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_zr 发表于 2013-2-22 22:28 
没看出有什么新意,仍是生产三要素的变化形式。况且,没有谈到劳动者和生产工具提供者之间如何分配劳动成 ...
人类创造了社会和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考察研究创造这些财富的种种形式,无一不是由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化和而形成的财富价值,所以我们如果厘清了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客观价值构成也就找到地球财富价值的形成基因,有了基因层面的指导,人们对社会的改革发展才会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和思路。
我们解析了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客观价值构成如下:
(一) 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要素
1、 投入者的直接具体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耗损占用的全民所有的自然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5、 投入者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量
(二) 物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要素
1、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2、 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社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耗损占用的全民所有的自然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三)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1、 投入者的直接过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耗损占用的全民所有的自然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由以上解析我们不难看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价值构成的2、3、4项是“社会属性的公因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三项社会属性价值构成的合价值将会越来越高并在劳动者的不断创造下产生倍加或自乘的高速积累作用。而1、5两项则是私有属性价值构成要素,其投入者的价值构成比例会随着社会属性价值构成的不断增大而越来越小,但永远是大于零。
我们可以将(三)代入到(二)的投入者的间接劳动中,再合并同类项,再提取出它们的公因式后结果如下:
(一) 人力资本就剩下
1、 投入者的直接具体活劳动
5、 投入者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量
(二) 物力资本就剩下
1、 投入者的直接过去劳动
这才是作为个体的人在创造财富价值过程中的全部贡献之所在。每个体个人一生用于创造财富价值所投入直接过去劳动、生命量和体能(如果不发生意外)大体上是没有太大出入的,现在之所以出现巨大的贫富差距,主要是某些人凭借特殊权力掠占社会积累成果、他人劳动、社会资源造成的。
所以我们应该主张,2、3、4项的社会属性的公有成分,其责权利在社会,属于社会公众责权利规范的对象。1、5项是私有属性的个人成分,其责权利在个人,属于个人私有责权利规范的对象。
这样在厘清资本价值构成各项要素属性及比重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厘清其管理的责任范围和权利分配的属性及含量,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客观价值构成的形成、发展规律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而才会有先进的社会改革,再进而才会有先进的政治改革!从根本上矫正铲除过去那种自欺、欺人、欺地球的劣根,树立客观公正的价值信念促进人类社会公平和谐的发展。
这应该是我们探讨财富价值理论的天然基石,这也正是共产党公有制为主体理论的客观基因。道理就这么简单、明显、确凿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如果不尊重道理,甚至肆意践踏道理!其后果是不难想见的。谨此希望能为我们的现代社会改革提供一点伦理依据和制度资源。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先把我们的理论,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为了人类,为了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