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投顾问
2012年,河南省农业生产情况总体较好。粮食总产量1127.72亿斤,比2011年增产19.22亿斤,连续9年实现增产,连续7年超千亿斤。畜牧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9985.1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农业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872.7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农用拖拉机387.79万台,增长0.2%;农用运输车219.32万辆,下降0.1%;农村用电量290.03亿千瓦小时,增长2.9%。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指出,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总量大,在满足省内需求的情况下,已经成为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的净调出省份。2000年河南省农业产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8.6%,而全国的比重为27.9%,可见河南省在保障国内农产品市场供给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河南省农业的弱质性依然存在,实现“农业强省”的转变,还需要促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促进产业化经营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目前河南省内已有双汇、莲花、三全、思念等上市公司,实力相对雄厚,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在全国范围内均有一定的消费市场并有产品出口。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强,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民就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方式,为农户解决后顾之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河南省还需进一步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和引导,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促进产业化经营要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素质低是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资金等外部要素都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弥补,但是一旦农户自身素质过低,思想落后,不愿接受新事物、采用新方法,那么即使有新技术、有充足的资金也难以提高农民进行生产的积极性,新技术等农业要素的推广也较为困难。
促进产业化经营要加强市场运营机制建设。目前,河南省内的农民合作组织建设较为滞后,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和协调,大部分农户还是处在分散经营、自负盈亏的状况,农户难以分享到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的利润,农民增收有限。同时“小农户”的生产状况,也不利于保障食品安全质量。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指出,2012年,河南省全年全省生产总值2981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2.31亿元,增长4.5%,二三产业的增速分别为11.7%、9.2%。三次产业结构为12.7:57.1:30.2。相对比来看,第一产业产值增加的绝对值小、增长速度低,这与农业的弱质性有关,也说明农业比较效益低、增值不易,需要政府给予财政、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扶持、鼓励。
本文来源:http://www.ocn.com.cn/info/201303/nongchanpin2010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