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一支独大与奇瑞车销量的惨淡是国之大不幸
推荐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新著《谁绑架了房地产:中国经济濒临衰退的前因后果》一书
/余治国、叶楚华
前几天给《商界评论》写了篇预测比亚迪未来发展趋势的稿子。当然,比亚迪这样不靠谱的企业,前景悲观是显而易见的,不说也罢。但遗憾的是,奇瑞车被大众、通用逼得亏损上亿就实在令人扼腕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中国只有这个执着于全面提升民族汽车工业水平的企业——奇瑞才能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懂得任何一辆车的优点(状态变量)由哪些控制变量决定,而缺点(状态变量)又是由哪些控制参数决定。因为只有奇瑞才有全中国唯一的整车汽车实验室,其他无论是所谓自主品牌的土货或合资品牌的舶来品都不具有这个能力。比如热销的长城哈弗,明眼人都知道那是山寨日本的五十铃AXIOM。这让人回忆起那个山寨丰田花冠的不靠谱的比亚迪生产的曾经热销过的F3。我们不得不对国人的品位与理性消费的能力产生质疑。当然,老掉牙的捷达、韩国血统的凯越都能热销,我们的这种疑问恐怕也算不上是疑问了。
很多人总是以为,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恐怕连发动机都设计不了,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恐怕也就2、3年最多4、5年的寿命。这未免太小看华人的创造力与智商了。众所周知,丰田普锐斯的整体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极为先进,甩比亚迪的混合动力几条街不成问题。但却有几个人知道,该车技术研发的骨干却是丰田美国公司的几个华裔工程师。奇瑞自主研发的能力虽与世界级车企有差距,但进步却大到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以发动机为例,很多人以为性能优越的发动机必然是进口或山寨的。然而,奇瑞自主研发制造的发动机不仅供自己的车用,还出口给意大利菲亚特车用,将来还要用在捷豹路虎车上。很多人以为奇瑞和捷豹路虎合资是占了便宜,恰恰相反,奇瑞是捷豹路虎的拯救者。目前捷豹路虎的发动机主要都由福特供货,但根据协议到2015年福特就要取消供货。唯有奇瑞的优越发动机才能帮助捷豹路虎摆脱福特发动机的束缚。
再以车身和底盘为例。车身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冲压工艺。较为落后的车身工艺是车身各部分使用厚度各异的钢板冲压,之后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法拼出整个车身。60年前风靡世界的甲壳虫、现在的比亚迪车,甚至索纳塔、凯美瑞这样的车都是采用这一低成本低质量的冲压工艺。较为先进的方法是将车身各个部分厚度各异的钢板进行整体冲压然后再用激光拼板折叠焊接,这一方法的工艺复杂,设备与模具贵,成本高。奇瑞的A3、G5和风云2均采用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目前市面上20万以下的中低端车型,只有奇瑞的A3与G5这个两款车的车身用了最多的高强度钢板,各为40%和70%。就底盘来说,国内20万以下的中低端车型也只有奇瑞A3和G5才有大摇臂的多连杆的独立悬挂。这种整体笼式结构的车身和陷阱的底盘,比一般的合资车坚固得多。用料厚道,所以整车才重,接近欧系豪华车,但油耗却并不高。而一些合资车不经撞或者说安全性低的原因也在于此。难怪有人看到奇瑞车和神车大众帕萨特相撞事故时(奇瑞车仅小擦点皮,帕萨特大灯全灭,连整个车最贵的配件——大众车标都飞出车身)揶揄道,神车全身上下最贵的就是神车的车标,至少值10万。
