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834 7
2007-08-28

警惕郎咸平

我基本同意赞成郎咸平主题演讲:世界与中国房地产现状及发展关于房价过高原因的分析,即他的“供给面市场化严重不足”和“需求面市场化严重过多”论:

“我们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其目的是推行中国的市场化。可是我想请问各位,你认为,以房地产为例,我们中国真正做到的市场化,中国的各项改革开放走到今天,基本上都是供给面市场化严重不足,而需求面市场化严重过多。”

关于“供给面市场化不足”的原因,郎咸平概括了三条:“一、两大核心资源。二、长流程管理。三、政府卖地。”

关于“需求市场化严重过多”,郎咸平给出的解释是:一是民营企业家赚的钱流向了房地产市场。“所以我要和各位共同分享我的研究成果,我想请按照我的研究结果显示,我们民营企业家的投资意愿,不到先进国家的20%,这个百分之八九十的闲置资金去了哪里?这是第一个。”

第二,就是我们温总理所讲的“今天的中国大面积的腐败”。我再请问各位,这个“大面积的腐败”,贪污受贿款的一大笔钱去了哪里?它不会凭空消失。

第三,(国外的资本)到了中国去了哪里?还有你的朋友,你的父母手上拿储蓄款去放在哪里?

我刚刚讲的这几股资金,一旦汇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中国从未有过的“虚靡资金”。这个“虚靡资金现象”是我的提出的,只有这个“虚靡资金现象”才能对我今天演讲的主题,做一个很圆满的回答。这个钱打到哪里就倒,打到楼市、楼市泡沫。这股“虚靡资金”的出现造成了地产需求面市场化“太度(过度)”,因此“虚靡资金”一起来推动成本上升,两股扭曲的市场化现象纠结在一起房价居高不下,一般老百姓再也买不起房了。

按照郎咸平的分析,“需求方面市场化严重过多”可部分归因于政府,如投资环境不佳使民营企业家不愿意投资于经营,而把钱转向房地产市场,再如“贪污受贿款的一大笔钱去了哪里?”。

总之,郎咸平比较成功地把“房改之后住不起房”归罪于了政府。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和愿意接受的。

我也赞成郎咸平揭露和狠批腐败现象,并部分地同意他对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即“一个一把手可以决定公**品〔原文是这样,我猜是公共物品吧,意思是政府提供的物品,而不是教课书中所说public good。〕给谁。就像一个售货员能决定把彩电卖给谁一样。你只要给一个政府官员有选择的机会,就必然有腐败。”

但不能同意的是,

“到这里你们会发现,以郎教授的观点来看,中国的腐败不是我们经济学家所谓的“体制问题”。我认为腐败所以产生,是因为政府提供的公**品不足所造成的。”

所以,朗大教授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因此下一个阶段,你要解决政府的腐败问题,解决各级官员过于忙碌的问题,就要从这个方面着手。要加强政府职能,提高公**品的供给,达到这个水平之后,两者同时消失。

……所以目前的反腐要大力的进行,但是治本的方法要推动。那就是继续增加“公**品的供给”以期达到供需平衡。我讲到这里,我已经给各位勾画了一个美丽的蓝图。这个美丽的蓝图经过我一讲,你发现很简单。你们有没有听懂?

现场观众:听懂了。

郎咸平教授:既然听懂了,我就要回去换气了。谢谢各位。”

(中场休息)

他的意思是,政府官员腐败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的物品太少,所以人们争着贿赂他们,他们也被迫忙于应酬。假如政府掌握的物品多得没人想要,自然没有人行贿,也就没有腐败,官员也不再忙碌。问题是,多少才“足”呢?把房子弄到每平米100元是否仍会有人卖不起房?要把房子弄到每平方100平米又不排队,需要建造多少房呢子?为了建造这么多房子,我们需要多少土地、工程师和工人?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为此我们准备少生产多少粮食?能忍受粮食价格上升多少?我们打算减少多少医生、护士和药剂师?我们能忍受医疗服务价格上升多少?假如我们同时增加这些东西,那么我们打算牺牲千百万中生活用品中的什么呢?怪不得郎咸平教授经常嘲笑经济学原理,因为他不愿意承认资源稀缺。

我隐隐觉得,郎咸平构想的社会类似于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的社会。独裁统治者像慈祥和公正的父亲那样,希望我们都有房住,有学上,有工作,有医疗;他富有智慧,知道我们每个人需要什么,善于担当什么任务。所以,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全部都委托给他,授予他专制统治的权威。如果是这样的,我们本来就不该选择改革,因为改革前没有这么多腐败。如果是这样,我们还有人的尊严吗?我们岂不成了被圈养的动物?

