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3-1-7 17:28: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7 17:32:45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7 16:55
你对经济学的无知使得你的帖子大多不值得作答。
你对饮料市场的无知简直让人好笑,去做过饮料公司的市场 ...
你之前已经炫耀过了,那又如何?还不是照样闹出“平均价格就是价值”这种玩笑来。
同种饮料,小卖店价格高过大卖场,这是常识。你枉称多少多少跨行经验,不懂还是不懂。
大多数经济学教材之所以不提到马克思是因为马克思的理论已经被作为公认的科学原理。
所有的现代经济学教材都是把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同等看待,作为经济产出的两大要素。这就是从根本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否定。当然,确实也有提到马克思主义的时候:【经济学教授们在课堂上就喜欢提出“劳力价值定律”,来博取学生们的哄堂大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7 19:41:19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7 16:55
你对经济学的无知使得你的帖子大多不值得作答。
你对饮料市场的无知简直让人好笑,去做过饮料公司的市场 ...
呵呵,阁下对经济学看来是不算无知,难怪会得出要靠字数或者发行量来衡量学术价值的结论,嗯,瞧这经济学学的,确实够堆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0 11:52:19
贝克汉姆1 发表于 2013-1-7 17:28
维克塞尔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为了自圆其说于是搞出来一个所谓“自然利率”的概念。
说了半天这个自然 ...
自然利率的决定已经在前面的回帖中说过了,就是企业的平均利润率。
假如你认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是没有办法算的,那么恰如所谓的均衡价格也是没有办法计算一样。当然这里我们说计算是指实际数字的计算而不是拟定的理论数字的计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0 12:46:16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7 17:32
你之前已经炫耀过了,那又如何?还不是照样闹出“平均价格就是价值”这种玩笑来。
同种饮料,小卖店价格 ...
部分小卖店的同种饮料售价高过部分超市不是因为所谓的效用决定价格,恰恰是因为劳动价值决定其售价,而且越是单一劳动,越是单一商品,劳动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的规律就越是明显地显示出来。
单位劳动推动生产资料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大规模商超所动用的劳动力虽然比个体经营的小店多,但其所推动的商品量的增加幅度远远超过个体小店。
IMG0331A.jpg
哪怕是用别人的电脑,随便在《资本论》上找到对应的论证都是很轻松的事情。
所有的现代经济学教材都是把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同等看待,作为经济产出的两大要素。这就是从根本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否定。
笑死咯,自以为是一种否定的,都是没有认真读马克思原著的,或者是读了也没有读懂的。
IMG0333A.jpg
麻烦都去看过原著然后上来喷也不迟啊。马克思从来都是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都看作构成价值的一部分来讨论的,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作为过去劳动的结果,都只能转移其价值进入新的产品和结果中,而只有劳动导致剩余价值。
为什么说交换不创造价值?
因为交换只能是现有、现存的获取物交换所有主或者交换位置,本身不存在价值增量的变动。
在微观版块里,有没看懂我刨坑而上来试水的,不超过两页就明白上当了,还上来回就只会显得自己愚蠢了,聪明的都看懂了。
人类生产有发展和新财富的创造是庸俗经济学竭力回避的话题。但是我们老一辈政治经济学泰斗们致力于搜寻庸俗经济学中在这方面有论述的哪怕蛛丝马迹。胡寄窗老先生终于帮我们在不怎么知名的西方作者那里找到了,为我们翻译如下:
IMG0334A.jpg
呵呵,多漂亮,热情创造利润。我们国家的财富估计就是靠演唱会现场那种High给嗨出来的!
胡老的批判就不引述了……
=========

以下,不是拿权威来压场子。
去年这个时候,郎提到马克思在西方的理论地位:只要谈到资本理论,从来都是从《资本论》开始的。
以上引用该视频,不代表本人完全同意他的每一句话,但这个人在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上远远超过我们这里靠留学镀金的纨绔子弟。
其所提到的萨缪尔逊的论文和辩论在西方主流学界人所共知。我们这里除了那些内容相同的书滥竽充数搞得好像很主流以外,多少人真正看懂西方资本主义的演进(凡勃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0 13:23:35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10 12:46
部分小卖店的同种饮料售价高过部分超市不是因为所谓的效用决定价格,恰恰是因为劳动价值决定其售价,而且 ...
单位劳动推动生产资料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大规模商超所动用的劳动力虽然比个体经营的小店多,但其所推动的商品量的增加幅度远远超过个体小店。
==============
呵,我早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不过这么说的结果是推翻了你自己先前的例子:你的所谓的“平均价格就是价值”这个论调就破产了。
——大卖场的价格低于平均价格(价值),小卖店的价格高于平均价格(价值),而且这个现象是长期存在的。这显然违反了马克思的“等价交换”的价格规律。

