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在电话会议中强调,“这些相似的特征即快速累积的杠杆、高企的房价以及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下降;最脆弱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地方ZF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商、信托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等机构。
张智威在报告中引用国际上著名的“5-30规则”对中国当前的杠杆水平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已经步入“5-30规则”的范围内,预示着金融风险已经降临。
“5-30规则”指的是在5年的时间内,以国内信贷规模与一国GDP之比(DCG)为代表的杠杆水平增长幅度超过30个百分点,之后该国就会迎来一轮金融危机。
从历史上来看,日本在1985~1989年、欧洲在2006~2010年落入“5-30”魔咒,而美国则分别于 1995~1999年以及2003~2007年两度在满足“5-30规则”后陷入危机。而中国当前的杠杆率水平DCG已经从2008年的121%上涨至 2012年的155%,涨幅为34个百分点。
另外,张智威认为,DCG并不能真正涵盖中国的杠杆率水平,实际的杠杆水平在社会融资总规模与GDP的比值。
根据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联合研究,自2004~2009年,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增长了250%,已经远超过美国的卡斯席勒指数,2001~2006年间美国房价上涨仅84%就已经被认为是泡沫,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野村证券的统计指出,2012年中国ZF公共债务总额为24.9万亿元,占到GDP的47.7%,相比2010年增加了10万亿,增量部分中最值得担忧的是1540亿的信托贷款和2.1万亿的城建债和地方ZF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