我更愿意相信一位哲学家所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我还相信,政治家在骗得权力之前总是甜言蜜语地许诺很多,但取得权力之后完全是一副嘴脸。

此外,真正懂得经济学理论和熟悉计划经济实践的人应该知道,即使政府官员都是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好心人,他们也无法有效地配置资源。

当政治家许诺向一部分人提供住房时,他必定驱使[你也许觉得政府官员可以用货币吸引建筑工人自愿盖房子,但不要忘了,政府官员手中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另一些人给这些人盖房子。你是否相信这些为人民谋福利的人自己住草屋,而让穷人先住上舒适的房子呢?

郎咸平的言论是错乱的。他一方面揭露和批判政府官员腐败,另一方面又妄想用另一批政府官员取代现有的贪官,并赋予他们更多权力,却不能保证掌管权力的官员不会腐败。腐败要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指望让一个清廉和有更多权力的政府来解决这些问题。恰恰相反,认清了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管得太多,特权太多,我们就应该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认清了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是“供给方面市场化不足”,我们就应该推进其市场化。假如政府不限制土地的使用,假如政府没有那100多个审批环节,假如不是政府卖地而是在土地私有的基础上郊区的农民争着卖地,房价会怎样?会有围绕这些环节产生的腐败吗?假如菠萝的生产和销售也像房子那样受到那么多限制,菠萝的价格会怎样?

郎咸平并没有什么新思想,只不过嘴上的肌肉发达而已。不过,小聪明还是有的,他把公平和公正挂在嘴边,并令人肉麻地滥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似乎谁要是反对他,就是反对公平,反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我们决不能仅凭叫声来判断鸟的好坏。

郎咸平曾经批判政治家、商人和知识分子形成“腐败铁三角”。依我看,由于他主张增加政府的权力,而权力导致腐败,他这一类人才是腐败铁三角中的一角。

郎咸平的走红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还很不够。我们不要忘记,在民主社会中,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哪怕是错误的,只要影响到舆论,就会影响到制度和政策选择。多亏我们有邓小平那样的英明政治家,运用高超的政治艺术发起了中国的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我相信,我们现在的领导人对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方针是坚定不移的,但是当郎咸平之类的言论造成一种舆论压力时,政治家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

在社会制度的选择中,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更多地需要的是理性。毕竟,在上百万年的进化历程中,人类靠智力取胜!

原谅我这个学前班的自不量力。请大家批评指正。

〔欢迎访问越学越糊涂的博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8 22:45:3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29 21:02:00

首先声明:我是郎粉。^_^

我觉得楼主误会郎的意思了。“政府官员腐败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的物品太少。”从他举的新加坡和香港的例子来看,正好想反,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就是制度不合理。

他主张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收回以前下放给地方政府的权力,推动法制化建设有什么错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9 22:42:00

如果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财产不受国内暴徒和外地的入侵,我完全同意。但是,请你注意,郎咸平所主张的是“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而且他所说“公共物品”,比如住房,并非经济流行的经济学所证明的因为市场失灵而需要政府提供的public goods.当住房、医疗、上学等越来越多地掌控在政府官员手中时,你如何保证他们不滥用权力!

你是朗迷,我完全理解。当一个人一开口显得很关心民生,就揭露和批判腐败,就许诺让每个人都有房住,有学上,有工作和有医疗时,他的确是迷人的。但是,冷静地想一想,这些如何实现?如果做出这种承诺的人用自己的财产或者靠私人自愿认捐得来的钱财来兑现这些承诺,那么,我没有任何理由反对他向穷人提供这些东西。然而,如果他靠政府力量呢?事情的性质完全变了。政府只能强迫另一些人来做这些事情。我想重复一下,仅有热情和口号是不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30 00:07:00

我喜欢郎咸平,主要是被他机智和幽默的气度吸引。 他肯替老百姓说话!同样我也佩服LZ你对政府权力不受约束的担心,同样忧国忧民啊!

