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3-1-14 10:16:29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18:19:24
建议以文章质量作为唯一的标准,虽然其他标准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章质量有所反应,但是由于没有必然联系,在实行过程中很可能会变味,比如文章长度、作者身份、文献时期等。要求字数,作者可能为了篇幅拼凑一些缺乏营养的东西,或者相反;要求身份,也很难有一个身份的划分标准,把高低水平作者划分开;要求文献时期在很多情况下不一定适用。出于好奇把自己手头的一篇经济学界的国际牛人的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数了数,有多少是3年内的,有多少是5年内的,结果还真是没达到《动态》改革的设想要求。如果非要有一个文献时期要求,建议把JEL上的经典文章抽取一些做一个实证研究,看看引用文献的时期分布到底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21:57:56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22:29:34
个人觉得还是只是发综述性的文章,这样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5 00:09:55
匿名者 发表于 2013-1-14 21:58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74276-1-1.html
请楼主细察深思
谢谢94楼!可“深思”、难“细察”。我在该贴回了一下,并提出了一个或许可行的想法(前提是邮件不会太多),亦适用于此处,故重贴如下:



  谢谢楼主曾向经济学动态赐稿!我是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副主任胡怀国,虽然我刚入经济学动态编辑部两年、情况了解有限、且仅参与其中一部分工作(个人时间精力有限,兼主业是研究,故仅参与一小部分稿件的初选),但有愿望、有能力为优秀青年学子做一些服务工作。对于楼主反应的问题,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如下回应:

  每个人对文章的评价标准并非完全一致,我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保证好的文章不被埋没。为此,我拟稍后设立一个个人邮箱,在论坛公布,接受投稿人的申诉,初步要求如下(视乎反馈情况):

  (1)不接受投稿、查稿等邮件(请向编辑部查询,以免信件太多,个人无法应付;若每日邮件超过5封,则超出了个人处理能力,毕竟还有不少其它事情要做);
  (2)不接受认识我的人的邮件(以免受论坛朋友所提的问题的困扰)
  (3)仅接受如下情形的邮件:觉得自己的文章优于动态多数文章,但未获采用(若我觉得文章有问题,会明确告知问题在哪里,投稿人可以将我的意见在论坛公布;若文章很好,我会向编辑部推荐,争取跳过编辑部初审程序,直接发送匿审);视乎作者意愿,可以采取论坛直播的形式(进度、意见、反馈等)。
  (4)非自己所投稿件,若有问题,以后可通过上述形式反映,但目前尚不接受此类邮件。
 
  本着解决问题的想法,虑及自己的时间和工作性质,提出上述想法。若获正面反馈,年前拟付诸实施。

                                胡怀国谨识于2013年1月15日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5 00:23:02
huhuaiguo 发表于 2013-1-15 00:09
谢谢94楼!所知有限,不好回答,对该贴反映的问题,不论是否属实,我愿做出如下回应:我们会努力改变,我 ...
顶一下,勇气可嘉,希望动态越办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5 07:07:19
已设立并公布个人邮箱,参见新贴: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术道德监督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017242

 小可是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副主任胡怀国,2010年返京并进入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参与编辑部的部分工作。近来有论坛朋友反映,曾投稿经济学动态,且质量上乘,但未获采用或任何形式的反馈,闻之甚感惭愧。谢谢论坛朋友们对动态的厚爱,惠赐大作。将学术界优秀成果奉献给读者朋友们分享,并以此推进学科进步和学术进展,是任何一个编辑部的愿望和本职作在;但由于杂志风格、不同人对文章评价标准不统一等各方面的原因,同好文章“失之交臂”的情形很有可能。
  小可无意猜测具体原因,但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引入一种“反馈机制”或“申诉机制”,尽可能为优秀青年学子做好本职所在的服务工作,尽量保证好的文章不被埋没。为此,特新设立一个个人邮箱(huhuaiguo@yahoo.com.cn),供持有类似疑问的投稿人进行“申诉”。限于个人时间精力,为使得此机制能够运行,特提出一些要求,望论坛朋友能够理解和支持(视乎反馈意见,下述要求可以调整)。

