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161 0
2013-03-07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联系不能中断!

——毛泽东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概况(3)

   毛泽东时代发展工业生产力,就是发展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同志阐明了这方面的理论。

在任何社会中,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地进行。马克思说:“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在再产过程。”再生产可分为个别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所谓个别再生产就是指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的再生产。所谓社会再生产,就是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总的再生产。

   所谓简单再生产,就是指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它的特点是,没有积累发生,全部剩余产品用于非生产消费。所谓扩大再生产,就是指生产过程在扩大规模上再现。其特点是,剩余产品不能全部用于非生产消费,而必须有一部分用于积累。在社会主义的扩大再生产的总体中,简单再生产总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第一,在扩大再生产的总体中,简单再生产总是最大最重要的一部分,因而,原有生产规模维持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扩大再生产的规模。第二,原有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的维持是生产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前提,只有在原有规模得到维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使生产建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使后者获得比较坚实的基础。第三,原有生产能力的维持、更新和利用,往往同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组织的改善联系在一起,这里蕴藏着扩大再生产的潜力,它和积累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在生产规模的扩大。因此,在安排本期扩大再生产的人力物力资源时,首先要保证相当于上期原有规模的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在这个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再进一步安排再生产规模扩大部分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处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

   简单再生产作为积累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现实因素,构成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而扩大再生产则是在保持简单再生产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互相联系的情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表现得更为复杂。现实经济生活中很多相互关系问题,如当前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关系问题,基本建设中更新改造和新建扩建的关系问题,机械制造中维修和制造。辅机、配件和主机的关系问题,采掘工业中掘进和采矿的关系问题等等,都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不能完全等同。上述两个方面的每一个方面,往往是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互相渗透,兼而有之。一般说来,基本建设、新建扩建、主机制造、采矿等同扩大再生产的联系比较密切,而当前生产、更新改造、维修、辅机配件、掘进等同简单再生产的关系比较密切。在处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时,必须坚持先简单再生产后扩大再生产的原则,在实际在工作中,要先安排当前生产,后安排基本建设;先安排更新改造,后安排新建扩建;先安排设备维修,后安排设备制造;先安排辅机配件生产,后安排主机制造;先安排掘进事宜,后安排采矿生产,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的扩大再生产才能获得坚实的基础和切实的保证。

   扩大再生产又可以划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所谓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即依靠增人、增投料、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这里没有生产技术的进步,没有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没有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所谓内含的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是依靠技术进步,依靠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依靠提高活劳动的效率和生产资料的效率取得的。它是一种向生产的深度进军,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扩大再生产,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集约的”扩大再生产,而把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叫做“粗放的”扩大再生产,后者是以生产向广度发展为特征的。

   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外延和内含两种类型,同积累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有积累发生,一般就有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但是再生产的扩大并不一定非要积累不可,也就是说,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可以是积累,也可以不是积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扩大再生产中的外延因素与内含因素,比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并且能够充分地利用新增人力物力等外延因素来扩大生产规模。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就要在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是以提高经济效果为特征的集约生产方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逐步成为起主导作用的扩大的再生产方式。

   关于固定资产补偿问题马克思说过:“再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废除,问题就归结如下:寿命已经完结因而要用实物补偿的那部分固定资本(这里是指在消费资料生产中执行职能的固定资本)的数量大小,是逐年不同的。如果在某一年数量很大(像人一样,超过平均死亡率),那在下一年就一定很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资料年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半成品和辅助材料的数量不会因此减少,因此,生产资料的生产总额在一个场合必须增加,在另一个场合必须减少。这种情况,只有用不断的相对的生产过剩来补救,一方面要生产出超过直接需要的一定量的固定资本;另一方面,特别是原料等等的储备也要超过每年的直接需要(这一点特别适合于生活资料)。这种生产过剩等于社会对他本身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资料的控制。”这种过剩就形成了必要的社会后备。后备的多少,“应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力量来确定,部分地应是根据概率来确定”。

摘自《社会主义再生产与国民收入的几个问题》刘国光

试问:利用私人占有劳动的客观条件发展价值生产力及资本的生产里的条件下,能够解决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中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吗?

劳动者2013年3月7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