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303 0
2007-08-07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巨额外汇储备并不是导致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关键.想想看,本来一个岛内,生产正常,交易活跃,岛内货币供应也刚刚好,这个时候,岛内有人在发现外面还有其他岛存在,这就开始了对外贸易.于是,岛内企业大量生产岛外居民需要的商品,换回岛外的货币,通过岛内中央银行,兑换成一定量的岛内货币(岛内实行固定汇率制).这时,岛内企业手头上多了一些货币,可以说整个岛比之前少掉的是一些岛上的资源以及岛内人付出的劳动,比之前多起来的是一些货币.但是,岛内企业会用这些货币加大生产能力,进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供给岛外人.来赚取更多的钱

这时,关键的问题来了,只要岛上还有资源可待开发,或者还有闲置的劳动力,换句话说,还有生产资源,那么就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反而由于岛内货币的增加,刺激了岛内经济,激发了潜在的生产能力.这时岛内居民会发现,生产出的这些产品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但自己手头的钱却多了起来(辛勤劳动挣回来的嘛).消费能力增强了.

继续下去,等到资源开发殆尽,也没有闲置劳动力的时候,产能达到最到化,再从岛外换回来的货币就滞留在了岛内,要么开发别的资源,生产另一种商品,要么就只有拿来消费了,而后者才造成了市面上货币太多,通货膨胀了.

近年来我国通过出口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赚了不少外汇,当然也付出了很多资源和人力,但是由于生产技术到了一个瓶颈,也就是生产能力到了一定的限度,在用了这么多农民工和资源的基础上,出现一个生产能力的制约了,结果企业赚回来的钱若是在拿来投资建厂房,要么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导致产品雷同,竟相压价,要么就是由于资源稀缺性导致成本提高,结果都是赚的钱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了.最后由于缺乏很好的投资渠道,吸附不了这些多出来的货币,流到市面上就造成了通货膨胀.所以,提高研发能力,多生产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开辟另外的生产领域和资源,生产另外的产品,是释放这些多余货币的很好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