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277 0
2013-01-02

读了伦斯基的《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的简介,身为大学老师的我对身边的阶层固化现象就有了关注与思考。这大概就是理论引导实践吧?

在大学里你如果有了有意的注意,你确实能经常发现权力与金钱对阶层固化的作用。例如,当学生干部能锻炼人吧,那么,有关系的学生一般能优先获得。大学其他的好处,例如考研、读博、拿奖等等,莫不如此。原来以为教育是一个老百姓改变命运、即:实现阶层流动的机会,结果看了社会学家的研究后才明白:教育其实更多的是充当阶层固化的手段。当中国的教育由公费教育走向自费和私立的时候,实际上就演变成了阶层固化的手段。教育中设租、寻租等行为都是阶层固化的手段。

据说,现在在部队也同样存在严重的阶层固化现象。其实,在考公务员、垄断性事业单位的岗位招聘等领域同样存在严重的阶层固化的问题。在我国,可能最具阶层固化作用的是市场准入的高门槛问题。在过去,阶层固化体现为身份世袭---70年代的人称之为子女“接班”;知识青年下乡本是一次打破阶层固化的努力,但最终只是起到锻炼了一批干部子弟的作用。如今的阶层固化基本不再表现为明显的职业身份的世袭,而是表现为“金钱门槛”。你没有钱,就难以获得晋升的机会;你没有钱,你就难以搞通关系,没有关系你就没有好的机会。权、钱、关系、资质、证书等等成为互相圈套的层层门槛,使得我国的阶层流动日益凝固

阶层级差的积极作用为许多社会学家所肯定,例如:激励作用、筛选作用、优化人才配置作用,等等。当然,前提是不能屏蔽阶层流动的通道。

大学生如何打破阶层的屏障实现个人乃至家族的社会地位的提升呢?我的建议是:通过技术创新。第一,获得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的本领,通过获得技术专家的身份获得社会的高层地位;第二,通过管理创新、组织创新、金融创新来获得企业家、高层管理、理财大师等身份获得社会的高层地位;第三,通过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获得改革家、思想家的身份来晋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上了大学,你就应该好好把握机会,通过全方位的锻炼获得技术创新的本领,你已经走在通向高层的电梯门口,你更应该自己安装一台新的通向高层的电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