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2060 3
2007-08-04

农村“低保”是当务之急。可政府力度有限,是政府财力有限吗?最近拜读一文,与大家共享。请复制

http://www.xncjs.cn/bgxjjy45.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7 16:22:00

先把那文章的结论贴上:

结 论

由上述绝对贫困线与相对贫困线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补助总额在GDP与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可知,国家是有能力来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

几千万的农村贫困人口的补助,需要财政支出在GDP和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只占微小的部分。所以,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政府财政完全可以独立承担。虽然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提倡“小政府,大社会”,但是,政府在保障城乡居民生存权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上是应该负起完全的责任,农村居民应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

毋庸置疑,国家目前应该考虑统一立法,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可以依据城乡经济差距而设立不同层次的标准。只有农村庞大规模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才谈得上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帐虽然算明白了,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是简单的财政出钱的问题。比如:

哪一级财政出钱?

钱能发到穷人手里吗?

这样的扶贫有意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8 17:33:00
确实不是财政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8 17:49:00
事实上,目前我国的财力已具备了完善公共财政支出体制的能力。以医保为例,曾有医疗系统官员透露,经过初步计算,每年1500亿-2000亿元的投入即可构建面向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这一数字相当于GDP的1%-1.5%,国家财政收入的5%-7%,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行的。更为重要的是,公共财政体制能够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把财政资金重点投入社会保障体制,意味着老百姓“有钱可花、有钱敢花”,消费需求不足的体制瓶颈被彻底打破,经济增长的良好状况又为财政收入增长创造了基础。以公共财政体制为导向转变财政支出结构和模式,关键并不在于财力的局限,而是需要调控部门的思维突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