所以,你要么承认:马克思的等价交换的价格规律是错的;要么只能承认:你之前的“平均价格=价值”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0 13:47:50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10 12:46
部分小卖店的同种饮料售价高过部分超市不是因为所谓的效用决定价格,恰恰是因为劳动价值决定其售价,而且 ...
麻烦都去看过原著然后上来喷也不迟啊。马克思从来都是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都看作构成价值的一部分来讨论的,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作为过去劳动的结果,都只能转移其价值进入新的产品和结果中,而只有劳动导致剩余价值。
麻烦去看看现代经济学再上来喷也不迟啊。你明知道马克思只懂得: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就是说,所谓的产出价值是“活劳动”的一元函数。而现代经济学里,活劳动和资本都是元素投入,产出价值是这两者的二元函数。
这种咬文嚼字有什么意思呢?死劳动不创造价值,那自动化工厂在折旧摊完之后生产出来的产品怎么算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0 13:59:15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10 12:46
部分小卖店的同种饮料售价高过部分超市不是因为所谓的效用决定价格,恰恰是因为劳动价值决定其售价,而且 ...
去年这个时候,郎提到马克思在西方的理论地位:只要谈到资本理论,从来都是从《资本论》开始的。
以上引用该视频,不代表本人完全同意他的每一句话,但这个人在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上远远超过我们这里靠留学镀金的纨绔子弟。
郎咸平的很多表演都是靠哗众取宠、迎合上意来达到他赚钱目的的,你用一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走穴专家来证明“只要谈到资本理论,从来都是从《资本论》开始的”,太搞笑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0 14:06:54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10 12:46
部分小卖店的同种饮料售价高过部分超市不是因为所谓的效用决定价格,恰恰是因为劳动价值决定其售价,而且 ...
在微观版块里,有没看懂我刨坑而上来试水的,不超过两页就明白上当了,还上来回就只会显得自己愚蠢了,聪明的都看懂了。
你那个例子不难懂,只不过是要考虑一下各种竞争-垄断的情形而已,其实还是现代经济学价格理论的延伸。没什么好惊奇的。你自己不懂价格理论,还以为是自己得计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 16:57:06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0 14:06
你那个例子不难懂,只不过是要考虑一下各种竞争-垄断的情形而已,其实还是现代经济学价格理论的延伸。没 ...
我没有得计呀,可以去那个帖子下面回复利润是如何产生的。
我没有挖坑给你,你要去跳,那是你的事情了。我连链接地址都不麻烦你自己去搜而顺带给出了。方便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 17:17:38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0 14:06
你那个例子不难懂,只不过是要考虑一下各种竞争-垄断的情形而已,其实还是现代经济学价格理论的延伸。没 ...
我的天,我不懂价格理论,所以在不同的帖子问了你好几遍MP1/MP2=P1/P2是什么意思,你都在当时完全拒绝回答。不知道你是不懂呢还是装没看见。
麻烦去看看现代经济学再上来喷也不迟啊。你明知道马克思只懂得: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就是说,所谓的产出价值是“活劳动”的一元函数。而现代经济学里,活劳动和资本都是元素投入,产出价值是这两者的二元函数。
这种咬文嚼字有什么意思呢?死劳动不创造价值,那自动化工厂在折旧摊完之后生产出来的产品怎么算呢?
固定资产折旧分摊完毕应该报废,现在由于固定资产的技术品质提高,所以往往是折旧分摊完毕还可以使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劳动的维护,这种已经折旧完毕的机器将不堪使用。而且也往往是累进折旧,所以前期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较少,这种较少的转移实际上从劳动力薪资的熟练度中都做了扣除。因为没有收到雇佣的劳动会在一开始就被支付较高的工资,而是以后逐年递增,这个逐年递增不随着资本主义中企业使用劳动的熟练度而成比例,所以一开始的低工资恰恰抵消了一开始固定资产的高折旧。
如果固定资产和劳动力的投入在时间上是匹配的,那么折旧完毕的机器设备所创造的产品恰恰是劳动力投入的结果。
另外,劳动力对机器的技术使用更加倾向于延长设备的寿命恰恰说明了折旧完毕后机器超出的寿命是劳动力价值附加到设备上的一个额度。
呵,我早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不过这么说的结果是推翻了你自己先前的例子:你的所谓的“平均价格就是价值”这个论调就破产了。
——大卖场的价格低于平均价格(价值),小卖店的价格高于平均价格(价值),而且这个现象是长期存在的。这显然违反了马克思的“等价交换”的价格规律。
当发生在大卖场的成交价格低于小卖店的成交价格时,我们说个别价值从价格上通过成交(或交换成功)被实现。
社会价值的出清是指全社会有足够的代表劳动的支付手段能支付不同的成交价格。等价交换只有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出清上才具备意义。
一个人强行塞给小卖店店主两千盎司金币购买一瓶335毫升的可口可乐也可以在你那里成为等价交换,而且用小店主的眼光来看同样是很公平的,因为双方都是自愿的。与此同时,一个斤斤计较的老太太在大卖场购买同样的可乐给他的孙子,只花费3元钱。只有用个别商人的眼光才看到其中小卖店店主的获利,在政治经济学上,我们看到的是前者——进而是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劳动支付上的净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11:14:03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11 16:57
我没有得计呀,可以去那个帖子下面回复利润是如何产生的。
我没有挖坑给你,你要去跳,那是你的事情了。 ...
懒得去教你读书了,你要读不懂只能问问你的语文老师了
顺便说一下,用一个连“劳动”是什么都没解释清楚的理论去理解企业的利润,这种做法有点搞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13:09:34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11 17:17
我的天,我不懂价格理论,所以在不同的帖子问了你好几遍MP1/MP2=P1/P2是什么意思,你都在当时完全拒绝 ...
1、关于价格理论,请参考162楼。你也回避了我很多提问,只不过我懒得去收集而已。

2、固定资产折旧本身就是主观判定的过程。一般的固定资产都是以10年为期折旧,请问所有的固定资产都是设计寿命10年么?而在10年这个节点(或任意的折旧摊销完毕的时间节点)前后,固定资产会瞬间从“可以使用”变成“不堪使用”吗?
顺便告诉你,折旧方法有很多,有的是加速折旧,有的是平均折旧,你的举例是以偏概全。我建议你去参考会计学教科书。

3、社会价值的出清是指全社会有足够的代表劳动的支付手段能支付不同的成交价格。等价交换只有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出清上才具备意义。——你果然是用“全社会的平均数”来打马虎眼。我说的等价交换是按照马克思的定义。所以,现在出现了非偶然非随机的、结构化的“大卖场价格一定低于价值,而小卖店价格一定高于价值”这样的实际情况,你就不知道怎么解释你跟马克思的矛盾了——事实上,你们俩必有一错。