尽管奇瑞A3与G5的质量如此优越,价格又如此便宜,为什么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却仅有合资神车的零头呢?当然,一些合资车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而胡说八道和谁给钱为谁说话的媒体的胡说八道都是原因之一,但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为根本的原因有两点:次要的原因在于,三鹿(奶制品的问题各国都很严重,最近新西兰牛奶就有爆炸性新闻,纪录片《食品工厂》也值得一看)、比亚迪之类的不靠谱的产品连带影响了其他企业的声誉。首要的原因在于,无论在朝还是在野的当下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大多是吮吸着《丑陋的中国人》与《河殇》之类妄自菲薄的精神毒奶汁长大的。
当然次要原因的出现由社会、文化与经济各个方面的诸多问题引发的,不是几句空话便可以讲完的,在此一笔带过。我们仅看看这个首要原因。目前活跃在ZF、企业、媒体以及高校的骨干力量,他们成长的年代是中国全面模仿学习西方国家的时代,也是民族精神最为萎靡的时代,更是民族虚无化最为严重的时代。经过这一时代精神的洗礼,很多这一年龄段的国人大多带有一种非理性的病态的媚外心理。
比如官车,即使不用丰田COASTER,也得用奥迪A6、A4、霸道、帕杰罗、凯美瑞、帕萨特。街头官车几乎是清一色的外国货。更有甚者,工信部某位领导在中国汽车的某个国家标准要直接照搬日本日产的标准,这意味着要将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拱手让给日产公司。幸亏科技部的万钢部长据理力争,这一匪夷所思的决定才未得逞。如果一切惟东洋人或西洋人马首是瞻,还谈什么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梦?
至于盲目跟风从众的小市民小资们,手机一定也要用苹果,即使卖肾也在所不惜。再差怎么也得用个三星、诺基亚。华为手机那简直是民工机。家电怎么也要用索尼、松下或夏普,也不管夏普面临破产,松下、索尼早已没落。洋快餐的速成鸡、病死鸡以及长了8支翅膀的变异鸡也不妨碍衣着光鲜的他们在肯德基大快朵颐,顺便还要鄙视一下民工用餐的街边大排档。不信可以去各地的肯德基、麦当劳店面看看,依然门庭若市。
这种奇怪的思想反映在车上,就是非合资车不买,即便是质量低劣的韩国车也会让他们在面对奇瑞车时也霸气侧漏,优越感莫名地油然而生。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捷达以及捷达拉皮的新宝来在国内热销,穷人们宁愿花相同的价格买二手飞度、二手尼桑,也不愿意买奇瑞的新车。乃至于有些人特别关心购置奇瑞车的车主,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车千万不要上高速跑长途以防散架,似乎车是纸糊的。乃至于瑞虎7-9L的油耗也变成了油老虎,而油耗更高的韩国血统的新凯越却变成了皮实的代名词。
汽车行业的众生百态,本质上与房地产泡沫一样,归根究底不过是缺乏独立人格,只有盲目的从众心理。所谓市场决定一切,其实是消费者主权理论假设的推衍,人们忘了生产者主权的理论假设在一个由乌合之众组成的市场中可能更具有解释力。一个由一群缺乏独立人格、盲目从众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必然缺乏国格自信,自然就容易陷入癫狂的非理性。
房地产市场是这样,车市也是这样。与房产相比,汽车要重要得多。汽车工业对于一国工业来说,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几乎也集成了一国工业的精华。比如捷克这样当年的世界十大工业国,塔特拉重型卡车、捷克机枪、捷克LT38坦克,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然而在著名的斯柯达被大众收购这样的标志性事件时,几乎宣布了捷克工业的死刑。工业技术的堕落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堕落。现在捷克的少女们如果没去西欧国家卖过春,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如果奇瑞这样的国货难以崛起,产业升级与扩大内需也只是空谈。再大的市场也只不过是为为他国作嫁衣裳。至于靠房地产来扩大内需,正如我们在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新著《谁绑架了房地产:中国经济濒临衰退的前因后果》一书中所分析的——结果只能是无法遏制的通胀与国民经济的崩溃。我们只能不无遗憾地说,房地产的一支独大与奇瑞车销量的惨淡是国之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