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873 0
2007-07-29

中国经济增长的诟病

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即将创造亚洲的另一个神话,在世人都惊呼这样的增长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时,我们却不能隐藏中国经济增长的诟病。

首先,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瘸腿增长”,健康的增长应该是建立在繁荣的消费和景气的投资基础上的。纵观我国十几年的经济增长,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以后便进入了高速的增长,投资就成为了这种增长的引擎。投资固然可以带动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然而投资的作用是有限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13亿人才应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如果仅仅依靠外资,那么就可能从踏日本的覆辙。必然,投资大部分来自于国外,用国外有钱人的钱干我们想干得活,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其投资都孤注一掷的抛向固定资产,重要的是靠外资繁荣起来的经济最终必然会被外资拖垮,毕竟外资不会对我国的经济负责,任何投资都有投机的嫌疑。

其次,中国高速增长的背后有大量的“寻租”行为,而“寻租”和腐败是相符相承的。这就像一个成长的青年人,看似朝气蓬勃而内脏却有问题,终有一天支撑不下去的。当普京大力整治腐败之时,中国治理腐败的力度似乎总是处在平稳的过渡阶段。虽然中央政府不停的把反腐看作安国兴邦的重要途径,但是力度却时时不见。“寻租”行为是市场经济不健全,是经济活动无效率,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的表现,而其透漏的问题正是阻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槛”,中国怎样越过这样的“槛”看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再此,中国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几乎可以“不择手段”。最近报纸不停的曝光地方政府为了维持既定的GDP增长,用土地来吸引投资,用土地抬升房价,孰不知如此的行为不但不为民生考虑而且是用长远健康的经济增长来弥补今天的过失。地方政要们不是缺乏战略眼光的话那么就一定是不具备一点经济学的常识了。土地是稀缺的资源,你今天卖光了明天就没有了,四五十年的发展你不要,四五十年后就一定能够会后悔。地方政府不习惯考虑当地的消费水平,孤注一掷的进行投资,有供给没有需求将会导致本地经济的崩溃,他们应该知道当地的生活消费水平不是靠他们的钱包来衡量的。试想,像呼和浩特这样的城市自以为天高皇帝远,用人民的土地服务于自己的政绩,是多么的可笑、可悲,民生似乎成为了他们仕途的屏障。似乎在这里应该继续的呼吁,地方政要们体恤民情吧!

最后,面对强大的国际挑战,中国企业似乎匮乏团结的概念。通过收购邯钢的例子我们就可以发现,在拥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似乎总觉得走当年蒋家的路会更好:攘外必先安内。孰不知,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残酷。正是因为这种团结概念的匮乏,中国企业在面对铁价格上升的谈判中看似强大,但是却疲乏无力。规模经济的概念似乎不存在于中国企业之中,似乎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规模经济。中国零碎的小企业总有自己的辉煌理想却不见有什么高瞻远瞩。当然,这里并不是排斥小企业的发展,然而在兼并似乎成为一种时尚的时代,我们的小企业为什么不想通过走创新之路发家致富呢?和别人抢一碗饭自己要先学会使用筷子,否则还是另谋出路吧!

中国的经济增长固然可贵,里面的问题我们都很清楚,迷糊的也只有老外他们自己了。看似无序的状态却带来了有序的高速增长,我们也会质问,中国以后的出路在哪里?地基不踏实可以盖多层楼,但是想盖超高层建筑还是要修复地基的,看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又创造了一种古怪的新模式,恐怕金正日要空手而归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