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开了
高盛和
花旗的新年大礼包,揭开了
摩根士丹利与
德意志银行的黑天鹅面目,我们又迎来了Businessinsider(“BI”)的年度巨献。
说巨献,其实BI只做了一件也许不少人都想做却没有做到所谓“极致”的简单事——
问问天天跟图表数字打交道的华尔街顶级分析师们:2012年这一年里你最喜欢哪幅图表?为什么?
BI将这样的问题抛给了几十位华尔街知名分析师、经济学家和交易员,75副图表就是他们的回答。(友情提示:华尔街见闻在此分三批揭晓,以免这顿节日大餐太丰盛大家“消化不良”):
首先出场的是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之一
黑石集团的副总裁
Byon Wien。
Wien今年最青睐体现
美国名义GDP与货币供应增长的下面这幅图。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的货币供应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为保证经济持续前进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面对增税和减少政府支出的负面财政影响,美国不得不比以往更加依赖货币扩张,美联储是否能堪当此大任?这样的扩张是否永无止境?
花旗全球信用策略负责人
Matt King关心的是
高收益率债券资金流入。
对我们购买的资产来说,收益率越低,风险就越高。你的养老金基金买风险更高的资产是否也是一个故事?那到不会,你会赚得更多。但如果有人跟着你蜂拥而上,纷纷涌入高风险债券,那收益率就不好看了。

提到股市,今年绝对绕不开苹果。资产管理公司
Seabreeze Partners Management创始人兼总裁
Doug Kass就推荐了下面的
苹果股价走势。
2012年是乔布斯的接班人——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Tim Cook)上任的第一年,也是全球市值最高公司苹果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9月我们才盼到了苹果新一代旗舰移动设备iPhone5登场,10月iPhone和iPad当家软件iOS的总设计师Scott Forstall就告别了苹果。9月下旬起苹果的股价也一路跌宕起伏,伴随着越来越多华尔街分析师的质疑走入新一年。
Gary Shilling我们当然不陌生,这位经济学家的名字常出现在《福布斯》、《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
他选择的图表体现了
美国经济部门净外部融资的重大发展:1、金融与家庭部门都曾大量动用杠杠,前者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后者的起始时间是上世纪80年代初。2、这两个部门都已开始去杠杆。3、但他们距离回到债务增长的平缓期还很远,去杠杆时代还要再经历五年左右。4、近来联邦政府的杠杆大增,这是因为大规模的政府刺激措施和税收增长疲弱。

接下来这位
Jim O'Neill的头衔其实没有他的另一个称号出名——“金砖四国”一词的发明人。
既然他当年就这么看好金砖四国,那他下面这幅图与中国有关也不出奇。它展示了2009年9月-2012年9月
中国零售销售与工业产出之比的走势。O'Neill认为,这是中国再平衡的一场考验。现在看来,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David Rosenberg真是华尔街见闻的老朋友了,不信?请点击名字处链接。
今年Rosenberg最看好下面这幅
股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图表。即将退休的婴儿潮一代急需投资获得收入,2012年股息收入增长约8%,2009年8月以来合计增幅55%。而拜美联储的超低利率政策所赐,今年的利息收入减少2%,比2008年8月的高峰期水平低30%以上。

IMF高级金融经济学家
Manmohan Singh关注的是全球金融系统的总体润滑剂——基础货币
M2以及质押担保。
雷曼兄弟倒闭以前,这些润滑剂超过30万亿美元。从金融稳定的角度看,杠杆减少和重新利用抵押可能是正面现象。QE导致M2增加,但它不能替代失去的抵押。截至2011年底,金融润滑剂总计逾30万亿美元,但这其中多数资金的周转率比抵押的低,而且大部分都躺在央行。

基金界的“沃尔玛”Vanguard创始人
Jack Bogle带来下面这幅
12个月市盈率图表。
从趋势上说,当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时,此后十年很可能就会上升,反之亦然。无论是市盈率在低点还是高潮,我们都不知道具体何时出现回升或者下降。但市盈率可以作为合理预计未来的依据。

高盛首席美国经济学家
Jan Hatzius推荐的是
美国金融环境与欧元区危机风险对比图。
高盛的美国金融状况指数与欧元区金融市场风险指数对比后可见,欧元区危机仍是美国金融环境的主导因素。

财经博客The Reformer Broker及披露华尔街内幕的“华尔街后台”(Backstage Wall Street)一书作者
Josh Brown请大家看一看
非必需消费类股与标普500之比。
其实也就是说非必需消费类股占多少市值。为什么说经济学家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看好美国消费品的恢复力?最近的例子就在2012年。今年表现最佳的股票有房屋建筑商、媒体公司和零售商。

投行Brean Capital董事总经理兼利率主管
Russ Certo特别提到
每一美元美国实际GDP的增长。
Certo认为,下面这幅图有助于明确债务与实际经济活动之间的重要结构联系。

高盛首席欧洲经济学家
Huw Pill的回答是
四大欧元区国家的企业借款成本图表。
Huw Pill说,这幅图展示了2012年影响欧洲的两个重大因素。一是“一种货币,多种货币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传输遭到破坏。

研究机构“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首席运营官
Lakshman Achuthan呈现了
美国同步经济指数图表。
今年7月,官方用于记录美国衰退的四个同步经济指数之中有三个都见顶,只有就业还在上升。如果商业周期7月达到巅峰,就业怎么又在四个月后增加了?实际上,最近七次衰退中有两次都是这样。在最严重的1973-75年衰退期间,就业增长八个月里都是正增长。

法国兴业银行外汇研究主管
Kit Juckes最喜欢
美国名义GDP与美联储基金利率走势图。
所有的资产大泡沫都是充裕宽松的资金催生,表现形式是美联储的基金利率低于名义GDP。目前这种利率与GDP的巨大差距前所未有。

美银美林中国策略师
崔巍(David Cui)认为
中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百分比图表很重要。
崔巍说,中国的经济太依赖投资。中国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GDP之比在历来的大经济体中可能是最高的。

股票研究公司FusionIQ首席执行官
Barry Ritholtz的答案也简单:
美股成交量。
Ritholtz称这可能是最有欺骗性的图表。说它有欺骗性是因为它体现的许多东西都在交易量范畴之外。了解成交量总体趋势意味着要考虑行业、佣金、选股心理、积极交易甚至高频交易。

法国巴黎银行中东欧、中东与欧洲地区策略主管
Bartosz Pawlowski认为不能错过体现
海外投资者的新兴市场本土债券持仓图表。
在多数国家,非国民持有的本国债券都已经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这固然表现出信任,同时也说明很多资本流入来自那些无收益率的国家,这些资本是被迫选择。假如一些主要央行处于某种原因开始撤销刺激措施,新兴市场的稳定就面临极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