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时,如果公众的名义收入不变,实际收入就要降低,从而公众方面的实际消费与实际投资可能减少(如果公众还只关注名义消费与名义投资,并且不愿意随着通货膨胀做出改变),这样从全社会讲,公众方面相当于被动地进行了某种储蓄。
这里的“储蓄”是国民经济核算意义上的,并且指公众方面。
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通货膨胀的这种“强制储蓄效应”(如果政府发动通货膨胀且存在这种效应)相当于政府的挤出效应,政府的消费与投资替代(挤掉)了公众的消费与投资。或者说,公众降低消费及投资引起的储蓄,被政府用于消费及投资了。
说到底,所谓“强制储蓄”,很可能是政府通过通货膨胀获得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