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9171 (2013-02-28)
英国《金融时报》 拉尔夫?阿特金斯 伦敦报道
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已从金融危机前的峰值缩水逾60%,其中英国的降幅最为显著,凸显国际金融领域的紧缩趋势以及银行面临的压力。
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在昨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去年国与国之间的跨境贷款与投资规模总计4.6万亿美元,较2007年的11.8万亿美元显著下降。其中相当大部分降幅是由欧洲债务危机导致的。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相对较为稳健。
麦肯锡指出,跨境资本流动显著萎缩“给金融全球化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跨境资本流动在2007年以前的增长,有很大部分与不断加剧的经济失衡相关,而后者助长了债务泡沫。但报告警告称,“现在可能出现一个更加分裂的金融体系,其中某些国家获取融资的途径将受限制,并且借款成本更加高昂”。
虽然全球经济增长已经有所回暖,但报告作者之一苏珊?伦德(Susan Lund)表示,“我们完全没有看到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有任何恢复”。
受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影响,2009年的全球资本流动规模大幅萎缩至1.7万亿美元,创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次年的复苏后来已出现逆转,受欧元区银行退守国内业务影响。
报告强调了欧元区危机对于区域内银行造成的负面影响。报告指出,虽然西欧地区贡献了1980至2007年间全球资本流动56%的增长,但此后全球资本流动的显著萎缩也有72%应归咎于这一地区。
英国不是欧洲货币联盟成员,但根据麦肯锡的测算,英国在2007至2011年间的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下降了82%,这反映出该国作为欧洲金融交易中心的地位。
在欧元区内,银行的国内贷款规模以及所持国内债券规模自2007年以来有所上升,但伦德表示,“创造欧元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促进市场融合——但事情发展的方向却与此相反”。
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已经重返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麦肯锡指出,目前中国对拉丁美洲的贷款规模已经超过了世界银行(World Bank)以及美洲开发银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的贷款之和。
译者/马拉
(本新闻文章由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ftchinese.com)授权,转载在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