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应该问问彭老师花了多少版面费...
我理解他的做法,在他的环境里面,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
我也看过他的文章,有些观点可以,但是有些不太规范,可用“炮制”来形容。
这似乎跟我读研究的女友和她的同学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在“写”文章。他们很可怜,就是为了在中期考核里面成绩好一点,拿点奖学金,少出点学费,减轻点家人的负担--结果就是很多人都是在借钱发文章。
可惜所谓的“核心”,几千块就能发出去的。大学里面已经充斥了无数的文章串串,一号多刊、假期刊相当严重。
女友的室友有次上当了,发了篇文章到一个根本没有刊号的杂志上,但是最后却不敢说。因为她怕她一说出来,那么多在这个杂志上发文章并以之毕业的同学就会丧失毕业资格。
楼主摘出的杂志,我一个都没听过。不要告诉我什么CSSCI,我不认这个。每个月都有几个所谓的CSSCI跟我约稿,可能如约会很好发吧。但是这样做有意思么?除了博取一点薄名和现实的功利意义外还能得到什么?
我没有我的同学那么牛,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管理工程学报、统计研究等等加发了7,8篇,现在目标已经移往国外期刊。但是我始终在追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这些杂志,并且得到一些回报。
我用一年的努力,换取一个有意思的TOPIC,一篇有水准的文章,一份好期刊的认可。即使在以后,我并不想做学术。但是我仍然认为,一种严谨审慎的态度是我们需要的。
曾经有幸面对面和一个美国的讲座教授聊了一会儿,他是JF,JFE,RFS的常客,FR的副主编。他说,他最短的文章,通常也会花掉两年时间,最长达到7年。他在JFE上面发过的文章,最多的改过上百遍......
听完之后,我很震撼。也许,这真的是我们最缺失的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5 11:18:4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