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677 1
2005-09-17
谁在掠夺人民的财富?--触目惊心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文章提交者:xhddt 加贴在 经济大视野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缔造之日起,全体人民就成为国家的主人当家作主了,国家拥有的所有资产即所谓国有资产实际上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产。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全体人民对于国有资产的处置、利益分享有最终的决定权。然而,这些只不过是纯粹的理论。时至今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老百姓对于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早就名存实亡,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甚至被掠夺已成为触目惊心的重大现实问题。 什么是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严格来讲,只要国有资产在所有权发生转移的过程中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就将使国有资产产生损失,实质上使部分资产或公开或隐蔽地转移到私人的手里(这里的私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业法人;可以是国内的私人,也可以是国外的私人),这就将损害到国有资产所有者(即全体中国老百姓)的利益!因此,所谓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其本质上就是中国老百姓利益的损失问题。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加入WTO,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高了,企业改制也风起云涌,在“国退民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思想指引下,大量国有资产被转移到私人手里,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降低,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也受到了影响。由于这个过程既不透明也缺乏足够的监管,以权谋私的现象十分常见,不少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廉价地将大量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方式向私人转移,从中牟取暴利,使国有资产的真正所有者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受到了严重侵害!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分析起来,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主要包括: 1、企业改制:这是国有资产流失、被掠夺的最主要途径,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无论是MBO(即管理层控股)、资产拍卖还是合资,都普遍存在国有存量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的问题。浙江价值数千万的电站被几百万元就私下拍卖给原厂长,东北固定资产过亿元的啤酒厂被香港的老板1千万元廉价买下,中国银行向花旗以50亿美元出让10%的股份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通过压低国有存量资产的价值,新的投资者不但廉价取得了大量经营性资产,更低成本地占领了市场,实在是一本万利! 2、资产处置:这也是国有资产流失、被掠夺的主要途径。由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激烈了巨额不良资产,国家为了让银行商业化,采取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剥离资产的方式为商业银行卸掉历史包袱。这些所谓的不良资产被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极其廉价地进行拍卖,其实其中很多资产并非不良,而是优质资产。广州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就曾经发生了价值100余万的商铺仅拍卖9万元的奇观(广州信达目前已又多人因涉嫌资产处理不当被双规或入狱)!通过大手笔地处理不良资产,大量国有资产也被私人廉价取得。 3、外资合资:这是国有资产流失、被掠夺最让人痛心的途径。由于中国各级政府均患有严重的引资饥渴症,不遗余力地引进外资,在商业条款上惟恐不够优惠,因此,在税收、用地、贷款等各方面都一再提高优惠待遇。很多合资项目在一开始的时候还坚持中国控股(基本上也就采取中国占51%的象征性控股),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不断增加投资,目前基本上已演变为外资控股的局面(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外资控股超过70%,完全控制了整个行业)。这实际上也变相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和被掠夺。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国有资产的流失和被掠夺短期来看导致了国民财富的减少(因为国有资产是国家的共同财产,每个老百姓名义上都是所有者,而私人财产只属于其所有者,与他人无关)和贫富悬殊的加剧(中国近年来已形成了一批亿万富翁,阶层分化日益明显),长期来看则将大大削弱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并且将广阔的国内市场拱手让给了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这些尤其在尚未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今天,其经济社会的后果可能十分严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9-19 12:44:00
既然是全体人民的财富,那全体人民就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就有处分权,收益权,为什么要强制性的代理,代理做了什么,国资委在追究国有资产的流失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国资委对制度经济学中公地的悲剧应该也是了解的,一切问题的解决需要透明的决策程序,合理合规的制度化体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