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695 2
2012-12-1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合肥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金融业的大力支持。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45.7亿元,同比增长19.7%,占GDP5.2%;金融税收43.97亿元,金融业对财政的贡献度为8.4%,金融业已成为我市支柱性产业。  金融业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区划调整后,金融业为“大合肥”建设源源不断输送动力的同时,自身也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合肥将成为产业和资本重要的承接地。合肥经济运行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正处在上升期,我们正是看好合肥的经济发展前景,所以前来安营扎寨。”落户合肥一年的外地城商行——杭州银行合肥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肥更是全国知名的科教城,这里的科技型企业‘含金量’高,更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截至10月末,该行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近90亿元,其中投向实体经济占比99.04%。
  截至11月份,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增加投放各项贷款783.7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与此同时,良好的金融环境,也为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提供了有力保障。1~11月份,实现直接融资204.05亿元,占全省26.73%,其中我市债券市场融资上升显著,全市债券融资累计196亿元,同比增长37.71%,占全省26.93%。
  多元化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引擎驱动,金融巨头“鱼贯而入”,纷纷抢滩合肥。截至11月末,全市共有银行3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聚集的同时,证券、保险、融资性担保、风险投资等各类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也竞相抢滩登陆合肥。
  目前包括中、农、工、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等在内的14家大型金融机构,都把在南方区域的电子银行和后台中心业务转移到合肥,入驻合肥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如此规模和集中度,国内独一无二,密度也是全国最高的。其中,平安集团的平安数据科技合肥后援中心已运营。随着各家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迁移建成,预计“十二五”末,可提供就业岗位8万~10万个。
  目前,合肥市已初步形成以银行为主体,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国家“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区域性分支机构先后在肥设立,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区域管理总部大都落户我市,将我市作为其拓展区域业务的主要基地。大多数驻肥银行的信贷业务辐射全省各个城市,有的延伸至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各类金融组织竞相发展,增强了合肥金融的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16 16:50:12
合肥发展很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16 16:58:00
各地都在争建金融中心,两任总书记,一任委员长,还有一任储总理的老家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