  (1)此邮箱专供投稿人申诉之用,不接受投稿、查稿等邮件(请向编辑部查询,以免信件太多,个人无法应付),不接受同我有过任何现实世界接触的人的邮件(以免受论坛朋友所提问题的困扰)。投稿、查稿等邮件,小可将不予收看、回复(以免超出我的时间精力),请论坛朋友们谅解。
  (2)此邮箱仅接受如下情形的邮件:已经向经济学动态编辑部投稿,觉得自己的文章优于动态多数文章,但一个月内未获任何形式的反馈、或有反馈但三个月内未获采用。若我觉得文章有问题或不适合经济学动态刊用,我会明确告知是哪方面的问题,投稿人可以将我的意见在论坛公布;若文章很好亦适合动态,但因各种原因“失之交臂”,我会向编辑部推荐,争取跳过编辑部初审程序,直接发送匿审;并视乎作者意愿,可以采取论坛直播的形式(进度、意见、反馈、结果等)。
  (3)为使得有关设想成为可能、可行,初步考虑如下程序(公开、公正、并保护论坛朋友个人隐私,视乎论坛朋友意见可调整):投稿人回复本帖,并向此邮箱发送电子版(需在邮件中自己在论坛的“网名”,以便对应);我会尽快学习拜读,并告知个人初步意见(三种情形:难以刊用及其原因、可用但需修改及其初步修改意见、很好并进入匿名评审程序等),视乎投稿人需要可以公布于论坛(如此,亦有助于论坛朋友们了解我们的要求和工作程序,或提供宝贵的改进意见等)。针对三种情形,投稿人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我会及时报告论文刊发进度等,皆可在论坛直播(我会尽可能虑及投稿人隐私,避免直接提及作者与论文名称,初步考虑专设“编号”)。
  (4)若上述设想可行,望论坛朋友献策、出力。匿名审稿人可以由编辑部选择,亦可以由论坛朋友们推荐或自荐(我会提供有关文章的学科领域、专业特色等信息)。任何出色完成审稿任务的论坛朋友,可自动进入编辑部的匿名审稿专家库(我需要向编辑部汇报和争取,但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任何经此机制进入匿审阶段的稿件,编辑部会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匿审没问题之后的当月或次月刊用。
  (5)为保证客观公正,本人不同申诉人发生除邮件、论坛留言等之外的任何接触;申诉人和有关稿件的编审刊发等不涉及任何费用(感觉部分论坛朋友们想象力可能太丰富了),且稿件一经刊发,编辑部将按最高标准支付稿酬。当然,上述设想中涉及编辑部的部分需要小可汇报争取,但感觉问题不大。
  (6)为保证有关设想可行,请双方相互约束,相互理解支持:不论个人时间精力如何有限,我至少每周查看一次邮箱;亦请论坛朋友们多多理解支持,仅发送同稿件“申诉”有关、且感觉文章质量上乘的邮件(不要求觉得比动态“90%”的文章好,但至少自我感觉优于“80%”)。就我而言,认真学习拜读文章,写出书面意见,安排有关进度等,均需要时间精力,目前每月最多能处理5篇左右(毕竟有大量繁杂的正式工作要做,且研究是我的主业),望论坛朋友们理解、支持并自律。
    
  小结:
    个人邮箱:huhuaiguo@yahoo.com.cn
              该邮箱仅接受已向编辑部正式投稿、且在规定时间未获反馈的论文作者的“申诉”,望我们双方相互理解、自我约束。


                                胡怀国谨识于2013年1月15日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7 21:09:50
有点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9 11:39:53
少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实实在在发几篇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这才是刊物能够安身立命的本钱。
回顾一下你们发的论文,有几篇有生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9 11:46:02
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9 15:03:13
学习了,现在动态想都不敢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0 12:19:12
我来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 15:20:16
关注~最近在写综述类文章,还在各种迷茫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1:45:30
学习一下!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2:15:56
先取消理事单位的隐蔽性集体版面费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 15:46:04
路过看看,回头有机会投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4 16:58:44
《经济学动态》投稿申诉机制我已经实践!谢谢编辑老师!下面是邮件来往内容:

主题: 胡老师,您好!投稿申诉
胡老师,您好!
              在论坛上看到您的帖子,深为您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动。也给了我一个机会。
               我是《动态》的常年订户,非常喜欢贵刊的综述栏目,我在自己博士论文和课题的基础上,于2012年7月向贵刊投稿《XXXXX》,发送了电子文稿并邮寄了打印稿,但至今未有任何形式的反馈。《经济学动态》XX年第X期曾刊登过一篇《XXXX》的论文,我认为,这篇论文还不够完整,因为从我的研究来看,从这样完整的角度对XXX问题进行综述研究的,目前国内还没有。
               我对未采用稿件的原因有几个疑惑,一个是也许XXXXX问题研究比较冷门,并非热点?二是论文太长?(2万字)三是论文本身的其他问题?

             本来是没报什么希望,没想到看到胡老师的帖子,忍不住想问问。总是想知道什么原因嘛。如果有经修改可以采用的机会就太好了。
                总之非常感谢您!希望有机会多交流!

