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1763 0
2007-08-08

<基督教箴言报>产品安全丑闻的教训

一系列产品安全和食品污染问题,以及媒体曝光的山西黑砖窑时间,国家食品监督局局长执行死刑...

美国人对上述情况的分析结果十分相似:"美国拓荒时代的资本主义风气",精神空虚,地方保护主义,和缺乏法制.

然而,当前事态发展所提出的一个范围更广泛的严重问题是:现代中国的社会契约极为脆弱.

与所有社会一样,中国在上世纪就播下了导致当今种种问题的种子.

到上世纪20年代,刚刚建立的中华民国举步维艰.地方军阀导致国家四分五裂.外国列强行使着各种特权.无人制止对贫弱百姓的盘剥.饥荒,时疫和社会暴力肆虐着这片土地.

中国的苦难是孙中山最为忧虑的问题.1924年他在病逝前对中国的疾患进行了彻底诊断并开出了药方:

"....(我们)应与欧美并驾齐驱.但中国人只讲家族和宗族团结,却没有民族精神.因此,中国虽聚四万万之众,但实为一盘散沙,直至今日沦为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在世界事务中地位最为低下....如果我们希望挽救于危亡,就必须提倡民族主义,即用民族主义精神去拯救国家."

孙中山的警钟在纷乱的中国近代史突出了一个中心主题:需要在以民族为本的新身份意识的基础上,将散沙状的贫困大众团结成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团体.

中国当前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及其全球影响力会让孙中山含笑九泉.但社会契约仍存在严重问题.当代中国人的意识形态里没有一点会认同向嗷嗷待哺的婴儿出售假冒伪劣和毫无营养的"婴儿食品".普遍价值观也不会支持生产没有药性甚至会致死人命的药品.

那位因受贿后批准生产不合格药品而被执行死刑的官员,山西黑砖窑主以及中国无处不在的没收农民土地以期在房地产业大发横财的官员,他们就 没有考虑"为人民服务"或孙中山所说的"一盘散沙"的问题.

在揭露出的这些当今世纪的面貌的背后仍隐藏着那个旧难题,即中国人如何建立合乎规范的社会共识,以遏制根深蒂固的强取豪夺的社会习性呢?

几千年来,广泛流传的个人,社会和政府行为规范以一种既松散又牢固的方式粘合成中国的传统秩序.中国19世纪和20世纪所经历的动荡已导致这种传统秩序大都灰飞烟灭.而中国当前所提倡的"和谐社会"和对官员腐败现象的痛斥正是对这个痼疾般的难题作出的回应.

摘自2007年8月7日参考消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