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426 11
2013-01-24
两者并非如西方微观经济学所述是两个割裂独立的部分,本质上它们都统一于货币关系,即投资是货币的分配,消费是货币的回收,供给是货币成本加利润的诉求,而需求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工资所得。 前者永远大于后者,因此,亏损不可避免,这就是经济周期的必然性。大萧条之后,消费信贷、ZF借贷的发展,使周期得以循环,消费不足得以缓解,但债务危机却愈演愈烈。  
尽管资源、环境、劳动力、技术等都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但它们都可归结于供给范畴,因此,仅调整这些变量无助于经济周期的根本改善。
事实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经济周期我行我素。同时,经济危机更多的表现为资源、劳动力过剩,而不是相反。
因此,所谓的依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脱危机周期只能是一个传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供求指的是商品经济的供求,并非是自然经济的供求。商品经济以市场经济为典型,货币与银行成为经济核算的枢纽,追求货币利润是厂商的生产动力,而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实物利润是地主的生产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4 12:21:35
“投资是货币的分配,消费是货币的回收,供给是货币成本加利润的诉求,而需求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工资所得。 前者永远大于后者,因此,亏损不可避免,这就是经济周期的必然性”    这和    “社会发展自从剩余产品出现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社会的人借助生产工具形成的综合生产和供给能力远大于他自身的综合需求和消费能力”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总之就是存在,而且永远存在   供给大于需求 这一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4 12:24:42
never00 发表于 2013-1-24 12:21
“投资是货币的分配,消费是货币的回收,供给是货币成本加利润的诉求,而需求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工资所得。 前 ...
不是一个意思。前者不管技术是否进步,始终存在,属于货币范畴;后者反映的是技术发展,属于实物范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6 00:17:58
“前者永远大于后者”???经济学论证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6 01:12:08
山东汉子 发表于 2013-1-26 00:17
“前者永远大于后者”???经济学论证在哪里?
前面的文章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7 16:23:43
基本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