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按日通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情况半个多月后,环保部推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最严”产业政策,其中指出将对包括19个省的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内的重点控制区,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业及燃煤工业锅炉的新建项目,火电、钢铁、石化工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的现有项目,实施特别排放限值。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指出,历时空前的雾霾天气给我国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此次提出的特别排放值被称为“最严”产业政策标准,严厉程度与国际标准不相上下。高污染企业的环境成本将“内部化”,但后期能否给群众一份合格的答卷仍存在质疑。另一方面,环保产业再次享受政策东风,在大气污染治理将捞上“一桶金”。
特别排放限值的出台预示着环保部门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不仅仅只停留在PM2.5监测层面。雾霾天气是我国加快空气污染治理的导火索,使全面治理计划提前了半年,使火电、钢铁、石化等高污染企业感到措手不及。毋庸置疑,排污标准的提高意味着企业环保设备投入、运营成本都将水涨船高,这对于处在过渡时期的企业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或将迎来企业像中西部转移的大潮。
环保行业不仅是政策主导型行业,而且属于舆论环境刺激型行业,人们对关系自身生存的空气问题越敏感,环保行业的也就因此获得越多的市场发展空间。升级版大气质量控制标准增大了人们对空气净化设备的需求,同时需要依赖于第三方环保服务行业协助企业共同运营净化机组的安装和维护。可以预计的是,后期特别排放标准的全面推广将使整个大气污染治理市场“爆表”。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热点行业追踪分析报告》指出,特别排放值的实行仍然存在很大阻碍,由于当前传统产业发展面临困境,难以负担高昂的环境污染成本,众多中小型企业为转移成本压力,有可能会通过采取产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或者进行厂址转移,逃避一二线城市的高要求。环保部门需进一步完善对污染企业的追踪体系,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型。
http://www.ocn.com.cn/info/201302/huanbao2200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