一个人强行塞给小卖店店主两千盎司金币购买一瓶335毫升的可口可乐——呵呵呵,按照马克思的方法论,我从来不关注这种违反了“价格接近于价值的三个条件”的偶发交易的情况。你自以为在维护马克思,其实你的举例和论证处处都在违反马克思的方法论。真是令人费解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17:45:00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4 13:09
1、关于价格理论,请参考162楼。你也回避了我很多提问,只不过我懒得去收集而已。
你非常非常象布劳格,当他进行指责的时候,总是完全歪曲对方的原话,而且一旦对方的言辞用的是语法结构极为简单的语句而他又不喜欢的时候,就干脆不引述原文,而直接把自己要反对的东西理所当然地当作对方的意思来加以批评。
我回避了你哪些问题,你干脆就懒得去搜集了,连回忆起来的可能都没有……
真是方便极了。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4 13:09
2、固定资产折旧本身就是主观判定的过程。一般的固定资产都是以10年为期折旧,请问所有的固定资产都是设计寿命10年么?而在10年这个节点(或任意的折旧摊销完毕的时间节点)前后,固定资产会瞬间从“可以使用”变成“不堪使用”吗?
顺便告诉你,折旧方法有很多,有的是加速折旧,有的是平均折旧,你的举例是以偏概全。我建议你去参考会计学教科书。
固定资产的一般折旧期限为10年或者15年或者20年和折旧的方法是倍速折旧还是平均折旧有关系,而和问题的本质没有关系。
一台按照操作规程应该分三次升温,但劳动量增加30%的机器,仅仅进行一次升温设定,可以令机器的寿命减少一半。但是这个一半实质上是和机器所依赖的自然原理有关从而和设计寿命有关而和折旧寿命无关。
在折旧寿命等于机器设计寿命时,机器或者任何固定资产的寿命延长都归于劳动的价值转移而不是什么会计师念了什么魔咒令一台机器可以延长其使用上的寿命。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4 13:09
——你果然是用“全社会的平均数”来打马虎眼。我说的等价交换是按照马克思的定义。所以,现在出现了非偶然非随机的、结构化的“大卖场价格一定低于价值,而小卖店价格一定高于价值”这样的实际情况,你就不知道怎么解释你跟马克思的矛盾了——事实上,你们俩必有一错。
莫名其妙地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的交换简单归于平均数的话,也可以,假如你能在微积分上的中值定理的意义上进行理解的话。如果说我有错,那么微积分中中值定理是错的。你以后发明一个你的关于微积分在平均数上的公式出来吧。
我为什么前面叫你说说圆柱体的计算用了多少维度的微分计算呢?你回避了,所以你暴露出你完全缺乏在复杂和简单计算中自由进退的能力。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4 13:09
你自以为在维护马克思,其实你的举例和论证处处都在违反马克思的方法论。真是令人费解啊。
你就是说不出马克思的意见和我的意见在什么地方相左,只能一遍又一遍重复这种关于“违反”的说法。黔驴技穷的成语还记得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17:55:01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4 11:14
懒得去教你读书了,你要读不懂只能问问你的语文老师了
顺便说一下,用一个连“劳动”是什么都没解释清楚 ...
我不太象你一样靠这种简单的问题分开发帖来赚取论坛积分,所以你总是以为我好像回避了你什么问题,使得我不得不分开回帖这种愚蠢而简单的问题。

劳动就是人作为类的存在物,为达成自己的目的,根据自己的能力所及把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施加到对象上去的过程。

如果马克思的定义和我的定义有相左,请给出相关著作的章节和文字。
如果其它作家和我的定义有相左,欢迎贡献。
如果有人定义和本人雷同,请勿争辩原创权,我乐得把这个不完善的定义的原创权让渡给对方并承认我是看了对方的文字后拷贝了一次。
如果你不同意这个定义,请你给出相关定义,否则不要来讨论经济学,因为你连关于劳动的哪怕是不完善的定义都没有,就来讨论经济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18:25:10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14 17:55
我不太象你一样靠这种简单的问题分开发帖来赚取论坛积分,所以你总是以为我好像回避了你什么问题,使得我 ...
1、我分开发帖是为了大家阅读方便,如果我要赚论坛分,大可以靠灌水或者找些资料上传赚分。

2、劳动就是人作为类的存在物,为达成自己的目的,根据自己的能力所及把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施加到对象上去的过程。——这个定义看似清晰,其实一点用都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来没有给出过任何两种劳动之间的比价关系,就是我在另一篇帖子里提到的如何区别所谓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问题。

3、我说的没有清晰的定义,含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把自己对劳动的定义用在自己的逻辑框架里。也就是我刚才说的:马克思经济学哪怕有对劳动的定义(单纯一个定义当然可以写得很漂亮很完美),但它的逻辑框架也无法应用这个定义,所以在它的逻辑推演里,必然会模糊化前面的定义。

4、并不需要我给出什么劳动的定义,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有“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也就是说: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义务解释什么是劳动,而且还要把这个定义与自己的逻辑框架配合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18:41:02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14 17:45
你非常非常象布劳格,当他进行指责的时候,总是完全歪曲对方的原话,而且一旦对方的言辞用的是语法结构极 ...
而直接把自己要反对的东西理所当然地当作对方的意思来加以批评。
这位大侠,这个工作是你自己在做的。您可真好意思啊!我前面的5楼、104楼、116楼屡次揭穿你给我栽赃和乱扣的帽子。你不是说我“回忆起来的可能都没有”吗?那我就把楼号找出来给你瞅瞅。
固定资产的一般折旧期限为10年或者15年或者20年和折旧的方法是倍速折旧还是平均折旧有关系,而和问题的本质没有关系。
呵呵,你是因为找不到词儿了才这么说的么?你的观点是固定资产折旧分摊完毕应该报废,而我告诉你: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客观标准(当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劳动价值论并不是一个客观的理论),所以,理论上说折旧完毕应该报废,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譬如一个太阳能电池板,过了报废年限,但是还在生产电力,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工劳动附加了,难道它创造的电力所对应的价值是凭空产生的吗?——这就是问题的本质。
莫名其妙地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的交换简单归于平均数的话,也可以,
算价格平均,然后说平均价格=价值,这是你的做法,怎么连你自己都认为你自己的搞法“莫名其妙”了?估计你挂不住,所以用一个微积分上的中值定理给自己打掩护。呵呵,你真可爱,无法回避你跟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就扯一个微积分上的中值定理出来遮掩?你还好意思说我象布劳格?我看阁下才是真正的布劳格啊。
你就是说不出马克思的意见和我的意见在什么地方相左,只能一遍又一遍重复这种关于“违反”的说法。黔驴技穷的成语还记得吗?
——你理解不了中文么?
马克思的“价格接近价值的三个条件”说:1. 不同商品的交换,不再是纯粹偶然的或仅仅临时的现象,反对用偶发交易来探讨价值和价格的问题
而你呢?你举的例子,不外乎一个人强行塞给小卖店店主两千盎司金币购买一瓶335毫升的可口可乐这种纯粹偶然或临时的现象
马克思反对用偶然性来解释问题,你却偏偏用偶然性来解释问题。呵呵,你这不是在方法论上打倒马克思,又是什么呢?你自己看不懂中文,却说我说不出马克思的意见和我的意见在什么地方相左?你太可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6 19:43:02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4 18:41
这位大侠,这个工作是你自己在做的。您可真好意思啊!我前面的5楼、104楼、116楼屡次揭穿你给我栽赃和乱扣的帽子。你不是说我“回忆起来的可能都没有”吗?那我就把楼号找出来给你瞅瞅。
5楼问题:1、我本人从来不认为“商品按照任何价格都可以成交”,不知道这是楼主怎么得出的结论?
已经一再回复:104楼问题:如果你说我误解你,请问你是从我的哪句话得到我有这个结论的?“成交价格几乎总是要么表现为出售方的亏损,要么表现为购买方的上当
这句话把条件写在前面、结果写在后面就是:商品要按照价值交易,所以交换价格等于价值。这种“因为A所以A”的循环论证没有任何意义
以上这段引文我没有看错是你表述的。
请问如果交换价格不等于成交价格,什么是交换价格?如果交换价格是没有成交的价格,那么这种价格纯粹是非交换经济中私人价值所在。但是你否认价值的存在。所以你的交换价格一方面不是马克思原文意义上的成交价格,另一方面又必须是达成“交易”(你用了交换、交易但是没有用成交,借此含糊你自己在价格上的精确定义)的价格。
为此我固定你的价格是成交价格,但你予以否认。如果商品又不按照价格成交,又必须是交换价格,而且不是按照价值出售,那么就只能是要么表现为出售方的亏损,要么表现为购买方的上当。

