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纯属“自说自话”,不幸言重,实属巧合。
三月中下旬以来,面对多套不满五的20%差价税,自由市场的卖方垄断显然吃尽好处。目前观望渐多,各方都在冷静看待后20%的政策意图。面对“真空期”的20%政策,新ZF进一步的打算将是什么?对此,其实从中央到地方,从ZF到民间,都在迷茫和狂想中。
在四处张望无所适从中,或许可以理路如下:
其一,按照新总理继续推进城市化和改善民生(真的……)的政策设定,对房价的强力打击非所愿;其二,房地产业过度扩张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的确需要平抑房价。其三,一级土地红利将尽而地方财政受限,推进城市化和惠民之财政极有可能把手伸向二级土地资源——存量房产。
由上,20%政策具有极强的试探性。其一,试探国民(房地产商、后续投机者和刚性需求者)的承受能力和后续反应;其二,为存量房产税探路或铺垫。
果真如此,那么根据当前(短期)的市场反应(恐慌性拉高房价、抱怨性观望增多),20%政策呈现为“青蛙爬井”现象:升两米降一米(仍然上升一米)。即,同往常一样,20%政策仍然是一个允许房价稳中有生的政策。一级土地财政还会向前走一段。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土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正在凸显,(一级)土地财政必然转型,20%的交易税政策可能是为该转型——多套房产存量税开了个“好头”。因此,短期内中央后20%政策或许是对前期高企房价稍加抑制,而长期来看,或许城市中国距离房产存量税不远了。这也是发达国家曾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