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经济学家要替中国对美自由贸易辩护?
【一般人,包括一些官员与学者,认为一个国家实施保护性关税对本国经济是有利的,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保护国家的整个经济。但是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关税保护的并不是整个国家的经济,而只是保护了这个国家的特定行业的经济,然而这种保护却是以范围更大的其它经济成分遭受损害为代价的,就是说:保护性关税实际上是以损害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人的利益来维护其它部分人的利益的。比如,设立石油进口关税,打击石油走私活动,维护的是石油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但石油价格因此上涨而损害了石油产品消费者的利益,而这些消费者的人数与范围往往要比石油生产经营行业的人数与范围更多更广。因此,关税制度实际上是通过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去维护少数人的利益。正是基于这个道理,多达1000多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向美国国会与政府致信,一致维护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因为,他们看得很清楚:自由贸易并不仅仅对中国有好处,对美国人同样有好处,美国人可以以消费者的身份从这种自由贸易中获得难以缺失的好处。所以 他们提出了警告:"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等于'对我们自己实行征税惩罚',而且这可能会引发双边贸易战,美国消费者和商界将为这种"无谓的战争"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代价就是:他们将不得不承担更高的物价、更少的就业岗位以及减慢的经济增长速度。"
美国等西方经济学家一直具有自由主义思想传统,因此他们一看便知道是什么问题,国会虽然为制订保护性关税编造了各种漂亮的借口,如某行业的工人因中国产品的竞争而失业,中国产品低价竞争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害,等等,但实际上,国会仍然只是代表极少数行业、极少数人的声音,而不是代表全体美国人的利益。反过来看中国那些保守的传统意识形态论者,他们同样主张关税保护论,反对自由贸易,他们认为自由贸易就是国际资本的国际性剥削,他们认为开放市场就会使本国产业受到冲击,工人失业。但他们有所不知,他们这种保护性关税的办法,实际上是将本国某些产业的生存利益凌驾于本国的其它产业之上,凌驾于本国更多的国民身上。因为在关税保护之下,正是这些其它产业与国民,不得不承担着更高价格来维持着某些产业的生存及其就业。汽车产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中国一直利用高关税来保护自己的汽车产业。但是在这种关税之下,中国消费者就不得不支付更高得多的价格,来维持中国汽车产业的生存。一旦下降关税,开放国内市场,汽车产业就会抱怨外国汽车的冲击。但实际上事情并不是外国汽车的冲击,而是本国消费者的自由选择的结果:消费者永远选择品质更好、价格更低廉的商品,结果,原先封闭的市场一旦打开,消费者肯定会选择到性价比更好的汽车,结果就显得国产汽车滞销了。从这个意义来说,一个国家的关税收入并不是它向国外商品、国外生产者征税所得到的收入,并不是这个国家所获得的纯收益。恰恰相反,这个关税收入恰恰是对这个国家自己的国民收入的扣除。因为,关税会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这个国家的消费者不得不承担这个上涨了的价格,从而构成了对自己国民利益的扣除。通过这个道理,我们才理解美国经济学家们所维护的自由贸易的精神,才理解以"开放"为核心精神的自由主义的精髓。――黄焕金】
1028名美经济学家向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大声说不
2007年08月03日 06:36
美国国内日益上升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引起了美国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对。在一封即将送至美国国会的请愿信中,多达1028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合签名,强烈要求美国国会议员遵循自由贸易精神,抵制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根据记者得到的这份名单,签名者分别来自美国的50个州,都是在经济学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其中包括芬恩·基德兰德、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托马斯·谢林和弗农·史密斯等四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此外,还有多名前国会议员和前政府高级经济官员。
在这封联名请愿信中,经济学家们写道:"作为经济学家,我们理解自由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关键和有益的角色。我们也认为,对自由贸易设置壁垒,从长期来看会破坏繁荣并损害所有人的利益。正是基于这些基本经济原则,我们在这封信上签名。"
请愿信列举了中美贸易带来的种种好处,并指出中美贸易高速增长对两国来说,"都意味着更多可支付得起的商品、更高的生产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水平"。
他们警告说,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等于"对我们自己实行征税惩罚",而且这可能会引发双边贸易战,美国消费者和商界将为这种"无谓的战争"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代价就是:他们将不得不承担更高的物价、更少的就业岗位以及减慢的经济增长速度。
美国主流经济学家的担忧是随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而来。美国一些议员近来对中国提出多项贸易保护主义法案,这种做法也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不满。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和贸易代表施瓦布7月31日联合致信国会领袖,强烈反对近期针对中国人民币汇率的两项议案,认为这一做法将在全球引起贸易保护主义报复行动。
发起此次经济学家联合签名的经济增长俱乐部总裁帕特·图米表示,经济学家们现在站出来,就是担忧这种贸易保护主义举动所带来的后果。他告诉新华社记者,经济学家在自由贸易问题上立场高度一致,因此对这封联名信纷纷响应。
图米还介绍说,早在1930年5月4日,1028名经济学家也曾在《纽约时报》上刊登请愿信,要求美国国会和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拒绝一项贸易保护主义法案,但国会和总统没有接受经济学家的意见,结果引发股市暴跌,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美国经济的大萧条。他表示,现在美国一些国会议员的主张很不幸地显示出"国会患上了糟糕的健忘症",而经济学家必须对这股回潮的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大声说"不"。
知名经济学家、里根政府时期经济政策主要制定者之一的约翰·拉特利奇博士也是签名者之一。他对记者说,美国一些议员提出多项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法案,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政治私利",美国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但这种设置贸易壁垒的做法将损害美中两国经济,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