116楼问题:
3) so far as selling is concerned,  for no natural or  artificial monopoly to enable either of the contracting sides to sell commodities above their value or to compel them to undersell. By accidental monopoly we mean a monopoly which a buyer or  seller acquires through an accidental state of supply and demand.
就出售而言,没有任何自然或人为的垄断可以让交易的任何一方在出售商品的时候高于价值,或者被强制低于价值。就偶然的垄断来说,意即买方或卖方仅仅因为偶然的的供求状况而造成的垄断。

你认字没困难吧?看清楚哦,马克思自己的条件里说得清清楚楚:售价不能高于价值,也不能低于价值。——这句话跟“售价等于价值”有什么差异吗?
我已经问过你,你懂不懂辩证逻辑?
实在不懂,不妨去理解价值的两重性。
我回复过你不止一次,如果你不懂辩证逻辑,不要读《资本论》,这个逻辑还没办法用真正的数学来表达。或者我说得武断些,恐怕数学永远没有能力表达辩证逻辑。数学的逻辑称为形式逻辑,但辩证逻辑的历史远远早于今天的高等数学。
M——……C……——M'这个形式不属于当前数学表达范畴。

我一再建议你做一个测试,你是真的回避了
如果我盯死你要求你回答如下这段文字在同一指向上有什么矛盾,而这个矛盾又如何不表现为矛盾,你恐怕绝对哑巴了。
“I am your father!”
“No, you are not, you are the guy who married my mother”
“What your father did is very brave, you should be proud of him”
如果你看不懂这个逻辑,你不要去指责《资本论》,因为你压根没看懂。都没看懂,指责啥呀?
另一个测试你也回避了:
圆柱体计算 设S表达为圆柱体圆截面的面积,H表达为圆柱体高。
那么圆柱体体积V就是V=S×H。
现在请问这个计算里面有多少维度的微积分运算。
如果你在这么简单的问题上都回避,你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库兹涅茨说美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家的。
如果你说你不回答我的这两个测试,你也能解释为什么库兹涅茨在驳斥俄林对劳动价值论的攻击时提出这个命题,那么请你在这里解释炫耀一下。这里提供了你这个平台,让你显示你有能力对《资本论》提出指责。

你的所谓回忆全部被我回答过,你只是熟视无睹而已。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4 18:41
呵呵,你是因为找不到词儿了才这么说的么?你的观点是固定资产折旧分摊完毕应该报废,而我告诉你: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客观标准(当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劳动价值论并不是一个客观的理论),所以,理论上说折旧完毕应该报废,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譬如一个太阳能电池板,过了报废年限,但是还在生产电力,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工劳动附加了,难道它创造的电力所对应的价值是凭空产生的吗?——这就是问题的本质。
太阳能电池板过了报废年限还能产出电力,恰恰说明这块电池板产生了“准租”。而这恰恰是为什么我在前面指出,维克塞尔提到劳动具有和地租类似的性质但没有详细展开论证的原因。太阳能电池板是劳动的产物,盖凡劳动的产物具有类似土地的性质,但和土地不同的是,劳动的产物不依赖所有权可以有某种“绝对地租”,当然这里的绝对地租不是地的租而是劳动产品超出其报废和设计寿命后还可能提供产出。所以这种产出完全归因于劳动而不是资本本身。更不归于资本靠所有权所导致的额外获利(既然你不承认价值,那么我们用额外利得或者获利来表达,所可能造成的换乱由你自己承担)。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4 18:41
算价格平均,然后说平均价格=价值,这是你的做法,怎么连你自己都认为你自己的搞法“莫名其妙”了?估计你挂不住,所以用一个微积分上的中值定理给自己打掩护。呵呵,你真可爱,无法回避你跟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就扯一个微积分上的中值定理出来遮掩?你还好意思说我象布劳格?我看阁下才是真正的布劳格啊。
什么掩护?边际地租决定于李嘉图的最贫瘠的土地,所以有了后来的边际理论。《资本论》中的数学理论需要我来掩护什么?如果你不懂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就干脆说你不懂。
平均价格和社会必要劳动中的积分概念不是直接关系。
平均的价格作为社会价值是有条件的。而且这个平均价格可以表现为三维立体的价格,换句话说,可以表现为二维积分形式。如果你不能理解二维积分形式是依赖平均数建立起来的,那么只能说你不懂高等数学啊。
我前面给你的圆柱体测试你不做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你的数学修养比较差。
如果我不说均值,说数学期望,你懂吗?如果你能理解数学期望,但不理解均值,那么我只能是很奇怪……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4 18:41
马克思的“价格接近价值的三个条件”说:1. 不同商品的交换,不再是纯粹偶然的或仅仅临时的现象,反对用偶发交易来探讨价值和价格的问题
而你呢?你举的例子,不外乎一个人强行塞给小卖店店主两千盎司金币购买一瓶335毫升的可口可乐这种纯粹偶然或临时的现象。
马克思反对用偶然性来解释问题,你却偏偏用偶然性来解释问题。呵呵,你这不是在方法论上打倒马克思,又是什么呢?你自己看不懂中文,却说我说不出马克思的意见和我的意见在什么地方相左?你太可爱了。
我的偶发例子恰恰是为了说明马克思的辩证逻辑:价值从作为私人的价值向成交价格转化。我前面已经说明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6 20:37:42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4 18:25
1、我分开发帖是为了大家阅读方便,如果我要赚论坛分,大可以靠灌水或者找些资料上传赚分。

