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3-2-7 10:20 
增加货币是GDP增长的需要,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为什么是给别人而不是增发到老百姓的手里?
您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当提到中国经济有接近10%的高增长率时,我国的老百姓常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惑,比如有些人问:既然这么高的增长率,怎么大学生毕业找到不到工作,怎么我的工资不涨,其实这就是微观和宏观的问题。
实话,每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但其实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每个个体的收入都会同步增长,就像我们看到了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高增长的行业前途越来越光明,夕阳行业越来越惨淡一样。比如中国的电信,石油,煤炭,保险,银行,军工,信息技术等等,这些行业甚至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然而,那些失去竞争力的个人,企业和行业却非常不景气,并且这些弱势群体往往在数量上又占据多数,这就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感觉越来越不好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越大,给人的感觉越是如此。
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反映了国家正在进行大幅度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优胜劣汰会成为中国市场不可逆转的趋势;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这给每个人提出了一个紧急的课题,如何快速给自己充电,如何加速提高个人的竞争力,多了解国内的宏观现象,了解自己所处行业的前景,所在企业的前途,尽可能使自己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国整体经济的增长,是一个宏观问题,2010年GDP增长达到10.3%的时候,说明增长多出3.9万亿RMB。有了这些钱,ZF就会好过点,ZF可以多点税收,可以用来补发拖欠工资,义务教育可以多点保证,可能大家还能多享受一个公园,多一条马路,或者甚至多一盏路灯,多了一个垃圾箱等等。
总体,虽然现在国人之间有富人和穷人之分,这些都是相对的,和过去相比,即使是穷人,但是也有天壤之别,比如过去30-40年前,穷人是吃不饱肚子的,而今天的穷人是买不起房子和车子,没钱是相对而言的。所以这些都是GDP增长到如今带来的一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