我不是学经济和社会学的,所以对这些方面的问题不太了解,说话也比较业余。不过,我还是有兴趣谈谈我的看法。^_^

我的想法基于这样的观点:中央政府总是考虑如何促进民生的,腐败来源是缺少管束的地方政府。

我国当前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归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在改革开发初期,吸取了计划经济的教训,我们矫枉过正地把很多中央权力下放给了地方政府,从而导致中央职能萎缩,财政吃紧。而得到权力的地方政府则完全成为谋求经济利益的“商业机器”。许多问题,比如教育,住房,医疗都是因为中央政府财政不足,只能依靠地方投资,而地方政府只顾追求单纯GDP的增长,引进所谓“市场化”的操作,导致了现在的诸多“乱像”。地方政府逐渐做大,权力腐败,官商勾结,甚至敢悍然对抗中央,不行政令。所以我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回收权力,包括征收赋税的权力,然后承担在教育,住房,医疗等基本民生方面的责任,在供给面上完全由中央来控制。这样才能更本地解决问题。

讲完了,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30 09:58:00

虽说你谦虚地说你不是学经济和社会学的,但仅凭直觉你得出了“中央政府总是考虑如何促进民生的,腐败来源是缺少管束的地方政府。”的正确判断。设想中央政府把权力集中起来,问题是,中央政府又如何用这些权力和资源给各地百姓提供住房、医疗和教育?如果另外派出一些临时机构,又如何保证“天高皇帝远”的这些机构不滥用权力?我想你不会怀疑地方政府和一些派出机构“忽悠”中央政府的能力吧。

我国当前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归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上。在改革开发初期,吸取了计划经济的教训,我们矫枉过正地把很多中央权力下放给了地方政府,从而导致中央职能萎缩,财政吃紧。而得到权力的地方政府则完全成为谋求经济利益的“商业机器”。〔关键是地方真是成了可以欺行霸市的“商业机器”。正是这些合法的霸权公开或隐蔽地保护谋利活动导致了收入分配恶化。〕许多问题,比如教育,住房,医疗都是因为中央政府财政不足,〔正如我已经指出的,中央政府财政足到什么程度才能提供充足的住房、医疗和教育呢?〕只能依靠地方投资,而地方政府只顾追求单纯GDP的增长,引进所谓“市场化”〔这个引号加的好,真正的市场化是消除特权。〕的操作,导致了现在的诸多“乱像”。地方政府逐渐做大,权力腐败,官商勾结,甚至敢悍然对抗中央,不行政令。所以我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回收权力,包括征收赋税的权力,然后承担在教育,住房,医疗等基本民生方面的责任,在供给面上完全由中央来控制。这样才能更本地解决问题。〔我刚才说了,中央政府如何把住房、医疗和教育送到百姓手中?我请你注意,凡是没有特权的领域即真正让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我们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服务,小商品、餐饮、服装、家具等等。在这些领域,商人要谋利,唯有用物美价廉的商品来讨好甚至不领情的消费者。由于没有特权,即没有进出市场的障碍,每当一个行业有较高利润时,其他企业家就很快进入这个行业,利润随之消失。我请你注意另一个现象:当政府官员向我们提供什么东西时,我们要看他们的脸色,我们甚至有感恩的心情,虽然这些官员是我们纳税人养活的,这些产品服务也是用我们交的税购买的;当没有特权的商人向我们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商人是什么态度,我们消费者是什么心情?再有,国有肉店的经营者把最好的肉留给谁,私人肉店的经营者把最好的肉留给谁?相信市场吧!

越学越糊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30 20:43:00

市场化肯定可以带来更好的产品服务质量。但是LZ,我们讨论的是现在中国社会的情况。你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财富分配是公平的吗?如果社会财富分配本身就不公平,那么引入市场机制,大家用钱来投票,你认为会带来社会的和谐吗?这虽然不是市场机制本身出了毛病,可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不是吗?

别说我左愤啊!^_^

对于一般商品和服务我非常赞同市场化,更好的商品和服务哪个消费者不希望呢?如果我穷,大不了找经济的替代品或者干脆不消费,问题不大。但是像教育,住房和医疗这样的基本民生问题,完全市场化就要考虑一下了。

住房,医疗市场化还是不能解决穷人住不起房,看不起病的问题。土地建造和药物设备的成本放在那里。最后还是要依靠国家通过福利的方式解决。教育市场化更是问题,本来教育资源分配就应按智力—反映到具体的就是考试成绩—来分配,而不是靠钱。就算实行市场机制,那也应该这样看:国家是消费者,消费智力资源。再说实行市场机制不可避免地造成贫富隔离,制造社会不和谐,因为富人可以住高级小区,上高级医院,读重点学校;穷人只能住低级小区,上一般医院,读普通学校。

LZ,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祝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