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075 5
2004-10-15
——公有制和是产化的兼容性问题和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的选择

郎顾之争表面上在谈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国内主流经济学界在为国企产权改革辩护,挺郎派在为国有资产流失蒙冤叫屈,事实上,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决定于一个前提所推出的必然逻辑结果,而这一前提就是:公有制与市场化是否兼容的问题。市场化是中国整个经济改革的逻辑起点,如果公有制与市场化兼容,那么公有制就无需改革,如果二者不兼容,那么我们就必需对原有的公有制形式进行调整。

一方面,市场化意味着要求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自负盈亏的竞争,即必须使企业具有预算硬约束。简单来说,在中国的改革实践中,经历了所谓“吴市场,厉股份”的过程,在市场化的前提下,事实上,国企改革所采取的股份制改革和多层的委托代理是在模仿私有制或者私有制下的公司治理形式,将国有企业改造为自负盈亏具有硬预算约束的经济实体,这是使企业满足市场竞争要求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面临的问题是,在剩余索取权不可转让的前提下,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经营者的目标函数和国有资产最大化的目标有可能不一致,道德风险和代理人与生产者利益趋同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根据西方企业治理形式对有关代理人最优薪酬计划的设计,给与代理者期权可以使代理者的目标函数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一致,以此避免来理人的短期行为。因此,按照这个逻辑,允许企业经理人收购部分国有企业股权是市场化必然的逻辑结果,即所谓MBO(十六大也承认了经理人收购部分国企股份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市场化要求自由交易,即要求产权的可转让,而剩余索取权的可转让是产权可转让的基础。

市场化的经济改革从两个方面均要求国有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可转让。但是国有资产剩余索取权的可转让性和国有产权不可兼容。那就意味着,按照这条国有企业的改革逻辑,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领域的退出不可避免。

既然如此,要保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要体现在质量和控制力上。也就是说,国企改革无须全部进入市场。具体来说,在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退出,而在某些非竞争领域,如公共物品的提供,自然垄断行业,国有经济也应承担国家产业政策引导性的任务,如进入高新技术的开发领域,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因此,我认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自有其逻辑,不是某几个人鼓吹的结果,因此我不支持郎的观点。

依照这个思路,我国国民经济的管理模式必然向政策手段和计划手段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在竞争性的领域,民营经济应占主体地位,国民经济的管理方式应主要以政策手段为主,以产业政策引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制定法律法规等微观规制规范微观主体行为,保持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非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占主导,这些企业不能以市场利润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方式,因而国民经济的管理方式应主要以计划手段为主,用数量质量和政策目标完成情况等指标方式衡量企业经营状况,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将康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0-16 00:51:00
你这个,好像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那本人大版教科书上的理论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17 16:29:00
如果公有制与市场化兼容,那么公有制就无需改革,

兼容也不见得会是效率最高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17 17:59:00

能不能兼容,不妨“摸着石头过河”走一遭。

国资流失是事实。虽然我也认为改革公司内部产权结构能提高内部效率,但本人在参与的大型国企改制课题中,对国资流失有触目惊心之感,暗箱交易、设租、寻租非常普遍。我不反对产权改革,但国资流失的确是个问题。国资毕竟是全体公民共有财产。从理论上讲,国资流失到官员手中,中国革命无异于又一次“谁打江山谁来做”的农民起义,流失到企业家手中,我倒是持有限度地容忍态度。就公平讲,与其“挂羊头卖狗肉”,倒不如明确地私有化。因此,反对国资流失,重点应当反对国资流失到官僚的手中。因为这种再分配是典型违反效率原则的。

两年前,我们在现行公有制和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提出“民有、民营、民享、民用”的观点。但由于分析是在公有制条件下进行的,论证的结果是否有意义,就取决于政治改革自觉性。去年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上拿出来讨论过,今年还将再次讨论国资问题。一句话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是否有效率,必须按照产权的基本要求在市场竞争中接受检验。

因此,即使私有化也要通过市场交易有效率和公平地进行,但必须保证最终所有者权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18 0:15: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18 20:19:00
据我所知,科龙如果不是因为邓公曾落过脚,当地政府高层本打算让其破产。现在,政府能够脱身,应该说是长远利益高于短期损失。其实在顺德,不只是一个科龙。“转得快,好世界”,在佛山,现在将政府以前积累的问题(政企不分导致的政府债务等)解决得最多的,只有顺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18 21:13:00

一切都因这次讨论的问题的现实性及时间选择的恰当

而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关注

也因为这个问题的严肃性

现在MBO已经被政府暂停

但从财政部近期发表的两篇文章来看

关于国有资产的“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点继续发挥作用

在以后的国有资产转让中将更加重视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注重过程的规范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