                                                                  Xxx
主题:回复: 胡老师,您好!投稿申诉
您好!
谢谢申请“申诉机制”,更多谢惠赐大作!你的投稿,我有印象,结合你重新发来的电子版和“疑惑”,简单回复如下(时间关系):XXX是重要问题,但过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对较多,已有了一些共识性的看法;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很多,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如:(1)XXXXXX争论多时)?(2)XXXXX如此等等。

您的文章,质量没有问题,XXX亦非冷门,篇幅不是问题。我们的初步意见是:(1)文献偏旧,55篇参考文献只有一篇为最近五年;(2)探讨的内容,多数已有相对成熟的讨论,对新的理论进展和现实热点反映不够;(3)理论高于现实,但源于现实并服务于现实,文章的现实感有待加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有关领域几乎完全是另外的样子)。故而,该文没有通过编辑部初审,没有进一步送交外审。
当然,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你可以进一步提出不同意见。上述有关回应,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日后编辑部同投稿人的交流,故该邮件将同时贴在人大论坛上。

胡老师
       您好!
       看了您的回复,感觉您提出的几点意见非常合理,有的意见我自己也确实已经有所意识,有的原来没有意识到,现在经过您的提醒感觉确实有所收获。您的几点意见也确实给我指明了方向,非常感谢!
      有您这样的回复,可能对您来说只是几句话,可是对像我这样的许多投稿者来说真的是非常珍贵的,它指导我们、激励我们、温暖我们、给我们信心!弥足珍贵。
      很感谢你,胡老师!有您这样的编辑,我会继续努力,再向贵刊投稿!谢谢!

      祝     工作顺利!春节愉快!
                                                                                  XXX
谢谢!若方便,建议你把部分“回信”内容(你觉得合适的部分),作为“回复”贴在我在人大论坛发起的帖子上。此建议以及我在人大论坛发帖的主要想法是:目前,不论整个学术界还是包括动态在内的杂志,都处于转轨时期、有些乱,年轻学子必有诸多不便、不解。尽管如此,我一直觉得:其一,没有绝对的公平、亦没有绝对的不公;其二,相对于其它领域,学术界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应该是最“干净”的地方,毕竟都是读书人、都有学术理想,做事不至于太过分。故而,我宁愿冒着职业风险、付出些许精力,在论坛同年轻学子交流,望他们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毕竟,调整自己比改变社会来得容易。再次感谢!怀国

胡老师,您好!我自己回信的部分我会掌握好发布什么内容,主要是相关的论文名称、人名单位隐去。胡老师其实你的信件内容也很有价值,你看看需要不需要一起发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3 11:46:21
谢谢胡老师的坦诚,提几点看法:1、初步筛选不合适的文章应在1个月内网站告知。2、国内组和国外组如何划分,如何判别一篇综述是国内还是国外为主?3、提倡长文,特别是参考文献不宜太少,为了压缩版面而减少参考文献的做法对综述性文章发表是不可取的,建议50篇以下文献文章不予采用——即便是新兴议题,尚不足一定文献积累,综述也没啥意思。4、应提高贵刊编辑学术质量,如果仅以您一己之力,对海量稿件进行初步甄别都是很难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5 23:57:16
制度的修改需要慢慢来,但是有改变就会有进步!祝越办越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9 16:24:3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12 15:42:34
很好,不再是简单文章的堆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 11:42:15
manchern 发表于 2013-1-10 16:57
为胡老师的努力鼓掌加油。几点意见仅供参考:1、高质量综述的撰写人一般需要是资深专家甚至本身就有理论贡献 ...
这就是《经济学季刊》的要求嘛!国内关于理论贡献的研究人员,可以说基本为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 11:47:01
字里行间流露出动态编辑部锐意改革的精神,尤其是拿其特色和精品的综述部分做改革的试验田。对于增加综述篇幅和缩减综述篇数的取向,举双手赞成!综述不仅仅是理论综述的态度,更值得赞赏!相信经济学动态杂志会越办越好,办出自己鲜明的品牌特色,同时兼具对理论问题的深刻讨论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9 15:18:02
补充说明:谢谢大家关爱!我已离开经济学动态编辑部,恢复普通科研人员身份,以后同论坛朋友一样是“投稿者”了。我现在想做的、能做的,就是安安心心读点书,追求的只是一张平静的书桌。过去,因动态编辑部而来到论坛,并一度受到论坛朋友们的关注;不论赞我者、罪我之,均深表谢意——生命本是偶然事件,我更是微不足道;我知道,大家的关心,并不是因为我本身,而是因为我在编辑部工作!现在,我已与编辑部无关,此帖内容作废,望朋友们谅解!

  胡怀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30 10:05:25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