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经济学深刻精致,就必须对它的研究对象进行计量,这样才能将粗糙的定性分析深化为科学的定量分析。
人类计量财富的第一种方法是以对象的效用为计量的内容,或者讲是将财富的效用单位作为计量的单位。因为,财富的效用是人类消费的根本目的。但是,对财富的效用计量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同类的财富分别具有不同类的计量单位。而且,财富的效用会因为每个人需求的差异而因人而异。时至今日,学者们也没有发明出一种可以涵盖不同财富和代表不同人的效用单位。为了应付需要,人类只好无奈地采用财富的物质量去近似地表现各自的效用量。由此,物质量成了人类计量财富效用的计量单位。可是,物质的品种千千万万,它们的特性也千差万别,它们的计量单位也就很难统一。因此,财富的效用单位只好分别去计量不同的财富,而不能混合计量不同的财富。比如:一辆汽车、一间房子、三套服装、一张台子、两台电视机、十双鞋······如何平分给两个人。看来,效用单位这种人类计量财富的第一种方法是一种分类个别的计量方式,对财富的合计与分割都存在极大的不便。在原始社会或自然经济中,人类对财富的计量不太斤斤计较和统计也不太频繁。因此,这种计量方法主要适用于这种社会体制。
人类对财富的运用或对财富的计量不可能一成不变,当财富逐渐增多后,对财富的认真分割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此时,原来的计量方式已经落后,统一计量和细致分割也成了一种必要。为此,人类才发明了一种可以统一计量不同财富的计量单位,这个计量单位就是价值。价值是人类计量财富的第二种方法,它把不同类的财富统一转化为同质的商品体,还把不同的计量单位折算为相同的价值单位。在价值出现的初期,人类根本不了解价值是个什么东西,只知道价值代表着两个交换物之间的一种等同的东西。因为,两种不同类的财富在交换时画上了等号。比如:一个人用五只鸡换另一个人的一袋米,这说明五只鸡与一袋米的价值相等。因此,相等也成了价值最初的含义。后来,繁杂的物物交换简化为了货币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才固定为了货币。其实,货币不是价值,它是价值的比较固定的表现形式。至此,价格才成为人类统一计量财富又便于分割的计量单位。