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个MBO,引起了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既然是国有企业,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那么利润自然应该国有,可是目前这个国有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在经营好的时候,自然很好,国有资产可以保值增值。可是当经营状况不好的时候,就开始讨论体制、腐败问题。最后或者倒闭或者私有化(被收购或者兼并)。我们可以把这个看成一个国有资产流失的过程。广发行不行了,然后开始寻求收购兼并之路。大家关心的只是在收购和兼并上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实际上从原来广发行辉煌到现在的亏损,这难道不是国有资产流失吗。
国有银行改制,呆坏帐累累,股份制改革,应该是很有必要的。个人认为股改的最重要的方面是国有资产私有化的途径,而不是改善经营管理,重新振作的最佳方式。
个人观点:在股改的过程中,利益是不均衡的,只有持有股份的人才能有这部分收入。因此这个国有资产私有化的过程也存在缺陷。也就是说谁能沟参与到这个过程就会有利益的分配。
这就是目前外资银行纷纷入股中国银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把。外资银行入股之后,这些钱实际上并没有交给国家,而是留在了银行之内进行改革,也就是说在股改的过程中,外资和私人持有的股份越来越多,国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资产流向了个人和外资银行。
也就是说,随着更多的外资银行的参与,他们获得的分配也越来越多。这个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所以国家才在外资银行的持股上有所限制。但是一旦开放之后,整个国家将面临极大的考验
也上只是个人的一点见解,不足或者错误之处,恳请各位高人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