2、劳动就是人作为类的存在物,为达成自己的目的,根据自己的能力所及把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施加到对象上去的过程。——这个定义看似清晰,其实一点用都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来没有给出过任何两种劳动之间的比价关系,就是我在另一篇帖子里提到的如何区别所谓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问题。
首先,劳动是同质的。所以劳动在复杂和简单上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不同。
一把斧头和一台数控机床是完全不同的对象。但是,在作为生产工具这个概念下,它们是完全相同的。所以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间在劳动这个概念下是完全相同的。
其次,不同劳动之间的比例取决于通过劳动达成目的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决定。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
劳动时间有不同的划分,但不同划分中的劳动时间在劳动时间这个概念下是同质的。
所以在劳动的划分上,有了很明确的比价关系。
你所指的比价恐怕是指马克思没有开列方程来进行不同劳动时间之间的换算表达而已。但这不是马克思的错误而是马克思的经济学不是一种终极经济学。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什么终极经济学。试图要求一种经济学成为一种终极经济学,从而不需要再发展了,那么那种所谓的终极经济学根本就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知识。


至于第1、条,作为你来论坛的目的,我不加评论。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4 18:25
3、我说的没有清晰的定义,含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把自己对劳动的定义用在自己的逻辑框架里。也就是我刚才说的:马克思经济学哪怕有对劳动的定义(单纯一个定义当然可以写得很漂亮很完美),但它的逻辑框架也无法应用这个定义,所以在它的逻辑推演里,必然会模糊化前面的定义。
你完全不能指出这个逻辑。
只能说你的评论非常非常空洞。
如果需要我指出的话,恐怕你不能理解这个对劳动的定义或者你对于这个定义的前半部分缺乏理解。
劳动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高级概念,没有相当的社会理论和实践历练是不可能从一个定义上进行理解的。这就好比说,如果你没有起码的高等数学概念,那么你只能从乘法算式的意义上理解圆柱体的计算。于是你觉得乘法为什么既可以计算二维几何对象又可以计算三维几何对象呢?所以,乘法一定是一种很模糊的算法。
如果我告诉你,乘法既是一种很模糊的算式又是一种很精确的算式,那么你更糊涂了:怎么可能既是很模糊又是很精确呢?因为在你看来,模糊和精确是矛盾的和不可并存的。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4 18:25
4、并不需要我给出什么劳动的定义,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有“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也就是说: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义务解释什么是劳动,而且还要把这个定义与自己的逻辑框架配合起来。
那么我就要问:你有没有看明白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两重性有几个维度呢?
如果你都没有看懂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两重性,那么你又凭什么指责马克思没有把劳动这个概念和自己的逻辑框架配合起来呢?
马克思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你没有看懂,就好比一个不懂交响乐的清朝太监指责交响乐团里那个敲钹的人是懒汉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7 10:57:52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16 20:37
首先,劳动是同质的。所以劳动在复杂和简单上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不同。
一把斧头和一台数控机床是完全 ...
首先,劳动是同质的。所以劳动在复杂和简单上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不同。
其次,不同劳动之间的比例取决于通过劳动达成目的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决定。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
呵呵,请问扫大街的劳动和外科手术的劳动是如何“同质”的?同的是什么“质”?仅仅是因为都是劳动吗?量的差异又如何衡量?靠大家工资的差异吗?假如外科大夫的收入是清洁工的10倍,是不是“同质”的意思就是:扫10天大街等于做1天手术救活1个人?
呵呵,这就是用诡辩思考来代替经济学思考的结果啊,说出来的 话全都是云山雾罩,看似正确,实际上一点用处都没有。就这样的经济学,就别去谈什么终极经济学了。

至于我来这个论坛的目的,我真好奇,你还能做何评论?看看你和我的论坛点数,大家很容易判断到底谁发的水贴更多。
只能说你的评论非常非常空洞。
如果需要我指出的话,恐怕你不能理解这个对劳动的定义或者你对于这个定义的前半部分缺乏理解。
呵呵,你说的话才是真的空洞,什么同质量变之类的。麻烦你去解释解释上面那个清洁工和外科大夫的例子你就知道你是怎么空洞了。
顺便说一下:按照你的定义,资本家也在劳动,因为他也有“根据自己的能力所及把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施加到对象上去的过程”,我也觉得很合适哦。这个可并不是一般的企业管理的职能,你知道在哪儿投资,投多少,这就是资本家的劳动。——所以,你的劳动定义,其实推翻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如果你都没有看懂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两重性,那么你又凭什么指责马克思没有把劳动这个概念和自己的逻辑框架配合起来呢?
呵呵,关于这个两重性的问题,请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劳动时间为何无法决定劳动价值?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40537-1-1.html
用诡辩术语来逃避真实经济问题,就算一时成功,又有何裨益呢?——你看现在谁还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解释真正的经济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7 17:41:32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16 19:43
5楼问题:1、我本人从来不认为“商品按照任何价格都可以成交”,不知道这是楼主怎么得出的结论?
已经一 ...
1、我说的价格就是成交价格,因为只有这一个价格,从来没说过“商品按照任何价格都可以成交”。

2、呵呵,我的表述是说马克思的话是个循环论证,怎么到了你脑子里,就成了我说“成交价格几乎总是要么表现为出售方的亏损,要么表现为购买方的上当”?如果交易已经达成,价格当然就是成交价格,还会有什么价格呢?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会用各种诡辩的思维,把本来简单的价格硬是往复杂里说,也难怪你会这么糊涂。

3、
如果你不懂辩证逻辑,不要读《资本论》,这个逻辑还没办法用真正的数学来表达。或者我说得武断些,恐怕数学永远没有能力表达辩证逻辑。
一门科学只有在它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马克思
保尔·拉法格:《忆马克思》,《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2-73页
请问一下,你的逻辑和马克思的逻辑,要相信哪一个?呵呵,你说我不懂逻辑?请问你懂马克思吗?

