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原题]</P>
<P>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2)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3)如果PL=0或PK=0,或PL=PK,厂商应在何处生产?</P>
<P> [原答案]</P>
<P>(主要是第三问前半部分)如果PK=0,厂商将在使劳动有最大平均效率的点上进行生产,因而他将在劳动的第二阶段开始处进行生产(此时APL为最大且MPK=0);如果PL=0,厂商将在资本的第二阶段开始处进行生产(此时APK为最大且MPL=0);</P>
<P>[个人理解]</P>
<P>本人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题目:</P>
<P>(1)如果该厂商的生产规模不是由K,与L决定,那么也就是说,K与L在这个生产过程中都是可变的成本,那么我们就分别考虑这两个因素对生产的影响,如果PK=0,说明只要MPK&gt;0,该厂商就愿意投入K,因为MC=0,MPK&gt;0,有MR&gt;0,厂商的利润再增加,直到MPK=0,厂商不再增加K的投入,此时K的决策量是使MPK=0(与原答案一致),对于L我们因为PK不等于0,我们从生产的三个阶段来考虑,第一个阶段平均产量不断上升,第三个阶段产量开始下降,这都不符合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根本原则。那么只能在第二个阶段进行生产,但个人觉得不一定会在第二个阶段的开始阶段,我们需要保证mc=mr,但是在第二个阶段的开始阶段,只是L的使用效率最高,并不是厂商的利润最大,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在第二个阶段,mc=mr的某一个点。但是仍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K和L会互相影响,也就是说K的量的不同,会影响到L的生产函数,这个如何解决还没有想好。</P>
<P>(2)该厂商只有K和L两种投入,投入了固定的一个量就相当于决定了生产的规模,而另外一个量则作为短期生产的可变要素,根据生产的三段性进行讨论。我们先看PL=0的情况,此时该厂商所有的成本C都可以用来买入K,此时K的总量是C/PK,那么该厂商如何确定生产规模,要看随着K的投入量规模报酬的变化情况,一个厂商的规模报酬会随着元素的投入先递增,然后不变,最后递减,所以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的后期,就是最佳规模的选择,所以K的量保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后期,如果C/PK达不到这个数量,那么就选择C/PK就可以了,那么该规模报酬肯定不会是递减的。确定了K之后,就用短期生产模型确定L的供给量,根据利润最大化原理,MC=MR且PL=0,所以在MPL=0处取得了利润的最大值。</P>
<P>不知道我的理解正确不,欢迎指教,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