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自动均衡者完全否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则直面大萧条,主张ZF负债制造利润空间,却导致了滞涨和主权债务危机;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否认资本的贡献,并进行计划经济的实验,其中包括取消货币的尝试,结果不言而喻,原因在于其混淆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以货币利润为核心的商品经济之间的巨大差别;新宏观主义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以利润为驱动的商品经济存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结构性失衡,经济周期的本质是货币利润和储蓄形成的货币沉淀而形成的货币性约束,而不是什么效用、技术、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原因。
新宏观主义的经济危机解决方案——储备需求及特点:
一、央行购买公共工程、生态林、重大专利、艺术品、勘探成果等公共品,并使高速路、铁路、艺术品、专利、勘探成果、清新空气等为社会全体成员免费使用;与当前增加ZF不可偿还的债务不同,储备需求将宏观经济增长义务从ZF转移到央行,其公共品为社会成员无偿使用。
二、央行购买公共品的行为刺激并拉动民间过剩资本对准公共品的购买,一方面释放出货币,持有实物资产,另一方面促进了公共品的产出。
三、国家设立准公共品交易市场,并加强监管,准公共品种类多样,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央行对准公共品的遴选数量和时机由人大任命的委员会决定。
四、民间资本的投入使准公共品的产出人获得了收入,增加了消费需求,从而扭转了消费不足。
五、准公共品并非为资本者个人独享,而是增进了当代社会福利,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六、商业银行成立储备基金,在经济衰退时买入,在通胀时卖出,以扭转宏观走势,并获得收益。
七、过剩资本的买入表面上会推高消费价格,但过剩资本的充分利用并释放,使它不再是热钱,也不再随时迸发的悬河,且增加了就业从而增加了供给,永久性地消除了滞涨风险。反之,如放任衰退,将导致的生产剧减而货币存量却并没有消失,结果必然是恶性通胀。
八、货币逐步减少了财富储备职能,而增强了流通职能,并由此彻底改变了债务拉动经济的模式,消除了各式各样的债务危机。
九、储备需求给与了货币真正的锚,实现了其币值的稳定,并减少了经济波动。
十、当前的资本市场由于其利润来源还是受制于消费不足,因此没有出路;储备需求可以避免因外汇占款购买美债贬值;大量空置房、对过剩消费品的消极处置;利用率极低的私人收藏品等造成巨大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