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_zr 发表于 2013-1-30 01:19 
第一,生产资料是怎么来的?是工人原先带来的,后来才失去,还是原本就没有,何来的什么“失去”?其次, ...
现在继续同阁下讨论第二个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绝对自主自愿的交换关系(因为任何人都想多换点东西,却不可能实现),只有双方认为“公平”的交换关系。价格的压低抬高不仅是经常发生的,而且有时甚至明知道违背公平原则,自己也不得不接受。垄断价格就是这样。
从历史上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是不是“公平合理”?如果说绝对的公平,那肯定是不存在的。普通商品的价格还会上下波动呢,更何况是劳动者的工资?所以,问题就在于是否允许垄断。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史来看,凡允许工人同资本家集体谈判的地方,工资就会“抬高”;凡不允许的地方,工资就会压低,这难道是什么奇怪的事吗?
无产阶级的斗争之所以无限高于无产者个人同资本家的斗争,就是由于单个的无产者和单个的资本家之间实质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国家法律不允许工人同资本家集体谈判,因此工人不得不谋求政治权利(今天工人的“公民权”无一例外都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结果),而国家总是镇压;直到20世纪,无产阶级的斗争取得局部的胜利,才改变了这种状况。
至于资本家之间的斗争,你说得很对,结果肯定会抬高工资。但前提是劳动力短缺。在法制不健全的资本主义国家,只有劳动力短缺才会带来工资的提高。但随着新发明的出现,新科技的采用,通常情况下劳动力是过剩的,这必然导致工资被压低。
所谓“压低成本”,摆明了你是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反对工人的。资本家是人,工人也是人,凭什么工人的活命钱就成了资本家赚钱的“成本”,难道赚钱比活命更加重要?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不承认利益对立。在这里并不说资本家个人心肠坏,而是利益对立,使他们必然站在夺过、剥削工人的立场上。
至于所谓的“整体事实”,那是你选择性失明的结果。所谓双方利益的对立没有妨碍双方的合作关系,这里的“双方”实际上是偷换概念。因为如果是单个的无产者和单个的资本家,或者是无数单个的无产者和无数单个的资本家,利益的对立肯定、而且已经妨碍了合作。经济危机就是最明显的事实。之所以后来克服了经济危机,恰恰是由于无产者凝聚成一个阶级同资本家战斗,从而获得了局部胜利的结果。否则,相对过剩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早就灭亡了。
所以,现实中存在的,不可以当作“事实”。它是斗争的结果,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这其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后,商人的定义不是我下的,是你自己说工人是自己劳动力的商人,我才作了引申,目的恰恰是反证你的观点的错误。既然你认为卖儿卖女是不正常的,为什么就认定出卖劳动力是正常的呢?你见过哪个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难道不说明工人出卖劳动力总是由他的阶级地位决定的而不是由他自主决定的,不说明他恰恰是被迫的吗?
至于“公民社会”,少跟我卖弄这种高调!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根本就不会存在所谓的“公民社会”。你知道无产阶级获得普选权总共才多少年吗?你知道今天西方所谓的“公民社会”是无产阶级付出多大的代价才争取到的吗?
在你眼里,资本家简直个个是道德模范,看看你周围,有多少这样的资本家?拿这种理想化的资本家来说事,以建构一种虚无缥缈的阶级和谐,简单就是一种没有心肝的做法。
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大致实现了你所说的和谐,这就是中国。你在第一条所说的工人由农民转化来,等等,恰恰是中国的情况。你之所以还能盅惑一些人,也正是由于周围的人生活在中国。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恰恰是由于走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使中国少走了许多弯路,从而能够用30年的时间完成西方300年的任务。
你之所以还能盅惑一些人,是由于多数人不了解欧洲和美国的历史,拿现实的中国与理想的欧洲和理想的美国相比,极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我不需要拿出任何一个实例。只要你不是选择性失明,那么,这样实例俯拾皆是。《资本论》的揭露几乎全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官方数据。现在类似的著作,比如张夏准的《富国陷阱》等等,也都向人们提示了历史的真相,戳穿了新自由主义所编造的伪历史。
新自由主义对中国人的毒害,不在于它鼓吹民主、自由,而在于它伪造历史,试图利用群众对历史的无知和逆反心理、利用群众的审美疲劳心理搞垮中国。阁下可以想一想,你是不是无意中充当了他们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