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氏族内部社会的特征
咱们首先看看氏族与氏族之间的联姻:
甲氏族的女子长大后进入乙氏族,乙氏族的女子长大后进入甲氏族——这就是联姻。
比如:从乙氏族进入甲氏族5名女子。
请问:她们进入后是这里成年男子共同的情爱对象,还是一对一的婚配?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从这些群婚的历史资料分析,进入的5名女子是成年男子共有的情爱对象,而不是一对一的婚配。
如果说这5名女子是成年男子共同的情爱对象,那么成年男子也是这5名女子共同的情爱对象,那么孩子出生后就是氏族人们共同的后代。
“男人为女人共同的对象,女人为男人共同的对象,孩子是大人们共同的孩子,父母是孩子们共同的父母”——这就是共有的人际关系。
因此说,氏族公社不仅财产共同 生活共同,而且情爱对象 人际关系都是共同的。
二 什么是共有社会?什么是私有社会?
原始氏族内部:情爱对象共同,人际关系共同,生活共同,财产共同;
我们今天社会:情爱对象分开,人际关系分开,生活分开,财产分开。
情爱对象共同,是不是也叫情爱对象共有;情爱对象分开后,分开的对象是不是也叫私有的情爱对象?
人际关系共同,是不是也叫人际关系共有;分开的人际关系是否就是私有的人际关系?
共同生活,是不是也叫共有生活;分开的生活是不是他们的私有生活。
财产共同,是不是也叫财产共有;分开的财产是不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五千年前,纯粹是情爱对象共有的社会,纯粹是氏族形态的社会。两千年后,纯粹是情爱分开的社会,纯粹是私有社会。在这新老社会交替时期,即两千年前至五千年后就是两种社会同时存在的时期,把两种社会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古人把第一种社会叫共有社会、“大同”社会或共产社会符合这个社会实际特征;把第二种社会叫私有社会,完全是根据今天社会的特征而命名的社会。
情爱对象共有 人际关系共有 生活共有 财产共有,共有社会就是根据这一系列共有特征而命名的社会。
情爱对象私有 人际关系私有 生活私有 财产私有,私有社会就是根据这一系列私有特征而命名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