4、
我一再建议你做一个测试,你是真的回避了
我没必要做任何测试,证明我比你更懂马克思(比如马克思对数学的表述和你的表述是相反的),也更懂逻辑,虽然事实如此。

5、
但和土地不同的是,劳动的产物不依赖所有权可以有某种“绝对地租”
呵呵,“某种”?只能靠诡辩才能生存的经济学理论就只能靠发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证明不了、证伪不了的概念才能生存了。否则实在是无法自圆其说下去。

6、
如果我不说均值,说数学期望,你懂吗?如果你能理解数学期望,但不理解均值,那么我只能是很奇怪
这一段炫耀,看得我啼笑皆非,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搞懂,就上来开始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这种基础微积分的概念),真是太幽默了。

7、
我的偶发例子恰恰是为了说明马克思的辩证逻辑:价值从作为私人的价值向成交价格转化。我前面已经说明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偶发交易”恰恰是马克思在“价格接近价值的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明确反对的。呵呵,你的意思是:马克思自己打自己的脸?用自己反对的偶发交易的情况来证明自己的辩证逻辑?你是举着红旗反红旗?打着马克思的牌子打倒马克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 16:06:52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7 17:41
1、我说的价格就是成交价格,因为只有这一个价格,从来没说过“商品按照任何价格都可以成交”。

2、呵 ...
既然你承认你的价格就是成交价格,说明我一开始为你设置的处罚前提是正确的。
“偶发交易”恰恰是马克思在“价格接近价值的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明确反对的。呵呵,你的意思是:马克思自己打自己的脸?用自己反对的偶发交易的情况来证明自己的辩证逻辑?你是举着红旗反红旗?打着马克思的牌子打倒马克思?
“要使商品互相交换的价格接近于符合它们(各自劳动)的价值,只需要:1. 不同商品的交换,不再是纯粹偶然的或仅仅临时的现象;2. 就直接的商品交换来说,这些商品是双方按照大体符合彼此需要的数量来生产的,这一点是由交换双方在销售时取得的经验来确定的,因此是从连续不断的交换行为中自然产生的结果;3.就出售来说,没有任何自然的或人为的垄断能使立约双方的一方高于(各自劳动)价值出售,或迫使一方低于(各自劳动)价值抛售。”
如果你一定要这样加括号才能看明白马克思的话,只能是你自己理解力的问题了。
偶发交易实现的是各自劳动的私人价值,交易价格表现成交价格,全部成交价格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成为社会价值。
这回应该明白了?

另外,数学的使用和辩证逻辑不矛盾,只不过我们这里有些人以为不能用数学表达的逻辑就是和数学相互矛盾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 16:17:20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7 10:57
呵呵,请问扫大街的劳动和外科手术的劳动是如何“同质”的?同的是什么“质”?仅仅是因为都是劳动吗?量的差异又如何衡量?靠大家工资的差异吗?假如外科大夫的收入是清洁工的10倍,是不是“同质”的意思就是:扫10天大街等于做1天手术救活1个人?
清扫十天街道在社会必要劳动上如果等于一天的外科手术,那么在劳动上就是等量的,这个等量表现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在同质上表现为都属于劳动。
同质的劳动在劳动概念上统一相当于清扫十天街道和救活一个人在劳动的概念上“同一”。这里的同一是价值的同一而不是个别事件的同一。
甚至连第一天清扫街道作为个别事件来说都是和第二天清扫街道不是完全相同的。“人不可能在不同时间跨进同一条河流”作为最古老的命题其真理性就在于此。
你偷换了劳动的同质和不同工作对象的同质。这里给予指出。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17 10:57
顺便说一下:按照你的定义,资本家也在劳动,因为他也有“根据自己的能力所及把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施加到对象上去的过程”,我也觉得很合适哦。这个可并不是一般的企业管理的职能,你知道在哪儿投资,投多少,这就是资本家的劳动。——所以,你的劳动定义,其实推翻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资本家也在劳动。当然,如果你读过马克思的著作,请问你能否找出马克思说资本家从来不劳动的表述吗?你为什么不看看我前面的辩论回帖,我曾经反复指出资本家可能参与劳动,但资本家参与劳动与资本家进行剥削是不存在矛盾的。
死人不能劳动和死人也参与了劳动是不矛盾的,假如你不能分清这当中的区别,你在说明什么问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 19:09:24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21 16:17
清扫十天街道在社会必要劳动上如果等于一天的外科手术,那么在劳动上就是等量的,这个等量表现在社会必要 ...
同质的劳动在劳动概念上统一相当于清扫十天街道和救活一个人在劳动的概念上“同一”。这里的同一是价值的同一而不是个别事件的同一。
这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诡辩所在,这种“同质”有意义吗?好比说人活着需要热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热量是同质的,你吃得饭和太阳光都包含同样的热量,所以你别吃饭了,晒晒太阳就可以了。——呵呵,不知道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信徒去亲身实践一下这样的“同质”?
-
而且你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或者换句话说,马克思自己的逻辑是循环论证),什么是“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定义,价值就是“凝结的活劳动”。扫大街和外科手术的“活劳动”能同一么?有人得了重病需要手术,医生能捋起袖子说“你等一下,我去扫个大街,你的病就好了”么?——用充满诡辩和玄幻色彩的哲学术语,来硬生生解释经济学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根治的毛病
——你连这个都不明白,讲什么期望方差都白搭。
我曾经反复指出资本家可能参与劳动,但资本家参与劳动与资本家进行剥削是不存在矛盾的。
当你无法量化地解答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价值量的对比的时候——你从来没解决过这个问题,并且还一本正经地说资本论无法用数学来表达——你就无法确定资本家的劳动和工人的劳动的量的对比,也就无法证明这两方在最终产品上的正确分配,从而也就无法证明:资本家剥削了工人——从而你推翻了剩余价值论
-
怕你理解不了,特意说明一下:假如资本家的劳动量的投入和工人的劳动量的投入是1:1,那么在刨去所有成本的最终产品上,大家各拿一半就是公平的,假如资本家多拿了,那就是资本家剥削了工人;假如工人多拿了,那就是工人剥削了资本家。——但证明“剥削”的前提是你必须证明双方的劳动量投入是1:1,可惜,你既无法量化衡量“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比例”,同时你也很抗拒(或者说其实你不太懂)对资本论进行数学化的理解,可以说你永远无法证明资本家的劳动量和工人的劳动量的投入比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推翻了剩余价值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 20:15:29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21 19:09
这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诡辩所在,这种“同质”有意义吗?好比说人活着需要热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热量是同质的,你吃得饭和太阳光都包含同样的热量,所以你别吃饭了,晒晒太阳就可以了。——呵呵,不知道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信徒去亲身实践一下这样的“同质”?
热能在热力学概念上是同质的,在物理应用上有不同的转化表现。
劳动在经济学理论上是同质的,在社会生产中有不同的实践形式。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21 19:09
而且你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或者换句话说,马克思自己的逻辑是循环论证),什么是“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定义,价值就是“凝结的活劳动”。扫大街和外科手术的“活劳动”能同一么?有人得了重病需要手术,医生能捋起袖子说“你等一下,我去扫个大街,你的病就好了”么?——用充满诡辩和玄幻色彩的哲学术语,来硬生生解释经济学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根治的毛病。
同质的劳动在劳动概念上统一相当于清扫十天街道和救活一个人在劳动的概念上“同一”。这里的同一是价值的同一而不是个别事件的同一。”
在概念上的同一相当于说“统一在同一概念下”。
当我们说会计核算与财务统计都属于经济计量的时候,我们指借贷价值的计算与台帐价值的计算都属于经济计量范畴。如果没有这种归属,那么人类的知识将变得支离破碎。
当我们讨论经济学,我们不以拯救生命和物体上的粉尘作为对象的区别,而是把这两种不同对象上的劳动都统一起来。如果所有的劳动都按照其不同的劳动对象来划分出去,那么所有的土地也都要将按照其不同的用途划分开来,全部的资本都要按照其本身的物理属性来区别对待,于是国民经济将无法在统一的范畴内讨论,于是也就无所谓经济学了。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21 19:09
当你无法量化地解答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价值量的对比的时候——你从来没解决过这个问题,并且还一本正经地说资本论无法用数学来表达——你就无法确定资本家的劳动和工人的劳动的量的对比,也就无法证明这两方在最终产品上的正确分配,从而也就无法证明:资本家剥削了工人——从而你推翻了剩余价值论。
怕你理解不了,特意说明一下:假如资本家的劳动量的投入和工人的劳动量的投入是1:1,那么在刨去所有成本的最终产品上,大家各拿一半就是公平的,假如资本家多拿了,那就是资本家剥削了工人;假如工人多拿了,那就是工人剥削了资本家。——但证明“剥削”的前提是你必须证明双方的劳动量投入是1:1,可惜,你既无法量化衡量“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比例”,同时你也很抗拒(或者说其实你不太懂)对资本论进行数学化的理解,可以说你永远无法证明资本家的劳动量和工人的劳动量的投入比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推翻了剩余价值理论。
首先,“《资本论》无法用数学来表达”不是我的原文表述。请引用我的原话。
其次,关于资本家的剥削不需要资本家参与劳动的证明同样成立。
          关于这一点,前面有实证例子作为很好的教材:
          假设一个资本家出资10先令,7先令支付全部物料等方面的不变资本,3先令支付劳动工资雇佣工人制作了100个面包。总售价20先令。而20先令中的10先令作为扣除全部资本支付后的剩余价值归为自己占有,期间如果他没有参与劳动,那么就是剥削。如果他也参与劳动,那么他当然从可变资本中支取自己的一部分工资。
          所以,剥削定义为,仅依靠资本所有权而获取劳动推动资本所创造出来的价值的过程。
         这里,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工人如何剥削资本家。
         资本家出资10先令物料等等的不变资本。另外雇用了一个工人,然后自己也和工人一样参与制作面包。其中假定工人制作和资本家自己制作都是50个,而工人获取的工资是2先令,资本家自己只拿到1先令,那么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工人霸占了资本家的工资。
        如果进一步地,不变资本是公有的,那么这个现象叫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或者可以叫做对部分社会成员的压榨。
        但剥削从来是单向度的,即:所有权方对无所有权方进行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 08:48:42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21 16:06
既然你承认你的价格就是成交价格,说明我一开始为你设置的处罚前提是正确的。

