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heng 发表于 2013-2-27 11:39 
这个问题是很有意思,却也是非常严肃的问题。也是马克思资本论立论缺失的一个基础。
对马克思理 ...
正如你所说的,马克思是以“社会分配的不公平、不公正”这一现实情况,做为他(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存在“剥削的理由”。
但是,“平均分配肯定不是公平的”。所以,我认为,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公正”经济学或“正义”经济学。马克思推崇的那个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学思想,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然而,经济学的永恒主题是“效率”!其中“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是最根本的两条。
马克思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苏联实行了70多年。关键问题出在,谁是计划的主体人?谁把握着全社会的资源调配和分配?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人们只要“各尽所能”,“埋头做事”就足够了,人们不要去管“闲事”,不要追问“劳动效率”和“劳动效果”到底怎样?特别不要想着去“监视”领导层(特权阶层)的人事安排和政策导向。
最终的后果将如何呢?——请看叶利钦写的《自传》吧!
叶利钦说:“关于我的别墅情况,我想另外再说几句。这个别墅在我之前是属于戈尔巴乔去的。后来,为他又重新建了一幢别墅,他就搬到那儿去了。我头一次到别墅时,在入口处,别墅的卫士长迎接我,先向我介绍此处的服务人员——厨师、女清洁工、卫士、花匠等等一些人。然后,领我转了一圈。单从外面看这个别墅, 你就会被它巨大的面积所惊呆。走进屋内,只见一个50 多平米的前厅,厅里有壁炉、大理石雕塑、镶木地扳、地毯.枝形吊灯、豪华的家具。再向里走,一个房阅、二个房间、三个房间、四个房间。每个房间都配有彩色电视机。这是一层楼的情况,这儿有一个相当大的带顶棚的玻璃晾台,还有一间放有台球桌的电影厅。 我都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洗脸间和浴室,餐厅里放着一张长达10米的巨大桌子,桌于那头便是厨房,像是一个庞大的食品加工厂,里面有一个地下冰柜。我们沿着宽敞的楼梯上了别墅的二楼。这儿也有一间带冰柜的大厅, 穿过大厅可以到日 光浴室去,那儿有躺椅和摇椅。再往里走便是办公室,卧室。还有两个房间不知是于什么用的。这儿同样卫有几个洗脸间和浴室。而且到处都放有精制的玻璃器皿,古典风格和现代风格的吊灯、地毯、橡木地板等其它东西。结束巡视之后,卫士长兴奋地向‘这个别墅怎么样?’我好像哼哈了几句。我的家人基本上是被惊呆住了。所有这一切都是那样的毫无意义。我现在对什么是社会公正、什么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已没什么好说的了。这是一目了然的事。但这一切那是为了什么?为何要那样荒谬地热衷于满足自己的那种讲究官僚式气派的愿望?谁也不需要那么多的房间、洗脸间有电视,就是当代最杰出的活动家也不会需要。”详见《叶利钦自传》第134页
为此,叶利钦感概地说:“如果相信教科书上的话. 则社会主义(xiaxt注:即马克思那个“社会主义社会”)且很早、很早以前就建成了,但后来我们不知为何又开始对社会主义进行补建,直至“完全和彻底地” 建成。不过思想家们对此还不十分满意。当时就在勃列日涅夫的授意下,他们又宣布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现在使这帮人大伤脑筋的是,该给下一阶段起个什么样的鬼名字呢?因为,总得有个说法呀!我们不可能没有个说怯,根据我国一些理论家的统计,目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我们这里共有26种苏联生活方式。 大概很快就会有无数的、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如果对社会主且的理论以及实践不带偏见地加以比较的话,就会明显地看到:主要的经典理论当中只有一条是实现了,这就是公有制。而这个公有制,弄得也是很粗糙。至于社会主义的其他成分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 或者还要加以修改,
修改得面目全非为止。”详见《叶利钦自传》第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