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电视Bloomberg Surveillance主持人
Tom Keene更关心让
美国人着急的问题:
收入两极分化。
很多乐天派都忽视了80年代末的美国中等家庭收入减少现象。相当一部分美国人还没有为进入21世纪的美国做好准备。一个财政悬崖就让美国人疲于应付了,其实倒应该关注投资与增长,收入差距扩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
王志浩感兴趣的是
中国城乡人口相对规模图表。
这幅图显示,中国城市化带来增长的年份较多,只有2011年是50%,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比其他新兴市场更容易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提高,人均收入也在增加。城市居民收入如今是农村居民的3-4倍,所以这还是城市化的一大原因。要为增加的住房需求提供基本支持,就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不过,怎样体现这样的支持,要付出多少代价,这些仍是大问题。
这意味着,以投资为导向的增长模式可以再持续几年,可显然我们需要改革来帮助支持过渡到服务导向型模式。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高级欧元区经济学家
Frederik Ducrozet的目光看向
西班牙资本外流逆转。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成功地扭转了欧元区资本市场金融状况一盘散沙的局面。西班牙的外流资本一度几乎占国内GDP的50%,只剩下公共部门(西班牙央行)扛着再融资本国私人部门的重担。德拉吉讲话以后,这种现象已经逆转,但还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野村首席欧洲经济学家Jacques Cailloux也关注欧洲,主要集中于欧洲人对欧盟与欧元区的态度。
货币联盟未来最大的风险不是金融市场不稳定,而是这个项目的支持者越来越少。

美银美林首席欧洲经济学家
Laurence Boone选中了将日本与欧元区对比的
日本与欧元区名义GDP增长图表。
和日本一样,欧元区也面临人口老龄化。而且,日本近几十年增长缓慢,因为老龄化影响了经济发展。欧元区此后可能也会步入相似的困难时期。

摩根士丹利全球发达市场主管
Gerard Minack的回答是展示
全球发达经济体去杠杆化形势的图表。
Minack说,西方国家还没有看开始去杠杆过程。图中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债务与GDP之比显示,发达经济体总体上只是停止了杠杆化,还没有实质性地减少债务与GDP之比。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债务从私人部门挪到了公共部门的乾坤大挪移,其实还是没有解决债务问题。

法国兴业银行高级外汇策略师
Sebastien Galy指出,大家要留意西班牙第二大银行
BBVA与欧元区边缘国家债券利差的关联。
今年是个外汇年,但今年也是要跟着欧洲央行出牌的年份。BBVA股票和欧元区边缘国家与核心国家利差之间关联性明显,假如两者的关联性有时还不够密切,那就说明欧洲央行插手了。

奥本海默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
John Stoltzfus与高级助理股票策略师
Matthew Naidorf一致推举
黄金与黄金ETF推出以来的价格走势。
金融危机、货币贬值、货币宽松和央行增加黄金储备无疑吊起了投资者对避险天堂黄金的胃口。最终,为黄金的表现带来动力的是黄金ETF结构的流动性及其可以获得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