“要使商品互相交换的价 ...
我猜你要说的词是“出发前提”,而不是“处罚前提”,当然,考虑到你的语文水平,我也不多说了。
我要说的价格从来只有一个价格,也就是达成交易的价格,是你自己硬要区分各种不同的价格,然后把自己的脑子弄糊涂了,怎么怪我呢?
偶发交易实现的是各自劳动的私人价值,交易价格表现成交价格,全部成交价格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成为社会价值。
社会交易无非就是个别交易的集合,但显然不能用个别交易的情况来代表社会交易的情况进行讨论——这就是马克思说的意思,根本不是你要辩驳的意思。你极力夸大个别情况(用黄金买可乐),却对社会交易视而不见(社会平均的可乐交易情况),这不过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狠狠地打了马克思一耳光罢了。
这会应该明白了?
另外,数学的使用和辩证逻辑不矛盾,只不过我们这里有些人以为不能用数学表达的逻辑就是和数学相互矛盾的。
呵呵,我没说数学和辩证逻辑矛盾,只不过马克思说“必须要数学化才能称之为科学”,某些人却一方面吹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时却否定其数学化的必要性。——这不是又打了马克思一耳光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 10:48:20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21 20:15
热能在热力学概念上是同质的,在物理应用上有不同的转化表现。
劳动在经济学理论上是同质的,在社会生产 ...
这就是用诡辩术语来掩盖对经济学的无知的范例。的确,扫大街和外科手术都是“劳动”,但也仅此而已,这并不是它们在经济学上的特点,用“同质”来掩盖不同劳动之间的差异(或者如同马克思所用的、谁也说不清楚的“无差别劳动”),除了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导入不可知论以外,毫无作用。就好比热量都是同质的,那为什么还要吃饭?为什么不直接晒晒太阳吸收一下热量就搞定?
当我们讨论经济学,……如果所有的劳动都按照其不同的劳动对象来划分出去,那么所有的土地也都要将按照其不同的用途划分开来,全部的资本都要按照其本身的物理属性来区别对待,于是国民经济将无法在统一的范畴内讨论,于是也就无所谓经济学了。
你表面上是在讨论经济学,实际上还是在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遗传下来的那一套诡辩术语在逃避对经济学的真正分析(譬如市场交换,这必须涉及到不同的劳动之间的差异,而不是用什么所谓的“无差别劳动”来大而化之)。这根本不是什么“国民经济将无法在统一的范畴内讨论”的问题,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在自己的框架内解释不同种类的劳动的差异的问题,换句话说,名为“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际上无法解释什么叫“劳动”。
首先,“《资本论》无法用数学来表达”不是我的原文表述。请引用我的原话。
嗯,你的原话:如果你不懂辩证逻辑,不要读《资本论》,这个逻辑还没办法用真正的数学来表达。或者我说得武断些,恐怕数学永远没有能力表达辩证逻辑。——请问:改写为“资本论是辩证逻辑,数学永远没有能力表达辩证逻辑,所以数学无法表达资本论”有什么问题?
关于这一点,前面有实证例子作为很好的教材:
          假设一个资本家出资10先令,7先令支付全部物料等方面的不变资本
呵呵呵,你真幽默。让我提醒你一下,这不是实证例子,这是你的假设例子,而且你还大啦啦地把“假设”两个字写在头里。用这种自己编造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我也能搞,只不过我不屑于搞。所以你写了那么多,有什么意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 16:50:34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22 10:48
这就是用诡辩术语来掩盖对经济学的无知的范例。的确,扫大街和外科手术都是“劳动”,但也仅此而已,这并不是它们在经济学上的特点,用“同质”来掩盖不同劳动之间的差异(或者如同马克思所用的、谁也说不清楚的“无差别劳动”),除了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导入不可知论以外,毫无作用。就好比热量都是同质的,那为什么还要吃饭?为什么不直接晒晒太阳吸收一下热量就搞定?
什么是诡辩?在你看来所有的科学都是诡辩:
车展上展出的都是车?跑车和吉普的特性完全不同。
吃饭和晒太阳如果都是纯粹为了摄取热能,那么倒是可以相互替代,但是你忘记了吃饭中热能的摄取不仅不是全部,而且每个人所应该摄取的热量也是完全不同的。你还忘记了人体和植物不同,转换热能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在你看来,热能在生理学与光学那里应该分别有不同的名称,因为人吃饭摄取的部分营养叫做热量的话,白炽灯散发的热量怎么也可以叫热量?所以科学有待于你这位大师来全部重新进行概念整合。
也许在你那里完全没有概念整合,而只有无穷多的名词被创造出来,于是科学家们整天都要忙于创造新名词来指定哪怕是有丝毫数量变化的运动现象了。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22 10:48
你表面上是在讨论经济学,实际上还是在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遗传下来的那一套诡辩术语在逃避对经济学的真正分析(譬如市场交换,这必须涉及到不同的劳动之间的差异,而不是用什么所谓的“无差别劳动”来大而化之)。这根本不是什么“国民经济将无法在统一的范畴内讨论”的问题,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在自己的框架内解释不同种类的劳动的差异的问题,换句话说,名为“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际上无法解释什么叫“劳动”。
你说了那么多废话,到头来回到了原先你要求我对劳动进行的定义。
你的本领在于:你自己没有能力定义,然后没有能力理解别人的定义,然后怀疑别人定义的可靠性,最后否定别人的定义。
对于你理解的经济学来说,你那里甚至连劳动的定义都没有,还要责怪对劳动有明确定义的经济理论。
把你的这套伎俩借用过来,我甚至可以在这个论坛驳倒全部试图说服我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作为客观科学定律的人。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22 10:48
嗯,你的原话:如果你不懂辩证逻辑,不要读《资本论》,这个逻辑还没办法用真正的数学来表达。或者我说得武断些,恐怕数学永远没有能力表达辩证逻辑。——请问:改写为“资本论是辩证逻辑,数学永远没有能力表达辩证逻辑,所以数学无法表达资本论”有什么问题?
让我来给揭穿你的逻辑诱骗:
1、《资本论》包含辩证逻辑。
所以辩证逻辑不等于全部《资本论》
所以《资本论》不只有辩证逻辑。
——你篡改成了资本论=辩证逻辑

