,我讨论你“石头和鸡蛋”的例子,这个例子里,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的,不存在“消费者不一定是生产者”的情况,何来“不承认”?
你忽而讲例子,忽而讲社会,反而来说我“不承认”?
我从来不怕“讨论社会”,劳动价值论发展至今,没有一篇实证论文支持劳动价值论,我有什么好怕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4:20:07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4:12
我从来不否认“劳动是价值的来源”,我只反对“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我也不害怕价值论,它的无法证伪说明了它不是科学,既然不是科学,又有什么可害怕的?
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和劳动是价值的来源属于等价命题。劳动价值论恰恰证伪了其它一切的价值理论或者价格理论,所以是一门科学。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4:12
这就是你循环论证的地方:因为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又决定价格,所以消费者考虑的价格其实就是劳动时间,所以商品的价值其实就是劳动时间的代表。——这种循环反复有意义吗?.
商品价值就是劳动时间的代表的另一个表述就是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所以不存在循环论证,因为这里没有其它概念引入。看不懂逻辑范式吗?
劳动时间(L)决定商品价值(P),所以(P)代表(L)。
L=>P,所以 P <= L。
自己思维混乱了,还死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4:21:52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7 14:05
我在前面的反驳已经指出,你每一个否定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地方,都恰恰是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而你一直回 ...
而你一直回避:
什么决定你的支付手段?
正面回复你:我的支付手段是经济收入。但我的经济收入不见得跟我的劳动时间付出挂钩(大白话的真理啊!)。
你考虑购买时所作的决策和你的收入来源不相关。
你又在偷换概念。经济收入和购买决策是两回事 不等于 经济收入和购买决策不相关
你吃饭和你大便是两回事,不等于你吃饭和你大便不相关。——明白了吗?
你故意曲解别人的话,然后攻击这种被曲解的话,当成是对我的攻击,有什么意义?徒增笑柄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4:22:30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7 14:02
什么决定供求变动?或者,什么是供求变动的原因?
请参考现代经济学。我不想再歪楼。
顺便说一下,肯定不是劳动决定供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4:24:28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4:12
我问得很清楚:到底是什么的等价?等价值还是等价格,还是等劳动时间?不同的消费者的“价”等吗?别忘了,不同消费者(作为生产者的时候)的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哦!
等价交换指交换时候两种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必然相等。这时候价格就是价值。
由于价值产出后不是全部归劳动者所有,于是价格可以背离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4:27:46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7 14:20
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和劳动是价值的来源属于等价命题。劳动价值论恰恰证伪了其它一切的价值理论或者价 ...
哈哈哈!“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和劳动是价值的来源属于等价命题”??
“母亲是孩子的唯一来源”和“母亲是孩子的来源”是等价命题?
你的逻辑学啊?!
你是高级黑吧?哈哈哈哈!
你太逗了!
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4:27:57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7 14:22
请参考现代经济学。我不想再歪楼。
顺便说一下,肯定不是劳动决定供求。
你自己连现代经济学MP1/MP2=P1/P2都不能解释,还来跟我谈现代经济学?
然后靠幼稚园小孩一样的争辩:肯定不是你偷的,于是证明你没偷东西?
你的语言贫乏到这种地步:
肯定不是劳动决定供求,但供求决定于什么呢?你给不出论证,而你给出的所谓现代经济学也给不出论证。
你要回避的就是供求恰恰最终决定于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