2、数学到目前为止没有办法表达辩证逻辑
所以辩证逻辑可能是形式逻辑以外的一种思维体系
所以不等于数学将来不能表达辩证逻辑
——你篡改成了“永远”

3、因为《资本论》中包含了合理的数学表达
所以《资本论》是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综合体系
————你篡改成了数学无法表达《资本论》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22 10:48
呵呵呵,你真幽默。让我提醒你一下,这不是实证例子,这是你的假设例子,而且你还大啦啦地把“假设”两个字写在头里。用这种自己编造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我也能搞,只不过我不屑于搞。所以你写了那么多,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你不妨去看看你崇拜的庞巴维克是如何把实证写在其书名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 17:08:02
LightsOn 发表于 2013-1-22 08:48
我猜你要说的词是“出发前提”,而不是“处罚前提”,当然,考虑到你的语文水平,我也不多说了。
我要说 ...
因为是拼音输入法,处罚和出发在不同电脑上编排的序号会有不同。按照习惯输入的确认序号可能在别人的电脑上不是所要的选项。
在此更正为“出发前提”
呵呵,我没说数学和辩证逻辑矛盾,只不过马克思说“必须要数学化才能称之为科学”,某些人却一方面吹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时却否定其数学化的必要性。——这不是又打了马克思一耳光是什么呢?
你的这个指责对我原文的表述不成立。我原先的表述是:
另外,数学的使用和辩证逻辑不矛盾,只不过我们这里有些人以为不能用数学表达的逻辑就是和数学相互矛盾的。
尚且不能用数学表达的逻辑或者完全不能用数学表达的逻辑之为客观存在与用数学作为工具来分析其形式逻辑并不矛盾。
同理,指出无法用数学表达的逻辑完全和否定数学化之间没有联系。
另外,不用我指出马克思说过的那句你也引用过的话:经济学只有在其成功应用数学后才是一门完备的科学。
也不用我提醒,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数学的使用在他所处的时代,即便不能算是顶尖的,但至少是不落后的。
加减乘除在图能那里被理解为差分形式也是后来的事情,而边际概念在李嘉图那里就出现了。
同时,西方普遍采用高等数学来理解马克思的理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2 18:04:45
Rousseau 发表于 2013-1-22 17:08
因为是拼音输入法,处罚和出发在不同电脑上编排的序号会有不同。按照习惯输入的确认序号可能在别人的电脑 ...
你的回复越来越短,看起来你已经越来越清楚你逻辑的问题出在哪里。
也不用我提醒,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数学的使用在他所处的时代,即便不能算是顶尖的,但至少是不落后的。
关于数学化的问题,这个你可以继续诡辩,但你怎么绕弯子都回避不了马克思定下的框架,这就是问题。
就几个字母的代称,能叫数学么?叫算术都很勉强啊。
而且还有跟你一样的毛病:假设资本家用了多少先令,……(中间过程省略),所以资本家是剥削的。——自己做一个假设,然后用假设出来的结果证明自己的结论,有意思么?
至于跟西方经济学的对比,这个就不要对比了,现代经济学一直在稳步推进数学化,以至于到了今天很多经济学家甚至批评数学工具用得太多;——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呢?连“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要怎么在数学上定量地区分”这样基础的问题都解答不了。
所以,“西方普遍采用高等数学来理解马克思的理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自欺欺人的话就别讲了,怪丢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